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随堂练习巩固 1.D 世界人口在工业革命后增长明显加快,二战后更是急剧增长。 2~4.2.A 3.D 4.A 第2题,图中甲人口出生率最高,为非洲;丁人口呈负增长,为欧洲;拉丁美洲地区的人口增长快于北美。第3题,目前欧洲许多国家人口增长呈“三低”模式,人口老龄化严重。第4题,目前,非洲人口生育率在各大洲中最高,迫切需要提高其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5~6.5.C 6.D 第5题,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或所处阶段分别为“高高低”模式、高增长阶段、增长下降阶段、“三低”模式。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开始进入高增长阶段,20世纪前半叶开始进入增长下降阶段。第6题,我国沪宁杭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人口发展模式已表现为“三低”模式。 7.解析:第(1)题,读人口普查金字塔图,提取数据分析。第(2)题,人口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第(3)题,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他们出生的时间为1986~1990年。第(4)题,读数据,结合历史背景可分析回答。 答案1)1 (2)2010 (3)1986 1990 (4)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课后作业提升 1~2.1.C 2.B 第1题,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迅速增长,而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猛增长。第2题,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因此,在今后两者人口数量差距将继续扩大。 3.C 依据材料可知,2033年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峰值,故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由正值变为负值的转折点③处。 4~5.4.C 5.D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Ⅰ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且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低,但不会迅速下降,相反对应点间连线的长度却有增长的趋势,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上升的。同理在第Ⅱ阶段,对应点间连线的长度是不断增长的,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不断增长的,只有在第Ⅲ阶段和第Ⅳ阶段,对应点间连线的长度是不断缩小的,这说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不断下降的。但是第Ⅳ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幅度不是迅速的。第5题,在第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但较低,所以不可能是人口增长停滞及人口急剧膨胀,所以A、C两项错误。因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所以不可能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 6~7.6.D 7.B 第6题,A区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应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7题,B区域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大。 8.D “高高低”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解析:据图可知,C曲线在1960年前后为负值,而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可能为负值。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1960年前后,我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人口死亡率骤升,出生率下降,致使自然增长率极低。根据图中2000年的“三率”数据可判断我国已处于“三低”模式,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存在着不同步性。东部沿海地区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而内陆省区还处于过渡模式。 答案1)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2)高 低 较高 (3)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4)1960 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5)AB (6)略。 10.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埃塞俄比亚排位提升明显,刚果和埃塞俄比亚是新增的人口大国。日本、俄罗斯排位跌出前十位。2005年我国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但0~14岁人口比重明显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已初露端倪,2050年已出现严重人口老龄化。 答案1) 南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未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2)非 对经济、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3)日本 俄罗斯 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保障制度较健全,生育观念改变,出生率下降 (4)育龄妇女与劳动适龄 生育高峰和劳动就业
完整答案请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