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8|回复: 0

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郧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在线浏览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9-9-21 08: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州二中、郧阳中学2017级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古代宫廷美女都能歌善舞,唐代的杨贵妃更是舞神级别。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稗官野史多喜记载名人绯闻轶事。在大唐天宝盛世,最有名的女人非杨贵妃莫属;最有名的男人之一,当属节制三镇、拥兵 15 万的安禄山了。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绯闻也就不胫而走。
②杨玉环得宠于玄宗的重要因素之一,乃是双方有着共同的音乐歌舞方面的爱好。他们合作的一部歌舞剧叫作“霓裳羽衣舞”。该曲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可见,该曲原本是唐玄宗依据自己观察仙山(道家“羽衣”大约与此有关)的灵感创作出来的。大约起初只有一个乐曲的大概,后来吸收丝绸之路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所谓《婆罗门曲》,可能是中亚地区的舞曲,也就是说,《霓裳羽衣曲》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③唐代盛行的中亚舞曲是什么呢?最有名的是胡旋舞。白居易有《胡旋女》诗为证,诗中说,胡旋舞来自西域,其中的“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一句,明确指出贵妃与禄山都是胡旋舞的高手。
④安禄山本出自西域,史书上说他是突厥人,后来其母亲嫁给了粟特胡人安延偃,因而姓安。《旧唐书》卷二 OO《安禄山传》记载,安禄山晚年身体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行步不太方便,但是却很善于跳胡旋舞,他曾经在玄宗面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可见胡旋舞快速旋转,舞姿优美。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有诗咏叹道:“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中原地区的歌舞,似乎不能与胡旋舞姿比美啊,如果杨贵妃要学舞的话,肯定是要学这种高级的歌舞了。
⑤安禄山是亲自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并且得到了玄宗高度赞赏的。因此,与唐玄宗一起编导霓裳 羽衣舞的杨贵妃,向安禄山学胡旋舞是很自然的事。唐代丝绸之路上传来的西域舞蹈,有胡旋舞、胡腾舞等。胡旋舞的表演者多是女演员。与之不同的是,胡腾舞则多是男演员。那安禄山生父为突厥人、养父为粟特人, 他擅长多为女性演出的胡旋舞,是不奇怪的。男子指导女子舞蹈,难免有肢体接触。大约因为这个缘故,就 有了“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杨、安最有可能因为丝绸之路上的“胡旋舞”而结缘,但不能像白居易诗那样把乱离的责任推给“胡旋舞”。关键是,唐明皇沉湎于歌舞升平,荒废朝政,而胡旋舞高手安禄山却从未停止攫取权力的脚步。猝不及防的安史之乱,令陶醉于歌舞享乐的唐王朝元气大伤。玄宗仓皇逃蜀,贵妃丧命马嵬坡。帝后之间的爱情故事终以悲剧结束,霓裳羽衣曲跳珠撼玉的辉煌、胡旋舞翩若游龙的舞姿也随之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文人墨客的吟哦中,去追想盛唐气象的恢宏,发掘宫廷逸事的隐微。
(节选自《从敦煌飞天到杨贵妃的胡旋舞》,作者张国刚,《文史知识》2018 年第 11 期,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贵为皇帝宠妃的杨玉环,跟节制三镇拥兵十五万的一方诸侯安禄山结缘,胡旋舞起了中介作用。
B. 除了姿质丰艳,杨玉环有着和玄宗共同的音乐歌舞方面的爱好,也是她得宠于玄宗的重要因素。
C. 史书记载,安禄山身体肥硕,行动不太方便,但胡旋舞跳得好,这是因为该舞蹈出自他的家乡。
D. 杨贵妃学习舞蹈,肯定要学胡旋舞,这是因为大唐中原本土地区的歌舞,不能与胡旋舞姿媲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既引用正史的记载作为论据证明观点,也辅以大量的名家诗歌,强化了文章的说服力。
B. 文章论证方法灵活,有引证、例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引证法里还有间接引证。
C. 本文是篇学术论文,文章的论证语言极富有逻辑性,表述非常严密,文章思路也非常清晰。
D. 文在最后论述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巨大打击的原因时,表现作者了独立公正的历史观。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杨贵妃和安禄山因为舞蹈的原因,传出了一些绯闻。这只是在喜欢记载名人轶事的稗官野史里有记录。
B. 《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依据自己灵感创作出来的,后来吸收了自中亚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
