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7|回复: 0

2018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关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探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4 1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代项目管理学科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一体系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乃至体制改革、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组织都在应用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的开发工作。本文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思路剖析了我国科技计划,认为科技计划符合项目的属性特征,采用项目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计划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按照项目管理方法的要求,我国科技计划在项目生命周期、项目干系人、专业化项目经理人、竞争采购机制等问题上,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据此提出了在科技计划中引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现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项目 项目管理 科技计划 制度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1995年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006年初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此,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对科技的投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承诺,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科技投入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地方和企业也都要增加科技,在这种形势下,科技管理工作必须引入改革和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使科技管理工作真正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用好科技投入,创造更高效益。为此,改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项目科委曾成为人们广泛抨击的一种现象,其直义是科技管理部门不应该抓项目。这种舆论是对我国政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介入和干预竞争性行业领域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然而,笼统否定科技管理部门抓项目,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规划、计划、项目分别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目标不同层次的任务,规划为未来发展确定方向计划针对方向实施任务分解项目使计划目标具体落实。项目与宏观战略并不相悖,十五期间确定的12个重大专项,以及这次《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更是界定清晰的大项目, 都是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澄清对项目的认识,并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将是实现《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再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数十年科技管理部门上上下下都在抓项目,报项目、跑项目、上项目、策划项目、评审项目、安排项目、检查项目、验收项目是每个工作人员耳熟能详的业务,但从项目管理职业化角度看,许多人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内涵、特征和规律还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项目和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知识体系。近代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应用于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项目管理 风靡全球。在国际上和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科研开发乃至体制改革、政策研究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应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开发工作。目前项目管理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根据各国专家多年研究,概要而言,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从开始创意到结果完成,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在这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派生运用许许多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根据这些概念特性,可延伸展开许多新的认识、理念和管理技术,如:项目生命周期和阶段性,项目干系人,相关知识领域和技术方法,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和整合管理等等。现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不仅是一套理论描述和数学规划,它是着眼实际运用的一套系统知识体系,组织实践活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项目是战略成功的基石。不论国外或国内,任何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实施和创新活动,都是以项目为载体形式进行的,执行好每个项目,保证其成功,就保证了总体战略的成功。目前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部署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先做深入研究,再编制《规划纲要》,而后凝练和论证重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废或缺失,都将导致宏观战略目标半途而废。据国外信息,战略有效制定出来后,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到10%,72%的CEO相信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大多数案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战略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 .项目是规划成功的基石,项目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问题,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是一门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 这是一个很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忽视的结果导致许多的战略计划失败。   项目是政府提供公共货物和服务的载体。政府也是通过项目的投资和实施,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产品。根据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在市场机制下,政府不介入竞争性和排他性的行业领域,政府通过制定规则,创造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动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与效率。在市场调控领域之外,有关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是政府投资的重点。这些领域有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等 ,这些领域的建设目标都是通过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实施而得以实现的。
