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早期静脉溶栓组, 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早期静脉溶栓组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38.19±0.3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61.14±3.28)mm、舒张末期内径为(45.87±1.91)mm;早期静脉溶栓组分别为(36.24±0.36)%、(60.24±3.18)mm、(44.02±1.53)mm;治疗前,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早期静脉溶栓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8.24±0.26)%, 高于对照组的(37.35±0.37)%,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为(49.24±http://
2.35)mm、(36.13±1.22) mm,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01±2.12)mm、(43.27±1.53)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常规给予抗感染、抗凝治疗。早期静脉溶栓组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对明确确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指导患者立刻口服300 mg
阿司匹林和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波立维), 将100万U尿激酶和100 ml?舛?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0.5 h内滴注完成, 根据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给予患者一定量肝素皮下注射,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和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评定标准:显效:2 h内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提前出现(14 h内);有效:2 h内胸痛等症状改善, 心电图ST段抬高出现的比例降低50%以上, 血清CK-MB酶峰24 h内出现;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治疗后, 早期静脉溶栓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48.24±0.26)%, 高于对照组的(37.35±0.37)%,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为(49.24±2.35)mm、(36.13±1.22) mm,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01±2.12)mm、(43.27±1.53)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例心源性休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0%;早期静脉溶栓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静脉溶栓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宋毓青, 陈威, 胡宏宇, 等.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5):1049-1050.
刘为生, 李海霞, 贾红, 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0):96-97.
储百瀛.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医疗装备, 2016, 29(18):79-80.
黄向荣. 基层医院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效果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4):118-120.
郝金海. 配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的临床体会. 北方药学, 2017, 14(3):189.
沈洪.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12(3):131-133.
邓?Z.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13):35-37.
张姗姗.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 2016, 29(27):35-36.
杨玉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3):42-43.
王蔚.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23):1921-1923.
[收稿日期:2017-09-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