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9|回复: 0

2018景观生态学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1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观生态学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常被应用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农村景观生态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历史遗产的景观生态规划中。7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获得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
  一、景观生态学
  1、观生态学的提出和发展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1937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Call.Trol1)在航空象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的概念,试图通过对航空象片的判读,把景观学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进入70年代由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学与景观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生态领域当中的生态系统思想和生态动态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在景观规划、景观评估和景观变化方案预测等探讨和研究当中,景观生态学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如今,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学科,该学科当中的内容是互相交叉的,来自于很多学科,不仅包括生物圈的内容,还包括人类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关系内容。
  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等级结构理论、时空尺度、异质性与景观格局、渗透理论、复合种群和源-模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自组织理论与景观再生产以及干扰与景观稳定性等。
  许多景观生态研究者,都曾就景观生态学的一般理论(表1)提出过建议。其中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景观尺度、稳定性与变;景观多样性以及保护;景观规划设计、管理等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内容。
  3、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应用于景观的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包括资源管理和国土规划、土地利用问题及自然保护区规划等。在此我们着重讲一下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基质-斑块-廊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模式。
  二、景观生态学在西溪湿地中的应用
  1、湿地资源概况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态系统由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上述生命形成有关的非生命的水、光、热、无机盐等组成,被誉为地球之肾。
  2、杭州西溪湿地相关地理资料
  杭州西溪湿地在杭州城的西面,与杭州西湖流域只间隔着一个丘林带。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建设的发展,杭州西西溪湿地范围为:东至紫金港路绿化带,南至老和山麓,西接绕城公路绿化带,北至余杭塘河,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块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76.96平方公里,与历史记载的西溪位置及范围基本吻合(图2)。其核心区域是占地10000多亩(6.7平方公里)的沼泽地,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少有的一块大面积城市湿地。
  3、西溪湿地公园近年来的景观格局演变
  3、1 总体景观结构:
  在西溪湿地公园景观结构当中,板块是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板块的数量多少和面积大小是决定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近十年来,西溪湿地的板块数量逐渐增多,板块面积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建设用地面积,其增加的最多,农业用地面积的增加量次之,农业用地主要包括田地、池塘等,但原始湖泊和各类河流面积却逐渐减小。
  3、2 景观格局多样化特点:
  西溪湿地公园的景观是具有多样化特点的,不同类别的景观组成数量和面积分配比例是比较均衡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993年的1.7854上升到2001年的1.8438和2003年2.2096,表明湿地景观整体结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得均衡. 湿地面积的迅速减少和城建用地的大量增加,导致了2001和2003年景观组分的均匀度上升.
  4、西溪湿地公园规划策略
  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而发展成为的一种景观状态,这种景观状态对不同种类种植物和动物种群进行了平衡和调整,在保护湿地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处完善生态景观系统的辅助设施,实现了景观保护、和景观文化的有效结合,突出了生态教育功能和系统的自然性和生态学特点。是一个一体化的生态型公园。
  2005年2月2日一第九个世界湿地日,杭州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首期对外开放面积为3.46km2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km2,占一期工程面积49.4%;生态恢复区1.54km2,占44.6%;历史遗存保护区0.074km2,占2.1%;服务设施区0.136km2,占3.9%。这些为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提供了全新的生态旅游地(图3)
  西溪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既包括城市湿地还包括文化湿地的国家级别的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公园主要遵循生态第一、减少干预、加大修补、突出文化内涵、以人才为核心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采取清除河道淤泥、植树造林、修补房屋等有效措施,使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得到了初步的保护和恢复。
  5、湿地公园对湿地环境保护的影响:
  5、1、正面影响
  生态:提高建设生态化、加大建设工程保护力度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主要建设原则。在这个建设原则指导下,西溪湿地的各个板块之间的连接性能被大大提高。在湿地公园最初建设时期,根绝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在建设湿地周围居住的2073家居民进行了搬离,避免了湿地污染,西溪湿地的水质逐渐恢复起来。湿地公园中对小部分河岸进行了生态改造,其余完全尊重湿地原有形态,减少人工干预,使湿地原有植被在堤岸上繁殖,堤岸与水系统之间畅通无阻水质改善使得鱼虫数目和种类均有增加,由此又引来大量鸟类栖息。
  景观:西溪湿地的美浓缩到四个字可以形容:野、冷、静、幽。规划清除了湿地上散乱的农民自建的房屋,使得杂乱的景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当地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5、2、负面影响
  湿地公园对湿地保护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负荷上。超过生态合理日容量的游客必然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鸟类,昆虫等湿地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相对隔绝的环境,过多人为干扰不利于它们在湿地上安家落户;虽然旅游产业属于绿色产业的一部分,但在旅游产业发展当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垃圾也会对景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到湿地公园当中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公园传统的韵味恐怕也无法保存,长期下来,西溪湿地的美学优势也注定无法发挥。
  三、结束语
  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景观结构紧凑性和功能强大化,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生态景观系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生态景观系统,突出景观生态特征,把生态景观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当作最重要的任务。在西溪湿地公园建设开发中,完全按照景观生态学,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使整个景观结构布局处于自然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