  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与私人物品有同样的经济规律特点,政府必须对生产成本和效率进行核算,使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产生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这是我国行政管理走向市场机制的一个重大进步。《决定》在减少政府对企业项目干预的同时,提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对政府投资行为规范、制约的措施,如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等。科技计划是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内容,加强科技计划的实施管理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科技计划与项目和项目管理   自1983年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出台,标志了我国科技计划体系新的发展里程碑,之后的22年中, 伴随着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陆续出台了多个科技计划 .在各科技计划之下,管理框架有所不同。例如,科技攻关计划是按照项目、课题、专题三个层次管理,863计划是按照领域、主题、专题三个层次管理,973计划则是按照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管理,而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一般只设立一个项目管理层次。这些管理层次的设立,目的都是把该项科技计划的大目标进行逐级分解至可评价检测的具体实施的项目。从各个科技计划的管理格局可见,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体通过两类层次,一类是宏观项目层次,即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设立不同的科技计划,本文称为计划层。另一个是微观项目层次,即以主题、专题、项目、课题这类名称为代表的具体的研究开发项目,本文称为课题层。   课题层项目一般目标局限,投入和建设规模较小,对这一层次的项目采取项目管理方法似乎不难理解,但对于一个整体的科技计划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并由此认识延伸,对各科技计划按照项目管理方法去进行管理,是一个令人有些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摆脱对项目一词的狭义字面的认识,从项目的属性和科技计划的特点加以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根据近代项目管理学的定义,项目类的工作有几个重要属性。目标的确定性:项目有明确的目标性:这些目标包括有时间目标、成果目标和其他预定的目标要求。当原项目目标发生实质变化,将形成另一个新的项目。一次性:项目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完全可以照搬的先例,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复制。独特性:每个项目提供的成果有自身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动的整体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互相联系的,协调并进,构成整体。开发与实施的渐进性:每个项目开发没有可复制的模式,即使有可参照、借鉴的模式,也需逐步补充、修改、完善,其开发过程必然是渐进性的。组织的临时性与开放型:项目组织没有严格边界,根据项目进展需要,人数、成员、职责不断变化,项目结束时团队解散。近代项目管理学也指出,有些项目以不同的名称描述,例如计划、工程等等,因为他们都具备上面所说的项目的特性,计划则一般是一组互相协调管理的项目 .我国现行的各类科技计划完全具备项目的几个基本特征。   从目标确定性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之初出台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作为指令性计划,着重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对我国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引导作用,提高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为跟踪、赶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推出了863计划,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推出了 973计划,培育和支持重大发明和发现,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 的目标,陆续推出了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产业化环境的科技计划。可见,每个科技计划,都有自己确定的目标,符合目标确定性特点。   从一次性的角度看,每个科技计划地提出和设立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要求,因此科技计划的任务都不是永久持续不变要做的事情,一旦预定的目标达到,一个科技计划的使命就结束了。然而一次性并不限定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长短,一个课题层项目的目标可能需要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阶段,比如15年。而一个计划层项目的目标实现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比如5年或10年,或许更长一些。国际上也有把这类项目归类为长期项目(long-Term Project ),表明实现其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科技计划大致属于这一类的项目, 从 独特性的角度看,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都是从事探索性的工作,没有可复制的成果和开发研究模式,必然符合 独特性的特点。   从渐进性的角度看,由于科学研发项目的目标不是能够完全可以预测的,风险度较大,进度难以把握,在各种条件和人为努力都满足的情况下,项目目标实现,以成功而结束。否则也可能由于失败而终止项目。科技计划必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每个阶段实际执行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对比,不断调整管理措施,逐步实现向预期目标的逼近。因此渐进性是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特点。   从整体性 和开放性角度看,因为科技要素渗透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科技计划必须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才能得以实施,现行的各项科技计划都是在跨部门的统一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联合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进行的。因此整体性 和开放性是科技计划必然的选择。   由此看来,我国现行科技计划符合项目类工作的属性,是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项目,在国际上也把这类项目归类为伞形项目(Umbrella Project ),其含义是将宏观目标一致的项目组合比作一把伞,在其之下覆盖多个分项目,进行统一模式管理。国外这类项目有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世界银行实施管理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整体淘汰计划等。
  上面分析说明了科技计划以及科技计划项目虽然层次不同,涵盖范围和目标有所不同,但都同样具备 目标确定性、独特性、一次性等项目属性。既然同是项目,就可以同样采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问题探讨   近年来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科技计划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但是以项目管理的思路看,我国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从观念到措施都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没有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制度   任何机构都有常规性工作和一次性工作。项目类工作是一次性工作,要经历从创意开始到结果完成的一个过程,称为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等不同阶段。 生命周期的概念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按照生命周期建立项目管理流程制度和程序,保证了项目管理完整有序进行;其二通过科学完整的项目逻辑设计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提出详细的内容,并做出具体化、量化的设计,使项目实施和管理人员能够检查和评估每个阶段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保证了项目执行和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与目标的拟合性。   对于课题层的项目,现行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没有按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明确划分阶段性,在管理上也没有遵循该规律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制度规定,在项目设计上缺乏针对各个阶段的刚性的检查评价尺度。按项目一般规律,在不同阶段,项目投入曲线如图3.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人、财、物投入最大,历时最长的阶段。而目前的管理恰恰忽略了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放在项目前期管理,把项目管理狭义的理解为评审、立项,一旦项目列入计划,即大功告成,忽略对项目的全周期、系统性管理,立项后的管理投入大大减少,形成重立项、轻管理、虎头蛇尾的弊病。   对于计划层的项目管理,没有遵照项目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多数科技计划出台之后,都没有制定明确的完成时间表,即何时达到计划目标,何时结束。这样导致的管理问题是:科技计划 只生不死,越来越多,不得不实行捆绑管理 .在这里必须解决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即一项科技管理工作究竟是常规类的工作还是项目类的工作?前文已经分析了科技计划是项目类的工作,既然如此,不按生命周期属性管理,就使科技计划变成没有终结目标和阶段目标约束的常规性工作,最终目标总是处于弹性化状态,就很难对其阶段性任务目标实施控制和管理。   2、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和干系人错位   项目干系人是指项目参与人和其利益受到该项目影响(受益或受损)的个人和组织。每个项目都是一个特定人群的活动,不同的项目,有不相同的参与人,在每个项目中不同的干系人都是具有不同利益取向的个体,他们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差甚远,甚至是互相冲突的。理顺项目干系人关系,才能在项目执行中形成互相制约,良性互动的关系。   现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攻关计划主要依托各行政部门管理,863和973计划主要依托专家管理。