C. 白居易在诗歌里把安史之乱的责任推给了胡旋舞,在作者看起来,这是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偏颇之论。
D.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马嵬兵变,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就不会失传,今天就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舞蹈。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贵为皇帝宠妃的杨玉环,跟节制三镇拥兵十五万的一方诸侯安禄山结缘,胡旋舞起了中介作用”错误,或然变肯定,文章第六段说的是“杨、安最有可能因为丝绸之路上的胡旋舞而结缘”,文中说的是“最有可能”。C项,“史书记载,安禄山身体肥硕,行动不太方便,但胡旋舞跳得好,这是因为该舞蹈出自他的家乡”错误,选项强加因果,且从文中来看,“身体肥硕,行动不太方便”是安禄山晚年时的情况。D项,“杨贵妃学习舞蹈,肯定要学胡旋舞,这是因为大唐中原本土地区的歌舞,不能与胡旋舞姿媲美”错误,文章第四段说的是“中原地区的歌舞,似乎不能与胡旋舞姿比美啊,如果杨贵妃要学舞的话,肯定是要学这种高级的歌舞了”,文中有“似乎”一词。故选B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文章论证方法灵活,有……比喻论证等方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使用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并没有使用比喻论证。故选B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这只是在喜欢记载名人轶事的稗官野史里有记录”错误,选项的表述不全面,原文里也有正史《资治通鉴》的记载。B项,“……后来吸收了自中亚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错误,选项说法过于肯定,原文说的是“所谓《婆罗门曲》,可能是中亚地区的舞曲”,文中说的只是“可能”。D项,“如果不是安史之乱、马嵬兵变,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就不会失传……”错误,“如果……就……”的推理不合逻辑。故选C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人
宋炳成
王头疼,久治不愈。
这一天,王又头疼得厉害,饱受折磨。王不禁恼怒,他让身边人传旨,将所有御医集合到殿前,王说:“给你们七天时间,谁能医好朕的头疼,朕赏他半壁江山,如果七天过后,仍然没有人拿出良方,朕砍下你们所有庸医的脑袋!”
御医们个个悲喜交加。悲的是,到时没人拿出良方会丢了性命;喜的是,一旦成功便可飞黄腾达。他们像打了鸡血,不分昼夜,想破脑袋研制药方。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限期七天的最后一天。
日头过晌的时候,还没有人交药方。御医们心里没底,没人敢出这个头。王不高兴,说:“朕养你们这些人白养了,再没人交药方统统处死!”
终于,一个高个子御医自告奋勇,拿出配制的药方献给王。药煎好后呈了上来,王让人拿根银针测试, 确认无毒后,王将药服下,可他依然头疼。王恼怒,命令士兵将高个子御医拉出去斩了。
一个大胖子御医又站了出来,他将自己研制的药方献给王。王让人煎好药,测试安全后服用,依然无效。大胖子御医也让王下令斩了。
一连五位御医惨遭杀戮,再也没有御医敢站出来了。王恼怒:“你们都没有良方是吧?那就统统砍下脑袋!”
这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御医跪地叩首,说:“陛下息怒,臣等无能,但臣可以向陛下推荐一位高人,此人虽是民间郎中,但善治疑难杂症,相信他能医好陛下的顽疾。”
王说:“好吧,那就暂且先饶过你们,如果你说的那个郎中也医不好朕的病,就和你们一块儿处斩。”王派人按老御医说的地址找来了一位姓刘的郎中,但见此人面堂红润,白须长眉,仙风道骨。
一番悬丝诊脉,刘郎中献上自己的药方。王让人煎好,测试后服用,不一会儿工夫,王就不头疼了。刘郎中果然是高人。
王大喜,要给刘郎中封赏。刘郎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说:“陛下,治病救人乃为医者的本分,草民不求赏赐,只求服侍在陛下左右,随时听候差遣。”
王不悦,说:“大胆草民,不要赏赐,你这不是要陷朕于不义吗?”
刘郎中忙叩头谢罪,说:“草民不敢,之所以不求赏赐,是因为陛下头疼的毛病虽然现在好了,但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法根除,草民留在宫里,可随时调配药方,保证让陛下日后不再受头疼困扰。”
果然,第二天,王又觉得头不舒服,忙宣刘郎中进殿,刘郎中调整药方,帮王服用后立马好了。从此,刘郎中留在宫内,成了王的专用御医,一直到王度完余生,刘郎中才有机会离开了王宫。
若干年后,刘郎中的孙子也得了顽固性头疼,刘郎中不慌不忙,只几服草药,便彻底医好了孙子的头疼。一旁,同为郎中的儿子大惑不解,他悄声问刘郎中:“爹,据我观察,小儿的症状与记载的当年王头疼的
症状无异,为何当年您没能彻底给王医好呢?要是那样,咱家早就富可敌国了,还用受苦受累再做这草民郎中?”
刘郎中听后,捻着胸前花白的胡须哈哈大笑:“傻孩子,要是那样,恐怕你爹坟前的树也有一抱粗了。”儿子大惑不解,问刘郎中:“为啥,爹?”
刘郎中叹了口气,说:“傻孩子,你想一想,王会心甘情愿地把半壁江山拱手让给你吗?”儿子理直气壮地说:“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说过的话还能收回去?”
