2018五音疗法与五输穴相结合的探析
五音疗法与五输穴源自中国古老的中医学思想,与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经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分别论述五音疗法与五输穴治疗的理论渊源以及临床应用,运用五行音乐与针刺五腧穴五行属性相结合,探讨二者相结合的可行性,以期寻求更多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服务于临床。 1 五音疗法 1.1 定义 五音疗法是以五行学说为核心,将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与五行、五脏、五志相对应以调节身心的音乐疗法。 1.2 理论渊源 1.2.1 五音与人相联系 五音首见于《黄帝内经》:天有五音:角徽宫商羽;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天地五行、五音、五季、五化的变化,影响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影响着人体体内气机运行的变化。此外,《左传》中晏婴论及声亦如味,意旨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且与药物治疗一样,能舒体悦心,流通气血,调畅气机,宣导经络。 1.2.2 音乐处方 如朴鲜琼等对具有五音属性的曲目进行总结归类、九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五行能量养生音乐》。目前临床选曲呈现百家争鸣现象,未达成共识,这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1.3 五音疗法临床应用 五音疗疾经大量的研究证明其确有临床疗效,采用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辨证选乐。主要体现在对生理功能的康复、对认知功能康复及缓解精神症状等方面,如失眠、脑卒中后抑郁、疼痛等。 2 五输穴 2.1 定义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2.2 理论渊源 2.2.1 五输穴 五输穴名称最早来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经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将十二经脉的流注运行比喻为江河中的水流现象。《灵枢本输》指出:阴井木,阳井金及《难经六十四难》记载了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2.2.2 取穴原则 《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母,我生者子的原则进行选穴,即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六十八难》中将五脏病输刺五输明确:井主心下满,合主逆气而泄。是根据五输穴生克乘侮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2.3 五输穴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应用五输穴是根据其五行属性,将本经补泻及他经补泻与脏腑、经络病候辨证相结合,把握生克乘侮关系对症选穴。如治疗躯体疼痛型亚健康患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等,均取得良好疗效。 3 五音疗法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 对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主要有五音疗法主要与针刺、耳穴贴压、艾灸、中药等方面相联合,其主要应用于失眠、精神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以及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其中针刺方法有遵循传统经脉理论而取穴的体针,亦有在传统经脉经典理论上发展而成的腹针、头针;而耳穴贴压、艾灸以及中药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临床治疗。五音疗法联合其它方法已被大量的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的疗效。袁金声老师认为:五输穴及五音疗法是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二者异渠同源,且探其相结合的可行性并非无凭之说。 4 五音疗法与五输穴相结合的可行性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不难发现,五音疗法结合五输穴治疗疾病具其有可行性。首先五音疗法及五输穴治疗疾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且近现代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袁金声老师认为:五音疗法与五输穴相结合,可以从听觉上疏通气血,从感觉上调理经络,二法结合,相得益彰;再者,二法均与五行属性相通,根据辨证论治,判断疾病的性质,结合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所选腧穴及音乐,须遵循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及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即本经子母补泻关系,他经表里两经的子母补泻关系,补其不足,而损其有余等方法,将反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转化为制化调节。同时需顾及阴阳经脉五行与五输、五音的生克关系,制则生化,保证机体的生化运动及协调平衡。以肝木亢盛为例,具体如下。 4.1 相克肝木乘土 4.1.1 木过胜,而克土太过 ①五输穴:本经:井穴平肝气,荥穴泻火虚木,经穴扶金抑木。他经:心经、小肠经荥穴,泻子而虚母;肺经、大肠经经穴扶金抑木。②五音:角音、商音、徵音。 4.1.2 脾土本虚受肝木所乘 ①五输穴:本经:输穴补脾气,荥穴补火生土,经穴扶金抑木。他经:心经、小肠经荥穴,补母而生脾土,肺经、大肠经经穴扶金抑木。② 五音:宫音、徵音、商音。 4.2 反侮木亢侮金 4.2.1 金本虚,不制木 ①五输穴:本经:经穴补肺气、扶金抑木,输穴补土生金。他经:脾经、胃经输穴补土生金,大肠经经穴扶金抑木。②五音:商音、宫音。 4.2.2 木过胜而,反侮金 ①五输穴:本经:井穴平肝气,荥穴泻火虚木,经穴扶金抑木。他经:心经、小肠经荥穴,泻子而虚母;肺经、大肠经经穴扶金抑木。②五音:角音、徵音、商音。 5 未来与展望 怎样使五音疗法与五输穴更好地结合,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譬如音调高低变化、乐器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是否对五行音乐属性有所改变,需要我们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系统。五音疗法与其它方法结合是否能产生更好的叠加效应,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亦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朴鲜琼,王旭东.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中医临床研究,2014 ,6(15):147-148. 祝爱春,刘政,张海燕,等.五音疗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选择应用.河北中医,2012,34(12):1803-1805. 胡晶,蔡蔚.五行音乐之角调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作用的研究.护理研究,2014,28(16):1990-1991. 郑璇,徐建红,龚孝淑.音乐疗法的进展和应用现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 7) : 42-43. 陈旻.五腧穴透刺治疗躯体疼痛型亚健康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3,32(6):476-477. 谢玉华.五输穴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12,30(7):135-136. 刘葳,袁云庆,魏连海.针刺五输穴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51-852. 张荻.五行音乐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6(1):39-40. 覃武海,张冰,刘辉华.腹针结合五行音乐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9-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