而在实际执行当中,不管哪种模式,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一组专职管理人员从事项目管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从事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是对谁负责,代表哪一方的利益。在中国现实国情下,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交织在一起,项目委托方和项目承担方的项目管理机构交织在一起,部门利益、院所利益交织在一起,由于缺乏项目干系人概念,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中,许多项目管理实体混淆了位置,裁判员当了运动员,或是运动员当了裁判员,导致了责任和义务的混淆,增加了项目协调的复杂性,加大了项目管理成本,降低了项目管理效率。   3、缺乏训练有素的职业项目经理人   所有的项目管理要求,必须落实到人才能真正实现,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论是项目委托方还是承担方,都要产生大量人财物的调配和协调,每个方面(也即项目干系人)都要有自己的管理人员,在自己明确的责任范围内,管理协调好项目的有关活动。   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出台不少 办法和规定,如果没有一批训练有素的项目管理人员队伍去把握,去执行,一些制度要求就成为纸上谈兵。项目管理本身是一门专业,世界银行的项目经理至少有硕士学位,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培训,增加实践的技能和技巧。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缺少这样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现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没有经过项目管理专业训练,不掌握项目管理相应的知识和技术,不懂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准则。此外,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授权不清。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多依托行政机构,以行政的管理模式代替了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没有指定任务和责任明确的专职项目经理,管理主体动态化,使得各项管理要求和任务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地执行和监督。   4、采购管理欠规范   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和技术方法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项目执行中需要通过购买从外部获得各类资源的管理过程。采购的内容有设备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资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采购规划,采购的准备,合同管理,合同收尾。所用的技术方法有采购需求分析,合同类型选择,选择供方,加权选择体系,独立估算,合同谈判,合同变更控制系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实施,政府采购工作日益走向法制化道路,科技开发计划项目的申报,相关科技发展的研究项目,都属于政府采购范畴。九五之后,在科技项目管理中也陆续颁布了《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开招投标方法,体现了科技管理的机制创新。但是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仍有欠缺和不规范之处,如:项目申报和招投标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发布渠道少,发布时间短,实际操作性差;申报/投标渠道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主,没有对非国有机构全面开放。信息获取不对称,缺乏充分竞争的采购制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   十五以来,科技部注重了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科技发展思路,如12个重大科技专项、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中介机构建设、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如这些工作能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更为严谨更科学的设计和组织管理,将会减少漏洞,提高效率,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国际上在各类项目实施中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已成潮流。国内最早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1984年在国内首先采用国际招标,推行项目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此后,项目管理在水利、建筑、化工等领域大量应用。近年来项目管理在国内已经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教育部211工程建设、2008年奥运会筹备组织工作,北京市政府的实事工程,都开始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从市场机制发展的趋势看,项目管理走向职业化是必然的方向。   与其他一些行业的应用进展情况相比,目前在科技计划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情况还不尽人意,尽管科技计划项目的探索性特点使其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项目,但它也有确定目标,通过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一丝不苟的管理,只能更有效地贴近目标,实现目标,提高项目成功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科研开发领域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它的成功证明科研开发项目运用 项目管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随着科技发展规划日近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也成为日近紧迫的任务,根据国内外经验,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但由于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技术,引入项目管理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可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改善的办法,推进项目管理方法的实施:   一是把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作为一项要求,列入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给予正式名分,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奠定基础;   二是在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提出职业项目管理人概念和要求,并对现有项目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项目经理人队伍后,再逐步建立认证、选拔、聘用、评估等制度。随着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分工的细化,必将促进相应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   三是在一些易于操作的节点,先局部采用一些项目管理技术方法,比如目前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国际常用的逻辑设计表是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方法,使用这一方法,保证项目设计的全局性、逻辑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在科技计划中引入充分竞争的采购制度,扩大准入门栏,逐步规范化,使更广泛的科技机构(包括民办、个体私营机构等)参与科技计划申报与投标,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的活力和效率效益;   五是建立协调、共享、公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使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和管理进程能在一个共享平台查询,实现总体平衡的管理控制。   以上措施仅仅是一些初步思路,每个措施的实现,都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步步深入,层层细化,逻辑协调,才能最终成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注:   1.文中凡以引号标注的项目管理均代表由近代项目管理学科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2.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863计划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基础隆研究重大项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973计划、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大学科技园、西部开发重大专项、奥运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星火富民工程、科技强县专项行动等等。   3.本文中凡以引号标注的项目指符合上述特征的项目。   4.十五科技计划形成3+2模式,3为863计划、攻关计划、973计划三个主题计划 2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计划、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