刘郎中摇了摇头,说:“孩子,这正是症结所在啊,若彻底医好了王的头疼,赏赐,王不甘心;不赏赐,王要失信于天下。你猜王会怎么做?唉,当年,若不是有高人暗中指点,爹恐怕活不到今天啊,可惜,到现在爹也不知道那晚送信的黑衣人是谁。”
说着,刘郎中从橱柜里找出一个木匣,打开,取出一个锦囊,再打开,一张毛了边的发黄的宣纸呈现在眼前,上面一行大字遒劲有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选自《小说选刊》2018 年第 8 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两个短句成段,语言简洁流畅,不拖泥带水,却极富张力,突出强调了王头疼的久治不愈, 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文中引出刘郎中后,作者对他的神态肖像描写,极富内蕴,“此人面堂红润,白须长眉,仙风道骨”,一方面暗示了刘郎中的医术高明,另一方面表明刘郎中是一个不慕名利的隐世高人。
C. 民间刘郎中的出现,解救了其他御医的性命,但王的头疼却没有根除,需要刘郎中留在身边。王死后, 刘郎中面对儿子的疑问,方才道出个中原因。
D. 小说以“高人”为标题,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思考;也一语双关,既指刘郎中是救治王头疼毛病的高人,也指指点刘郎中保全性命的神秘黑衣人。
5. 小说写到了刘郎中的儿子,对刻画刘郎中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6. 小说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多余,有人认为必须有,你觉得呢?
【答案】4. A  5. 小说中写次要人物刘郎中的儿子,作用如下:①情节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他的大惑不解,引出跟父亲的对话和后面的情节;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从侧面反衬出刘郎中的不慕名利的高人形象;③结构方面,避免了小说的平铺直叙,让刘郎中在给他的解释回答中讲出了事情真相。
6. 不多余。①从情节发展来看,补充内容,构成整体,完善了情节;②从结构上来看,引出黑衣高人,使故事陡生波澜,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也照应了标题;③从内容表达上看,解释了刘郎中不一次性治好王头疼顽疾的原因,交代了真相,暗示了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埋下伏笔”错误,应该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铺垫”指陪衬、衬托,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而“伏笔”指文章里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是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而本文开头说“王头疼,久治不愈”,强调王头疼且久治不愈,这也就突出了给王治好头疼之病的刘郎中技艺之“高”,这是铺垫。故选A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中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写到了刘郎中的儿子,对刻画刘郎中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然后到文中圈出写刘郎中儿子的内容,再从情节上、人物形象上等方面分析作用。从文中来看,文中写刘郎中给孙子治好头疼病之后,刘郎中的儿子“大惑不解”,他问刘郎中“小儿的症状与记载的当年王头疼的症状无异,为何当年您没能彻底给王医好呢?要是那样,咱家早就富可敌国了,还用受苦受累再做这草民郎中”,儿子的疑问就引出了下文刘郎中的回答,从情节上来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对主要形象衬托的角度来看,刘郎中儿子认为父亲要是早早把王的头疼病治好,他们家早就富可敌国,而刘郎中却不这么认为,儿子的形象对刘郎中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表现出刘郎中不慕名利(或看淡名利)的特点;且因儿子的问话引出刘郎中的解答,也就揭开了上文给王治病之真相,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多余,有人认为必须有,你觉得呢”,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要明确结尾两段所写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两段内容与小说人物、情节、主旨等方面的关联。小说结尾两段中刘郎中解释为什么没有一次性帮助王治好头疼病的原因,这是对上文刘郎中给王治病小说情节的补充,与上文是一个整体,这是情节上的作用;刘郎中的话中引出“黑衣高人”这一形象,照应了小说的标题,与呼应了上文“刘郎中果然是高人”这一内容,同时揭示“高人”所指的内涵,既指刘郎中是救治王头疼毛病的高人,也指指点刘郎中保全性命的神秘黑衣人,且黑衣人深夜送信这一画面让小说具有了一种传奇的色彩;刘郎中对不一次性治好王头疼顽疾原因的解释以及最后对宣纸上内容的介绍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借助要核对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小说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最后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
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本题就属于第三种,考生应先回答“多余”还是“不多余”,明确观点之后,再抓住自己选择的结尾内容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①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②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④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例如本题就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探究。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黄明欣博士领导北京、香港及台湾年轻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超级钢”,此项研究成果于 24 日获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黄明欣介绍,金属材料中,强度和延展性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此次研究发现的“超级钢”,能够做到“既硬又不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2.2GPa 屈服强度和 16?的均匀延伸率,且制造成本低,只是现在航空及国防工业用的马氏体时效钢的五分之一左右。
“超级钢”通过工业界广泛使用的加工方法来制造,而不是采用那些难以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特殊加工。
“超级钢”主要可以用于汽车、桥梁、航空、国防等领域,以及任何需要用薄钢板的地方。黄明欣举例说,在汽车行业运用“超级钢”可以为车减重,达到环保目的。
团队在位错机理方面的新的科学发现,是论文能够获得《科学》期刊发表的原因之一。
此次研究提出的新位错机理,可以同时提高强度和延展性。黄明欣表示,这个新理论可以运用在材料学科的其他方面,例如钛合金等。
