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组人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089http://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予以重组人胰岛素以及人胰岛素类似物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7年3月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重组人胰岛素,观察组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达标、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01±0.58)d,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性不强(P>0.05),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22±2.04)mmol/L、(5.42±1.66)mmol/L、(6.03±0.39)%,均优于对照组(P教育程度方面,23例为初中及以下,15例为高中,4例为大学及以上。观察组:42例患者平均年龄(65.05±3.97)岁,最大76岁,最小52岁,男女比例为22:20;在受教育程度方面,20例为初中及以下,16例为高中,6例为大学及以上。纳入标准:空腹血糖超过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存在不同程度尿多、饮水量多、消瘦、多食等症状;口服降糖药失效者;无胰岛素治疗史者;积极配合该次研究者;需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者;年龄≥52岁。排除标准:应激性血糖增高;1型糖尿病者;合并感染、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4周内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者;意识不请或精神障碍者。在资料对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可以科学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重组人胰岛素,使用2次/d(早、晚),餐前30 min予以皮下注射,剂量为5~9 U,午餐根据需要加用阿卡波糖,根据实际病情调整药物用量,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于早餐及晚餐前5 h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5 U/(kg?d),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午餐时可加服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确保严格控制血糖,适当调整人胰岛素类似物使用量,治疗时间为3个月。两组均加强健康宣教,保证饮食、生活习惯健康,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达标、生化指标(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验结果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采用t检验,并用(x±s)表示,计数资料包括血糖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用例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减低,其中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22±2.04)mmol/L、(5.42±1.66)mmol/L、(6.03±0.39)%,较对照组更低(P 重组人胰岛素对于机体胰岛素需求可基本满足,但此药物具有稳定性差、吸收慢等特点,在餐后高血糖方面效果较差,患者通常需要于餐前30 min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主要是通过人工技术合成,对人胰岛素分子进行合成改造,改变其结构或氨基酸序列,保证其能够快速解离,确保活性成分迅速起效,可双相释放,药物吸收率大大提高,利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拟,采取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可溶性人胰岛素而言明显更快,仅需餐前5 min使用即可,同时也能够提供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相比重组人胰岛素而言,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为接近。
该文观察组采用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以快相胰岛素分泌达到餐后2 h血糖控制的目的,另外以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减少夜间肝糖输出,利于空腹血糖控制,可见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且与体重等因素无关。该次结果中,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均不存在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减低,其中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分别为(8.22±2.04)mmol/L、(5.42±1.66)mmol/L、(6.03±0.39)%(P0.05),这也说明两种药物均有较佳效果,但观察组效率更高。在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概率仅为4.76%,未出现心悸等现象,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医药导刊,2016,18(5):510-511.
(收稿日期:2017-04-2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