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9|回复: 0

熊通称王:中国历史上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8Rank: 8

积分
455322
发表于 2017-6-4 14: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国从熊渠开始,一代代强大了起来。熊渠之后八世为熊仪,熊仪的谥号是“若敖”。这是楚国君主第一次使用上了谥号,也就标明着和中原一样,是有文化的人了。若敖的儿子是熊坎,谥号霄敖,大意是:天天玩通宵。霄敖的儿子是熊眴,谥号羒冒,大意是:高大的、出众的、带羊皮帽子的人。羒冒(又作蚡冒)去世后,他的儿子被他的弟弟熊通杀死了,自立为君。
短短几年,楚王熊通就平定了江汉平原的西部,灭掉了权国(今湖北当阳),改设为权县,不久,权县反叛。熊通果断平叛后,将权县迁到了那处(今湖北荆门)。楚武王灭权,值得后人注重的不是伐权的用兵方略,而是灭权后的设治决策。中原的县虽在西周就有,但县在西周还只是泛指郊外的地区,不能构成一级行政区域。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即自楚武王灭权国而置权县始。直到当代,县仍是中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此后,楚国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因俗以治。此后,熊通每灭一国,就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后方,原有的地盘,则被改组成楚国的一个县。楚国快速膨胀了起来,连远在中原的蔡国、郑国也怕了他们。
特别是对于知道自己即将被楚国讨伐的随侯,更是楚国的兵威吓得谁不着急,于是立马将情况上告给了周天子。而倒霉的周桓王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为难。最后周王室的一班成员,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不能册封他们为公侯。反正从他们那里得不到什么好处,他想称公就称公,想称侯就称侯,听其自便。总于王室无所损益。咱们现在既然没有力量制止他了,那就让他自己冒名僭号去吧!只要他敢自称“楚武公”,那就是他自找麻烦,必然会成为天下诸侯们的众矢之的。所以,宁可听其自称,断断不可出自王命!
公元前704年,也就是熊通伐随后的第二年,随侯来对楚国说,周天子拒绝了提高楚君的名号。天天幻想着可以进中央,可以当楚武公的熊通,闻言顿时大怒,拍着桌子,叫着周桓王的名字,破口大骂了一气,最后,熊通发出了一声怒吼:“王不加我,我自尊耳!”自己给自己加官进爵,当什么侯呀,当什么公呀,老子要当就当王!于是,熊通当即把自己册封为楚王!自称“楚武王”。武这个谥号,也是他自己在生前就定好了的。
这一年,熊通加冕登基,僭号称王,建立了全新的大楚王朝。然后,他在一个叫沈鹿(湖北钟祥)的地方,学着周武王的样子,胜利召开了第一届楚朝诸侯大会盟。楚国影响力之内的一些小国诸侯们,都纷纷赶来拜见了这位新大王。
如巴国(重庆)、庸国(湖北竹山)、申国(河南南阳)、邓国(湖北襄阳)、郧国(湖北安陆)、罗国(湖北宜城),都来了,他们像觐见周王一样的觐见了楚王。
这次会盟,只有黄国和随国两个国家缺席,没有参加。
黄国因为距离太远,情有可原。而随国就在附近,却倔犟的拒绝参加这种大逆不道的会议,不承认熊通是王。于是,熊通派出兵团立即出击,随国被打的大败,只好沦为了楚国的附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沈鹿会盟”。在这次会盟上,各路小诸侯们公开承认了楚王才是天下(南方长江流域)的共主。
熊通称王,开了中国历史上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成为第一个僭越的狂人。他得意洋洋的写了一封信给周桓王说:“现在,寡人也和你一样,是天下的大王了!但我仍然还是很乐意为你效劳。”周桓王看了这封信,默默地走到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想到了文王、武王,脑海中满满地是那个周朝盛世。
从此之后,在郑国、楚国等诸侯的频频打脸下,周天子真正成为诸侯霸主眼中的傀儡。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曾打着尊天子的旗号与楚国发生过摩擦。不过,地广人更多的楚国不仅没有受到打击,反而在熊通死后一代比一代嚣张。某种程度上,楚国已经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