(摘自《京港台科学家研发“超级钢”获〈科学〉期刊发表》,中新社 2017 年 8 月 25 日)
材料二
此次 D&P 超级钢的成功研制,是中国三地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次超级钢实验研究过程中,香港大学博士黄明欣团队提出了研究目标,并处理分析了后期数据;我的团队在材料轧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负责材料制备;台湾方面主要负责材料的表征测试,从材料科学的角度解释实验结果。我们三个团队的互补性较强。”罗海文说。
罗海文表示,科学研究要博采众长,精诚合作。即使是爱因斯坦,也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在其不擅长的领域也做不出一条“板凳”。
“目前,‘产学研用’氛围浓厚,国家正在推动科技创新,走科技强国之路。科学研究离不开交流与合作。不过,在一些领域,跨地区合作项目并不多。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希望国家继续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的跨区域合作,加大跨区域科研合作项目支持力度,为跨区域科研合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罗海文表示。
(摘自《如何从实验室到量产?——访超级钢研制科学家罗海文》,《中国冶金报》2017 年 10 月 17 日)
材料三
“我们现在的钢铁工业,这么短的时间能够一下子占全世界产量的 1/2,这是前无古人、后面也没有来者的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指出,但是我们要注意,这种高速发展,是模仿型排浪式发展,很多关键的核心技术我们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用的是一流的装备和技术,但产品是三流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王院士指出,“问题是创新的原点。问题从哪来?问题从两个方面来:一个是世界发展趋势,另一个是我们国家本身,我们的重大需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安全、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梳理凝练出我们的研究方向。”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无霸行业。由于缺乏创新,没有特色,各个企业利用几乎同样的工艺、同样的装备,生产同样的产品,甚至存在的问题也是同样的。”王院士说,“中国钢铁行业要走出困境,单纯靠‘跟跑’没有前途,必须在‘跟跑’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变成‘领跑’。”
(摘自毕玉才、刘勇《搞科研最忌“赶热”和“跟风”》,《光明日报》2016 年 8 月 30 日)
材料四
我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钢铁产量迅速提高,但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再者,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迅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钢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大,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小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另外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都是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
(节选自《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解决方案》,中金普华产业研究中心 百家号 2018-08-03)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种超级钢研制成功之前,工厂生产的钢材要么强度不大,要么延展性不好。这种超级钢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既硬又不脆。
B. 这种超级钢主要可以用于汽车、桥梁、航空、国防等领域。如果在汽车行业用了这种高级钢材,可以减轻汽车重量,从而也能收到省油减排的良好环境效益。
C. 这种“超级钢”通过工业界广泛使用的加工方法来制造,而不是采用那些难以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特殊加工,因而成本低。
D.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无霸行业,产量占全世界 1/2,但这种高速发展,只是模仿型发展,关键的核心技术的掌握情况与钢铁总量全世界第一的地位不相匹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超级钢的特点及用途,材料二《中国冶金报》的报道侧重于研制团队的成功经验,在于博采众长,精诚合作。
B. 材料三的报道侧重于中国钢铁行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是由报道主体的《光明日报》媒体的定位和报道的出发点所决定的。
C. 材料四从经济规模、市场容量、产品差异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们理解超级钢研制的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D. 因为缺乏创新,没有特色,各个企业生产工艺装备几乎相同,生产的产品大多趋同,甚至存在的问题也相同,所以我国的钢铁企业很难形成强大的规模和自身的独特优势。
9. 根据这四则材料,谈一谈对我国科学研究和钢企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7. C  8. D
9. 科研方面:①科研要博采众长,精诚合作。科学研究离不开交流、合作;②增加跨地区的科研合作项目,优势互补;③科研要结合我国自身的需求,梳理凝练出我们的方向。
钢企发展方面:①变跟跑为领跑,走创新发展之路,掌握核心技术;②提高钢材质量,形成自身优势,争取更多市场份额;③加大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成本低”错误,选项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制造成本低”,而非“成本”。故选C项。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我国的钢铁企业……很难形成强大的规模”错误,材料四中说“我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由此可知选项中“很难形成”这一说法过于武断。故选D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这四则材料,谈一谈对我国科学研究和钢企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考生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启示,即“科学研究方面”和“钢企发展方面”,从文中圈出成功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如科学研究方面,材料二“此次 D&P 超级钢的成功研制,是中国三地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学研究要博采众长,精诚合作”,这启示我们科学研究要博采众长、精诚合作;如“香港大学博士黄明欣团队提出了研究目标,并处理分析了后期数据;我的团队在材料轧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负责材料制备;台湾方面主要负责材料的表征测试,从材料科学的角度解释实验结果。