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其他专区
›
历史专区
›
朱熹另一面:不孝亲母且勾引尼姑并与儿媳苟且
返回列表
查看:
264
|
回复:
0
朱熹另一面:不孝亲母且勾引尼姑并与儿媳苟且
[复制链接]
历史老师
历史老师
当前离线
积分
455322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研究生, 积分 455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44678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455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44678 积分
积分
455322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6-4 16: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朱熹,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是我国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虽然在仕途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但是在其学术思想道路上却很是辉煌,一生著作无数,流传下来的更是多,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但是文学地位如此崇高的一个人,在野史里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负面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熹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读《易经》,六岁时与孩童一起玩耍之时就可以画八卦图与沙洲之上,还亲自编著了《周易本义》,可想而知他对“易学”的通晓和研究。朱熹相信风水的“山环水抱,藏气聚风”之说,只是他迷信于风水之说,他相信只有祖宗穴位的风水好了,才能福绵子孙,因此朱熹的父亲曾经三次迁坟,他的母亲、妻子、长子,包括自己的坟地都是他自己所选,从中可以看出朱熹自己的私心,他想通过墓地风水,保证他的子孙后代都有福气。
《夷坚志》中描述,朱熹在任提举浙东刑欲的时候,与当时的额台州知州唐仲友起了纠纷,双方都上奏朝廷互相控告,一时之间僵持不下。朱熹得知唐仲友很倾慕当时江南一代的名妓严蕊,于是就把严蕊抓起来,对其用刑,想在严蕊的口中知道对唐仲友不利的事情,好以此要挟。但是严蕊宁死不屈,朱熹也没有办法。且不论唐仲友德行品格如何,但是朱熹如此行径的确不是君子所为。这件事当时被很多人知道,闹得沸沸扬扬,朱熹、唐仲友二人也因此都被免职。《夷坚志》虽然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仍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严蕊事件完全就是虚构的。
实际上,朱熹对诉讼有很大的偏见,他认为,凡是有诉讼,都是先论起尊卑、长幼、上下、亲疏之分后,才听凡人是非曲直的言辞,这是朱熹本人不能理解的,他的理念是要“以理杀人”。
朱熹 儿媳
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生于公元1130年9月15日,卒于公元1200年4月23日,是南宋时江西婺源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作为唯一的非孔子的亲传弟子而将孔子的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熹和他的儿媳的故事,最早的传闻是来自于当时南宋时期为官时的政敌之手,政敌的攻讦之词并不可信,但却被后世的人们记住了,别有用心的后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目的,对于这种不实的污蔑圣人的言论,也采取了纵容包庇的政策,历史的真相就这样被掩盖了,但还是有些内心清明人们渴望拨雾见月,大音扫翳,追求历史的真相。
朱熹作为一个在南宋时期开山立派的思想家,受到了南宋朝廷的器重,他当时还给宋宁宗讲过学,一时风光正盛,但是木秀予林,风必摧之,朱熹受到了当时政见不和的同僚的严重排挤和诬陷,其中就有一同为官的叶绍翁写奏折,说朱熹是个伪君子,道貌岸然,不孝亲母,勾引尼姑,当然还有朱熹和儿媳之间的有苟且的事,这在古代人们注视礼义廉耻的风气下,攻击一个人的伦理道德有问题,是最能引起人们愤慨的。朱熹和他的儿媳,肯定是清白的,一个从政敌之手写出的话,从动机上面来说,就是不可信的,可是,对于伟大的圣人来说,身上有一点污点,反而让人觉得更可信,这是不是很可悲,这就是人性。
朱熹与丽娘
《朱熹与丽娘》是黄梅戏连续剧,该剧一共五集,在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一段时间成为大家追捧的热剧。该剧也连续斩获了第九届“飞天奖”、第七届“金鹰奖”和“攀枝花奖”,成为黄梅戏中的经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剧讲诉了理学家朱熹和寡妇胡丽娘之间的爱恨情仇。胡丽娘与丈夫柳公子早年订过婚姻,可不幸柳家公子夭折,胡丽娘根据当时社会的传统就成为未嫁的寡妇。而这一切都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所致,胡丽娘不甘心当一辈子寡妇,母亲劝说丽娘在柳家守寡,还说出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被诬与太守有染的严蕊,朱熹听信谣言,将太守革职,判严蕊入狱。
听过这件事后,胡丽娘对朱熹更加恨之入骨,决定报复朱熹。于是胡丽娘利用美色勾引朱熹,朱熹面对如此年轻美丽的女子自然动心,于是两人坠入爱河。时间一久,胡丽娘渐渐爱上了朱熹,还为朱熹产下一子,胡丽娘慢慢放下心中的恨,转化为对朱熹的爱。不料,胡丽娘的身份被人识破,这段姻缘必定会遭到反对,丽娘为保护朱熹的名节,最后引火自焚。这件事给朱熹带来沉重的打击,自己创制的“天理”却葬送了自己的爱情,他一生都在悔恨和悲伤中度过。
《朱熹与丽娘》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压制人本性的道德枷锁连理学倡导者都是无法遵守的,更是无能为力的。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