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其它专业的答案
›
2018试论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及动员机制
返回列表
查看:
643
|
回复:
0
2018试论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及动员机制
[复制链接]
4496469
4496469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24 15: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 要:近年来我国诸多地区频繁发生地震灾害,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广泛重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可知,我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占据世界前列,并且我国许多城市均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的开展应急资源筹集和分配,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可以极大的提高地震灾难发生时的救援效率。该文对目前我国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及动员机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与之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地震应急 资源保障 动员机制 措施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地震灾害的发生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有序发展。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迅猛,随之安全风险越来越高,而高效的抢险救灾对于减小地震灾害损失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地震应急资源以及其他应急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1 地震危机的特点
地震属于一类突发性的灾害,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救援工作效率,否则将会对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地震危机通常具备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社会危害性、影响面广、连锁性强等诸多显著特征,同时,地震危机的周期包含了四个不同时期,即潜伏期、爆发前、持续期以及解决期。地震危机的爆发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
要实现地震危机的科学管理,应当遵循危机管理四要素理论。该理论明确指出,科学的危机管理要同时实现技术管理、策略管理及决策管理。关于地震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理论系统性方面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地震灾害的应急中的关键一环就是资源保障和动员机制。
2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
地震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改进,制定地震应急管理方针,并进行地震危险性预测,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估以及控制策略的策划,尽快确定应急管理目标,继而确定管理结构、职责与资源的分配。从总体上来看,地震危险性预测及后续的评估和控制是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体现了地震应急管理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地震应急管理体系要求人人有责,因为地震灾害发生将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乃至人身安全,需要广大群众的切身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此外,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承担媒体传播和预案启动的角色。[1]
3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现状
随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正式成立,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理论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国务院对全局的预防和实施发挥着统一领导的作用。总的来说,地震部门拥有指挥机构、灾害预评估系统、辅助决策系统、通讯系统、灭火装备管理系统、应急救援队伍,但是也难以避免的普遍存在短板效应,个别方面完备程度不足,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体效率。现阶段,相关部门在实行应急管理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3.1 部门分工不合理
从整体结构上看,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部门设置相对比较完整,垂直部门的划分较为科学,但是同一部门内部的职责划分有着较多不合理的地方,部门内部之间的管理经常出现管理脱节的情形,协调性非常之差,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少之甚少,尤其相互之间不清楚救援实力和信息通讯。比如:水利应急部门和地震应急部门均有着自身的应急信息系统,有与之相应的先进设备,然而由于双方而且部门的划分有时会出现重复冗余的不良情况,国家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一定限制,共享机制不健全。这样以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但凡发生重大地震灾害,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往往会直接面临信息滞后、不足的情况。此外,各部门之间的救援力量流通性差,很难实现救援力量的及时补充,这无疑是抢险救灾的一大遗憾。
3.2 职责划分不明确
由于地震等级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因而需要指定相应的部门负责地震应急工作,然而因标准有待于精确,各级政府在进行职责划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定作为支撑。通常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遵循的原则是小震自救、中震当地救、大震国家救。然而由于条块的衔接不精确,导致职责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削弱了全局的规范有序性,并且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3.3 应急动员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地震灾害发生后,主要以地震部门为主线,缺乏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目前国家已经在30多个省级建立了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但是对于动员对象、方法、目的还不够明确,可操作性较低,一些动员口号也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落实到基层。同时指挥部通常由上级部门领导,指挥办公室多设在地震部门,极少数为独立常设机构,而且指挥部门各个成员之间的具体程序规定、协调方式比较少,指挥部成员以外的协调常采用行政手段,不能很好的与地方政府应急机构衔接。通信系统的保障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地震部门通讯为主体。物资保障方面,普遍由地震部门制定应急储备物资要求,并委派其他专业部门和民政负责相关事项,从而导致物资保障职责较为分散,无法形成完整、高效的体系。在进行地震应急救援阶段,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报告的基流程、标准、责任不规范、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同时各个应急信息系统缺乏互通互连机制,缺乏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群众的应对工作的机制不健全,互救能力不够强,相应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4 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和动员机制的改进
健全相关应急管理体制
地震灾害的发生对社会影响力较大,政府务必要提高自身的全局协调能力,不断督促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地震应急工作涉及经济、公共管理、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应当切实做到协同合作,这样才能确保基础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地震救援工作必须统一领导,以便在紧急状态下做到临危不乱,并且要把县级地方人民政府逐渐培养成地震应急工作责任主体,妥善处理地震灾区的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确保具备较强实施性的专项预案,加强对一线人员的专业培养,给予地方政府足够权利,使其能够直接行使物资征用权,最大程度提升抢险救灾效率,简化繁琐的流程。
5 结语
总之,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及动员机制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提高灾后救援效率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甚至关乎社会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所以,政府应当正确引导各部门做好应急资源的筹集及分配工作,鼓励社会群众切身参与到地震应急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白鹏飞,段倩倩,贾群林,等.地震应急救援网络组织模式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2(6):22-25.
[2] 陈建伟,王卫国,苏幼坡,等.地震应急救灾资源配置模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4):33-37.
[3] 胡小媛.应对自然灾害中的政治动员问题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D].苏州大学,2011.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