我们三个团队的互补性较强”“继续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的跨区域合作,加大跨区域科研合作项目支持力度,为跨区域科研合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这启示我们科研要增加跨地区的科研合作项目,优势互补;如材料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安全、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梳理凝练出我们的研究方向”。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科研方面的启示。如钢企发展方面,如材料三“由于缺乏创新,没有特色,各个企业利用几乎同样的工艺、同样的装备,生产同样的产品,甚至存在的问题也是同样的……中国钢铁行业要走出困境,单纯靠‘跟跑’没有前途,必须在‘跟跑’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变成‘领跑’”;如材料四“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另外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钢企发展方面的启示。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会宣帝即位,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后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 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毫厘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为相五岁,甘露三年 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B.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C.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D.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刘洵的庙号,谥号是中宗。在西汉,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B.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C. 邮亭,即驿亭。驿亭之名稍晚,起于唐朝时。古时驿传有亭,故称。是古代供旅途歇息住宿的处所。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皇帝高等级妃嫔和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霸熟稔法律条文,为官清正廉洁。在任内勤于观察,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因而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们爱戴。
B. 黄霸善于调用下属,暗中明察秋毫。百姓之事,无论巨细,都详加调查并妥善处置,为了解民情,黄霸还微服私访,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
C. 黄霸为政教化为先,然后才用刑罚。黄霸任颍川太守时,遴选优秀属官,分散到属县宣传恩泽诏书,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境内犯罪率降低。
D. 黄霸重视吏治,注重官吏的持续性。尽量避免无谓的人员更替,他认为频繁更换长吏,公私耗费很多, 只会增加百姓负担,使吏治更加混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
(2)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这样做之后又制定条令,在民间颁布施行,用做好事防止奸邪来勉励人们。
(2)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做接待迎送的工作,只是稍微耳聋,有什么妨碍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这段话是说“汉昭帝即位,年幼,大将军霍光秉持朝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人与燕王谋划叛乱,霍光在诛杀他们之后,就遵循汉武帝时的法令制度,用刑罚严厉地约束属下”,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昭帝”“大将军霍光”“大臣”“上官桀”“燕王”“光”“之”“武帝”“群下”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立”意思是“汉昭帝即位”,“幼”是说汉昭帝年幼,后一句中主语承前指,也是“汉昭帝”,两句话意思完整,结构独立,“立”和“幼”不能放在一起,应断开,排除AC两项;前面说“霍光”“秉政”,后面说大臣争权,“争权”的主语是“大臣”,应在“秉政”和“大臣”之间断开,排除B项,故选D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谥号是中宗”错误,宣帝是谥号,中宗是庙号。故选A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黄霸还常微服私访,深入民间”错误,该信息文中无据,文章第二段提到“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这是说黄霸选择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廉洁官吏去,嘱咐他不要泄露机密,这是派官员微服私访,并非是他自己。故选B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然后”,古今异义,这样之后;“为”,动词,制定;“条教”,条令;“班”同“颁”,颁布,“行”,施行;“班行之于民间”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民间班行之”,“于”,在;“劝”,勉励;“劝以为善防奸之意”,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应为“以为善防奸之意劝(之)”,“以”,用,“为善”,做好事,“善”“奸”都是形容词做名词。第二句中,“许丞廉吏”,是判断句;“虽”,虽然;“尚”,还;“重听”,耳背,耳聋;“伤”,妨碍;“何伤”,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伤何”,妨碍什么呢。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阳夏人。黄霸自幼学习法律,向往做官。他因廉洁著称,被考察增补为河东均输长,又被考察评为廉能而担任河南太守丞。黄霸为人观察入微,心思敏捷,又通晓法律条文,然而性情温和善良懂得谦让,很有智慧,善于组织调度下属。他做太守丞,处事议论都合乎法律,投合人心,太守非常信任他,官吏百姓(都很)爱戴他。汉武帝末年,施法严厉苛刻。 汉昭帝即位,年幼,大将军霍光秉持朝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人与燕王谋划叛乱,霍光在诛杀他们之后,就遵循汉武帝时的法令制度,用刑罚严厉地约束属下,因此平庸无能的官吏都崇尚严酷的刑罚并认为这是才能,而黄霸却独用宽厚温和的政策(进行治理)而出名。
