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回复: 0

鞠躬尽瘁:揭秘毛主席临终前最后圈阅的文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8Rank: 8

积分
455322
发表于 2017-5-27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6年的毛泽东更加憔悴、苍老,他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斗争着。双手颤抖很厉害的他无奈之下只能接受工作人员喂饭的现实。不久,喂饭也成了难题。于是,医护人员为他配了鼻饲食谱。食物由医务专家和厨师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精心配制而成,每隔一段时间通过鼻孔下插着的管子注入一次。没过多久,肺心病又开始折磨他,使他常常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嘴唇都憋得发紫。他的鼻孔下于是又插入了氧气管。后来即便是流质食物毛泽东也无法下咽,一到嗓子便呛住,引起心脏不适,只能通过胃管进食。
毛主席彻夜办公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随后又出现多次余震。清晨,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向毛泽东报告了唐山地震情况。此时的毛泽东大多时间处在昏迷半昏迷状态,但他只要一清醒,便十分关心唐山震情。他主动问工作人员要有关地震情况的汇报材料。当他知道这场地震伤亡达24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时,他伤心地哭了。在场的医护人员“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我们那些在旁的保健专家的心也在流泪”。
毛主席资料图
3天后,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递到了毛泽东床头,这是他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看完报告后,毛泽东立即将主持政府工作的华国锋叫到床前,语气深沉地叮嘱华国锋:“要全力救灾,这是最要紧的。”8月4日,华国锋受毛泽东的重托,率领中央慰问团赶赴唐山,传递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受灾群众的关怀之情。
从8月底直至逝世,毛泽东历经多次昏迷、多次抢救,他说话已只能从喉咙里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音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依然没有停止思索、停止工作。
1976年9月8日这一天,毛泽东从休克中醒过来,嘴里忽然发出微弱的声音。工作人员按照以往的习惯,连忙抓起笔和纸放到他手中,只见毛泽东艰难地移动着铅笔,费了很大的劲,慢慢地划出了3道似乎在颤抖的线,就再也没有力气了。看到工作人员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毛泽东非常焦急。过了好一会儿,他的手又可以慢慢抬起了,缓缓地,他在木床上敲了3下。工作人员这才反应过来,试探地问到:“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毛泽东当即点了点头。
毛泽东最后一次看文件是8日下午4时37分。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他看文件的时间长达30分钟。这天下午六七点钟,毛泽东的血压开始下降,医生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抢救。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居所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以顽强拼搏的一生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延伸阅读:低调大将粟裕:毛主席眼里最会带兵的神将
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他不是元帅,却是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被誉为“当代白起”。连国民党悍将胡琏晚年都由衷感叹:“土木不及一粟”。
据杨尚昆回忆,在七战七捷之后,毛泽东就称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对一些重要战役,“毛主席常说,发电报征求一下粟裕的意见”。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回身拉上朱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了粟裕,加上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粟裕大将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被世界称为“巨人中的巨人”,他如此倚重粟裕,可见粟裕的优秀和卓越。毛泽东为啥一再“高看”粟裕?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谋略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远谋自有深韬略”。粟裕同志堪称这样的人物。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善于独立思考,讲真理不讲面子,时常犯言直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对党中央提出南线我军外线出击和华野一兵团跃进江南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斗胆直陈,请求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最终打出了七战七捷、豫东战役和后来的淮海战役。令人钦佩的是,当时粟裕同志提出异议的两个战略方针,都是在战局转变的关键时刻,而且都是由毛泽东亲自提出,五大书记一致同意,战区主要指挥员一致拥护的,已经转变为作战指令下达。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没有缜密独到的战略思想,没有力排众议、坚持真理的恢宏气魄是做不到的。
粟裕大将
二是“歼敌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粟裕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则是粟裕的巅峰之作。据军史资料,在解放战争中,第三野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45余万人,而同期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为180余万人。
三是“担重任”,不避艰险,上演活剧。在解放战争中,陈、粟麾下的华野,面对的敌人数量最多,装备最为精良,战斗力最强。粟裕不避艰险,勇当大任,纵横驰骋,精心运筹,不断寻找、创造战机,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叹为观止的活剧。1947年,蒋介石对我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双方在孟良崮展开争夺战,华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3万余人。后来毛泽东曾对粟裕说:“孟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我军最困难的一年,据当时延安总部公布的战绩统计,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解放军全军歼敌正规军46个完整师,其中华东歼灭了29个,占63%。
粟裕指挥作战
四是“风节高”,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粟裕只讲贡献,不思索取,两让司令,一辞元帅,堪称共产党人当之无愧的楷模。在1955年授衔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
粟裕视察前线
五是“党性强”,忍辱负重,忠诚于党。粟裕同志坚持原则,不事迎合,直言敢谏,铁骨铮铮,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善于独立思考的工作态度,让人充满敬佩之情。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粟裕的杰出同时也使他遭受不应有的挫折。以至于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他始终不渝地坚信党,忠诚党的事业,不埋怨,不消沉,竭尽全力为党努力工作,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操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的这首诗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陈丕显曾这样评价粟裕:“历史是无情的又是多情的,她会很快地忘却一些人,也会永远记着一些人,粟裕同志是被历史记着、并且用金字刻在史册上的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无冕元帅粟裕作为战争的骄子,将注定将永垂青史,流芳千古。粟裕是党和人民的骄傲,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延伸阅读:开国大将粟裕在军史上开创了哪五大奇迹?
(一)现代战争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作为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时代已经不多见。在现在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东北林彪打不动新一军新六军,粟裕却能全歼整编74师。有些人就得出,新一军新六军比74强的观点。在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就部队装备来说,74师和新一军新六军不相上下。部队战斗力74师和新一军不相上下,比新六军高出许多。孟良崮之所以称为奇迹,是因为这是一次腹背受敌歼灭战。25师和83师一部相距 74师不过几公里,在战斗打响后很快就能加入战斗。其他各路援军,包括第五军第十一师到达战场的时间,最近一两天,最远不过几天的路程。当时的情形,华野大军在里面围歼74师,外围国军各部包围着华野大军,其险恶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粟裕与陈毅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现代战争条件下,后勤要求不再限于粮草,战场上也离不开武器弹药的补充。如果战斗失利、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部队要么成为任人宰割的鱼楠之师,要么成为一支流寇部队。孤军深入敌后打歼灭战,也就粟裕敢做。豫东之战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的转折点,沉重打击了华东战场上国军以兵团规模作战的信心。
(四)60万对80万围歼战淮海战役
60 万对80万这样的大兵团作战,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一般会打成击溃战,打成歼灭战很难。淮海战役名义上虽然有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刘邓大军实力太弱,实际上只起到了一个阻援兵团的作用,吃黄维兵团根本吃不动。最后,华野派出了4个纵队加炮纵才搞定。淮海战役从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粟裕提出来,战场的大多数决策出自粟裕。就连战争进行中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都是粟裕发现并亲自制定解决方案。
粟裕大将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
有谁见过这样的攻城:不能用重武器,攻城中电未停水没断;30万军队驻防的大城市,国民党军舰可以直接参战,攻下来后完好无损?这无疑又是一大奇迹。美国援华顾问团团长包德温,曾对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华东共军的作战经验,尤其是他们的进攻精神,在共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甚至连装备最好、人数最多的东北共军也比不上他们。作为一名军人,我对华东军事统帅陈毅和粟裕将军的指挥艺术,不得不表示钦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