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其他专区
›
历史专区
›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三国《天发神谶碑》对后世的影响
返回列表
查看:
1029
|
回复:
0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三国《天发神谶碑》对后世的影响
[复制链接]
历史老师
历史老师
当前离线
积分
455322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研究生, 积分 455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44678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455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44678 积分
积分
455322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6-16 14: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宋拓三国吴刻《天发神谶碑》局部碑文。
中国古代史书中有诸多关于“神异事件”的记载,但凡皇帝降生或政权更迭时,总会出现“祥瑞”征兆,以达到“皇权天授”的目的。
值天下大乱、政局动荡之时,更会出现诸多“祥瑞”异象,意在稳固民心。三国后期的孙吴政权,在北方强大压力下,陷入危亡无日的恐慌困境。公元264年,孙皓继承帝位,这位在宴会上可以喝下七升美酒的末代皇帝,由于残暴嗜杀,政局越发动荡不稳。
公元276年,孙皓改元天玺。江宁(今南京)一带突现“天降神谶文”,吴人以为天降祥瑞,将这段神谶文镌刻于一块巨大的矮圆幢形石上,立于天禧寺,后世称为《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书写这块碑文的人到底是谁,至今是个谜。
《天发神谶碑》在宋代断为三截,世人又把它称作《三截碑》。碑文诡秘难懂,涉及怪力乱神,属于“子不语”范畴。碑文书体则更为怪异,非篆非隶、不今不古,既无师承又无来历,真如同天上掉下来一般,故正统文人士大夫一度将其斥为“妖书”。
这篇“天降神谶”没有给吴人带来好运,四年之后东吴就烟消云散。在东吴灭亡后的1500年里,《天发神谶碑》因其奇异怪诞,很少有人效法,几乎成为绝响。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了清代,碑学运动悄然兴起。沉寂无闻的汉魏碑碣大量出土,给千人一面、死气沉沉的帖派一统的书法界打了一剂强心针。这篇稀奇古怪的文字也再次重见天日,一度被视作“至宝”,张叔未评价它:“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以来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第一佳迹。”它到底应该属于哪一种书体,也出现多方争议,翁方纲就说过:“吴《天玺纪功碑》,弇州所谓挑拔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八分者,未必然也。”此碑用笔方劲,沉着奇伟,以汉隶之方,参秦籀之迹,用笔方劲,点、竖画起笔,均用方笔,如刀斩斧截,气势雄健奇恣,收笔尖锐如利剑长戈,险拔俊伟,于《石鼓文》和秦篆之外,独树一帜。这方书体怪异的碑文,散发出深不可测的艺术魅力,标志着书法艺术张扬个性的开始。
天才艺术家赵之谦(1829—1884年)大发奇想,把《天发神谶碑》中的字用到篆刻里。在一方“丁文蔚”的白文印章中,借鉴《天发神谶碑》的字体形态,并巧妙化去原碑的乖戾冷峭,在若即若离、有意无意之间,呈现出一派和谐温婉的文雅气度。他十年赶考四次落榜,仅活了五十几岁的年纪,却把篆刻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残碑断碣,不堪问年”,他营造的一方方朱红印迹,透射出汉魏以上的浑朴灵光。
又过了许多年,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看到了这方碑文,新奇瑰丽、雄健爽快的风格大合他的脾胃。齐白石不怕挨骂,更不怕饿死京华,硬是将《天发神谶碑》的气息化进了自己的印章与书法中,单刀直入,大气磅礴。有人奚落他写字画画如同“厨夫抹灶”,他笑着摇头。有人讪笑他的艺术是“江湖市井”,他充耳不闻,自作主张,一意孤行,活到90岁还在大胆变法。
一代艺术巨匠果然在东方崛起,光照寰宇!“祥瑞”之兆,可信乎?不可信乎?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