正碰上汉宣帝即位,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征召黄霸让他担任廷尉正,(黄霸)多次决断疑难案件,廷尉称赞黄霸(决断)公平。后来皇上提拔黄霸担任扬州刺史。三年后,汉宣帝又下诏让黄霸担任颍川太守。当时,皇上立志于国家的安定,几次颁布皇恩浩荡的诏书,官吏没有奉旨宣告百姓。黄霸为此事选择了贤良的官吏,分派到 各属县去宣告皇上的诏令,让百姓全都知道皇上的意图。让地方官吏都蓄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这样做之后又制定条令,在民间颁布施行,用做好事防止奸邪来勉励人们;以及从事耕作、种桑养蚕,节约用度、增加钱财,种植树木,饲养家畜,去除吃粮食的马。他曾想了解民情,就选择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廉洁官吏去,嘱咐他不要泄露机密。官吏外出后,不敢在邮亭住宿,在路旁吃饭,乌鸦抓去他的肉食。有个想到府上报告事情的百姓正好看到了这情形,黄霸和他谈话的时候,他提到了这件事。过了几天官吏回来拜见黄霸,黄霸迎接并慰劳他,说:“你很辛苦啊,在路边吃饭却被乌鸦把肉抢走。”官吏非常吃惊,以为黄霸全都知道他的起居,对所问的事情丝毫不敢有所隐瞒。鳏寡孤独者有死了没被安葬的,乡里的官员呈文告知,黄霸都给分别处置。某个地方的大木头可以做棺木,某个邮亭有小猪可以用来祭祀,官吏前去办理都像他说的那 样。他了解事情见闻清楚细致到了这种程度,官吏百姓都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全称赞他神通英明。奸邪的人都离开他的辖地到了别的郡县,窃贼和强盗日益减少。
黄霸大力推行教化,然后才使用刑罚,以求培养长期稳定的官员。许县丞年老耳聋,督邮将此事告诉黄霸并想赶他走,黄霸说:“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做接待迎送的工作,只是稍微耳聋,有什么妨碍呢?姑且好好帮助他,不要失去贤者的心。”有人问这么做的缘故,黄霸说:“频繁更换长吏,送别旧人和迎接新官的费用以及奸诈的官吏因为交接之际毁掉簿册盗取财物,公私的耗费非常大,这些都是从百姓那里取得的,所更换的新官吏又不一定贤能,有的还不如旧官吏,只是增加混乱。大凡治理的措施(即使用尽),距离安定的局面还相差甚远。”
黄霸因为外表宽厚内心清明,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户籍人口每年都在增加,治理状况是天下最好的。被征召做京兆尹,俸禄二千石。……当了五年的丞相,甘露三年去世,谥号 定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下列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①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②,常闻帝子灵。
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本诗是诗人进京参加省试时的试帖诗。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③冯夷: 传说中的河神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通过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湘灵——娥皇和女英寻夫不遇鼓瑟所弹奏的乐音。
B. 开头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 描写女神弹奏如泣如诉哀伤乐曲。
C. 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摹写音乐时使用的表现手法,跟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生动感人。
D.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和着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洞庭湖。
15.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价得自“鬼谣”,有人评价“信乎神助”……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答案】14. C  15. 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
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都用了通感的手法”错误,所谓“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如《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就使用了通感,“滑”是触觉,这是以触觉来写听觉。而本诗没有用通感的手法。故选C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价得自‘鬼谣’,有人评价‘信乎神助’……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这是针对诗歌的结尾设题。首先理解结尾两句的意思,“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意思是“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这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但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江上数峰青”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诗歌前面通过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尽情展现瑟声的感染力,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而最后两句一下子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转折突然,出人意料。诗歌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诗歌结尾说“曲终人不见”,从出现到消失,诗歌首尾圆合。考生从这些方面分析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这就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敌占区的百姓甘当亡国奴、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陆游的《书愤》中,“___ ,_____”两句运用意象叠加方式,描绘出两幅开阔状盛的战争画卷,是对往昔辉煌的从容岁月的形象概括。
(3)杜牧《阿房宫赋》在总结秦国灭亡历史教训之后,委婉劝谏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的两句是“_____ ,____”。这两句的妙处。
【答案】  (1). 佛狸祠下  (2). 一片神鸦社鼓  (3). 楼船夜雪瓜洲渡  (4). 铁马秋风大散关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佛狸祠”“鸦”“渡”“鉴”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小题。
集中起来看一个作家的小说,虽然是短篇,如同追一部电视连续剧,不为情节的引人入胜,也不为桥段的   ,时间久了,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会不会带着挑剔的眼光鸡蛋里挑骨头?会不会有  、不无雷同、心生厌倦的迟钝与麻木?朱辉的最新短篇小说集《要你好看》,收录了他近年来精心创作的 15 篇小说,篇篇读来皆精彩,  不寻常。
小说经营,(   )。故事的讲述,不在猎奇求异、  ,不在装神弄鬼、声嘶力竭,不在炫技夸张、耸人耳目。它需要的是平中求奇、跌宕起伏,它需要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它需要的是符合生活的逻辑又契合艺术的真实。朱辉的小说,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捡到筐里都是菜。他精明而又精细,审慎而又小心。选取一个故事,他总是力求把它盘点清楚、思虑周全,总是把它的曲曲折折、弯弯绕绕都想透彻弄明白。他不求意外的神来之笔,也不求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要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十足的把控自信,方才信笔写来,一挥而就。
(节选自《读小说集〈要你好看〉》,《光明日报》2018 年 6 月 28 日)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惊心动魄  如出一辙  苦心孤诣  故弄玄虚
B. 扣人心弦  千人一面  惨淡经营  故弄玄虚
C. 惊心动魄  千人一面  惨淡经营  虚张声势
D. 扣人心弦  如出一辙  苦心孤诣  虚张声势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贵在塑造一个性格鲜明的主人公
B. 关键在于确定一个深刻的主题
C. 贵在讲好一个故事
D. 关键在于设置一个离奇的情节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朱辉的小说,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捡到筐里都是菜。
B. 朱辉的小说,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而是照单全收。
C. 朱辉的小说,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不是照单全收。
D. 朱辉的小说,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不是照单全收,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根据语境,第一处是形容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应填“扣人心弦”。“如出一辙”,好像从一道车辙上走过来。形容两种言论或行动一模一样(多含贬义)。“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根据语境,第二处,后面说“不无雷同”,这是说文学创作上的雷同,应填“千人一面”。“惨淡经营”,指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突出过程的艰难,是行动上的);“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突出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是心思上的)。根据语境,第三处,前面说“收录了他近年来精心创作的 15 篇小说……”,应是突出创作过程的苦费心力,应填“惨淡经营”。“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根据语境,第四处,说的是小说故事的讲述,后面说“不在装神弄鬼、声嘶力竭”,是说讲述故事时故意玩弄一些让人迷惑的花招,“故弄玄虚”更合语境。故选B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补写句子的位置来看,要补写的句子位于第二段的段首,根据下文“故事的讲述,不在猎奇求异……它需要的是平中求奇、跌宕起伏,它需要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它需要的是符合生活的逻辑又契合艺术的真实”等可知,下文的话题为“故事的讲述”,从中得出两个关键词“故事”“讲述”,即“讲故事”。ABD三项都包括在“讲故事”之中,这三项都不能引领后面的内容,故选C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朱辉的小说,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捡到筐里都是菜”,“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语序不当,应该先“讲述故事”,然后“塑造人物形象”,因为人物形象是通过故事来塑造的;“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捡到筐里都是菜”不合文意,且这两句话自身也是矛盾的,“照单全收”指全部接受,不加挑选,“捡到筐里都是菜”也是不加挑选,前面先说朱辉的小说“不是照单全收”,后面又说“而是捡到筐里都是菜”,这二者自相矛盾,文中这两句话是对朱辉小说的评价,从后面说朱辉“审慎而又小心。选取一个故事……”这一内容可知,朱辉的小说在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方面是有所挑选的,故应把“而是”改为“不是”,即“不是照单全收,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A项,从语意来看,“不是……而是……”的表述不合文意。B项,“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语序不当,“不是捡到筐里都是菜,而是照单全收”不合逻辑,不合文意。C项,“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语序不当。故选D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20.下面是某大学毕业生给某单位自荐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我是××大学 2018 届应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渴望能在你们单位谋求党办宣传干事一职。我自考上大学后,一直按照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绩卓著。我爱好写作,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我很高兴有机会呈送个人资料,感谢领导百忙中拜读,恳请能给予答复,本人不甚感激!
【答案】“你们”改为“贵”,“卓著”改为“优秀”或(优异),“高兴”改为“荣幸”,“拜读”改为“审阅”,“不甚”改为“不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大学毕业生给某单位自荐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渴望能在你们单位”中“你们”使用不当,这是自荐信,称对方的单位应使用“贵”,“贵”指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我……成绩卓著”“卓著”使用不当,“卓著”指突出显著,此处说自己,有自我夸耀之嫌,可以改为“优秀”或“优异”。“我很高兴有机会呈送个人资料”中“高兴”使用不当,此处是自荐信,应使用书面语,可以改为“荣幸”,即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感谢领导百忙中拜读”中“拜读”使用不当,“拜读”指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用于自己,句中说对方,不当,可以改为“审阅”。“本人不甚感激”中“不甚”使用不当,“不甚”,表示程度不很高,与语境不合,此处要表达的是感激之意,应改为“不胜”,即“非常”。
21.下面是某电商知识库管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答案】电商客服根据买家要求搜索答案,看是否有案例,如有案例,直接回复买家;如果没有案例,一方面转交客服主管解答,回复买家;另一方面新增案例到知识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电商知识库管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这是一个流程图,考生要关注图上箭头的指向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图上来看,第一步是电商客服根据买家的要求搜索答案,第二步根据“是否有案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案例的直接回复买家,二是没有案例的,没有案例的又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转交客服主管解答,回复买家,二是新增案例到知识库。考生根据这一步骤进行答题即可。
【点睛】流程图做题方法: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解放日报》11 月 30 日刊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在第四届韩中日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摘登如下:
新近社交网络上有一批当红虚拟偶像。其中一位年龄 18 岁,一头亮丽黑发,页面显示是住在巴黎的一位时尚女性。但她其实是电脑合成的形象。有意思的是,当被问到这些虚拟人物是否会取代真实的人,成为新的时代偶像时,那位虚拟偶像的合成者却果决答道:“没有什么能够代替真正的手、真正的眼、真正的身体,以及真正的心跳。”
我要说,还有成长、痛感、欢乐和美梦。如同今天的读者之所以需要文学,是需要真实的心跳,需要生机勃发的脸,也需要被岁月雕刻的皱纹,皱纹里漾出的真挚笑意,以及阳光晒在真的皮肤上那真的油渍。而这一切,都还要仰仗时间的养育。
(摘自《报刊文摘》2018 年 12 月 7 日第 3 版)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生活,不能输给科技
曾经,一张黑白照片足以让生活变得余味无限;如今,每日数十张照片的来袭,只会让我们感到厌恶和烦躁。在朋友圈、微博、微信泛滥的今天,照片已经变得不再让人惊喜,这似乎变成了垃圾信息的散播,而不再是一种美好的纪念。生活,难道就该被科技改变成如此?不?生活本就不该输给科技,更不能输给科技。
生活是简单的一杯水、一句话、一段路就能表现的东西。而照相,恰恰是记录这些小细节的方式,这种记录方式的改变一直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可是,当我们真正置身于美的环境中,享受着来自自然的抚慰,平静自己的心情,涤荡自己的灵魂时,我们是该第一时间掏出相机来拍照,还是用心静静聆听、感受?我想,合宜的选择必然是后者,照片本就只是为了提醒你,何时何地曾发生过什么,而生命里每一刻的美好,只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才知道有多值得珍惜美,只能用心捕捉,也只能用心记录,这便是生活,“行云流水间,万物映眼底”,是一种照片所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
记得在2014春晚《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表演里,背景是大萌子和父亲30年的合照。合照不多,但每张都重重地击打在我们的心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很羨慕这样的合照。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看着我们成长,让我们看见真正的美好,而是不是眼前的名和利,只是简单的亲情而已。从黑白照到彩色照,我们看出了不一样的色彩科技并没有改变这些纯粹本真的情感,相反地,它让我们铭记何谓幸福。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谁都不开科技冲击的浪潮。然而,对待科技的方法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如今的我们通过短信、电话在节假日里相互问候,在网络软件上谈天说地,科技带给我们的生活很方便,似乎让我们忘却了生活的真谛。你可曾想过,一直书信的问候,清秀的黑色字迹,散发着淡淡的笔墨香气,会给对方带去多大的惊喜?我们总在寻求惊喜,却总是忘记,惊喜就是那最平凡的一点一滴。生活在当下,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每天紧握手机,常常不自觉的盯着手机,即使没事也打开手机,哪怕知道自己没什么事要做。科技的进步,本该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为什么带给了我们这样的怪癖?如此“进步”,可是我们需要的?
没有什么能够代替真正的手、真正的眼、真正的身体,以及真正的心跳。所以,科技固然重要,但不能代替所有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解读材料,针对材料的内容来表述自己的感受。首先解读材料的内容。材料是作家铁凝的演讲词,演讲词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事件,一是铁凝的议论。材料中巴黎的那位社交网红是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产物,“她”也能成为网红偶像。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了生活的很多方面。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会远超人类,机器人将在很多方面替代人类。但机器人也有很多地方永远无法跟人类相比,比如材料里面提到的真实的心跳、痛感、欢乐、梦想等等。学生们对于此方面的技术与应用及利弊等问题应该有所关注思考。作家铁凝的生发议论是建立在对巴黎网红偶像的合成者的回答基础之上的,她引申开来而谈的是作为真实的人的生命感悟。在智能社会和机器人时代仿佛就要轰轰烈烈来临之时,人们呼唤真切的生命感受、货真价实的痛感、绚丽多彩的美梦……渴望在物质的时间里感受生命的质地,而文学是表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反映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人们的真实情感和诉求,文学责无旁贷。考生在对材料的把握时,从整体出发,将两个主要段落的内容结合起来,尽量能整体立意。可以谈信息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对真实人生感受的呼唤;人类自身感受的痛苦欢乐是机器人永远替代不了;人工智能背景下虚拟的人物最缺乏的是真实的生命质感;现代科技不能让文学缺位;在信息化时代文学表达真情实感永不过时;文学作品表达真实的喜怒哀乐是永恒的主题……等等。本题设置的开口较大,写作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是在材料的命意范围之内均可。材料在文体上没有限定,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记叙文,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如下:
信息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呼唤真实的人生感受;
人类自身感受的痛苦欢乐是机器人永远替代不了;
人工智能背景下虚拟的人物最缺乏的是真实的生命质感;
现代科技不能让文学缺位;
在信息化时代文学表达真情实感永不过时;
文学作品表达真实的喜怒哀乐是永恒的主题
【点睛】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hi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