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0|回复: 0

2018闸站结合在防洪站与泵站结合的方案与优劣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09: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我国的水利设施的不断健全,我国在防洪闸上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闸站结合在泵站设计的应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在闸站结合的运用上也日益广泛。所以完善闸站结合的防洪系统,控制好泵站的输出量是闸站结合的关键所在。
  一、闸站结合在泵站设计中的应用
  1 在进行闸站结合的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排涝流量,因为闸站的结合也是针对其排涝的量来进行局部设计的,如果排涝参数不精确,那么闸站结合的防洪闸工程也很难起到绝对防洪的作用。
  2 要确定好泵站的施工规模,因为泵站的规模是制约闸站结合的重要因素。而其流量的确定也是泵站与闸站结合的一种方式。因此控制好泵站的数量以及规模是进行闸站结合的关键。在进行排涝泵站的设计中,首要要确定闸门的大小,因为闸门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内水。减缓洪水的冲力,进行分层次的排泄,如果泵站的设计超过其自身的承受力,那么就很难起到防洪的作用。
  3 在进行排涝流量的确定中,通常可以用以下公式来确定。Q=q¢F来进行其流量的确定。公式中Q为雨水量;¢为径流系数;F为汇水面积。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公式来进行排涝量的确定,从而进行合理的闸站结合设计。
  二、闸站结合在防洪站与泵站结合的方案
  1 在进行闸站结合的建设中,通常可以选择防洪站与泵站分建的方式来进行建筑。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闸站结合的案例中,以其中心为分界点。左侧68m的混凝土来进行加固和建筑,右侧用74m的防洪墙来建筑。其防洪闸为6m左右。
  这样将防洪闸与泵站分建在两处,那么在洪水来临时,先将防洪闸的闸门进行关闭,降低局部水流的速度,然后经过疏导通过泵站将水流引向防洪墙外侧。
  其具体设计结构体系为:防洪闸的孔数可以设计为1孔,其材质结构应当选用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孔口的宽度一般为12m,高为15m.其墩顶的高度通常可设计为9.02m.在防洪闸的上端应当建立起闭机房。其下游应当设计消力池,来缓冲水流过急的洪水。其消力池的长、宽、高、通常为20m、12m、1m.在防洪闸的后方,可以留出适宜的空间以便进行水泵的检修、保养以及配电工作。该空间通常长32.5m、宽9.5m为宜。在泵站的动力系统中,要安装3台1000ZLB-7型水泵来进行动力输出。因为泵站与防洪闸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应当建设压力水箱。来进行水利续接。其长度通常为80m.其出口应当建设在防洪闸下方的右边。
  2 在进行闸站结合的建设中,也可以进行防洪站与泵站的合建。其材质结构依然是选择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
  左侧的防洪墙通常为64m,右侧通常为53m.防洪门的宽度通常为6m.在进行防洪闸的设计中其孔数为3孔。在合建过程中其检修房的面积要稍微增加,通常长宽分别为40m、15m,高度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确定,其动力输出依然是采用3台1000ZLB-7轴流水泵。吸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应当建设压力水箱提高水泵的输出率。其他参数与分建参数基本相同3 两个方案的对比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由表1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方案2的成本输出率较低,但是在管理维系以及施工难度上都较大。所以闸站结合在防洪站的施工中应当做出综合性的考虑。
  三、闸站结合在工程中的优劣分析
  1 在闸站结合的工程应用中,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闸站与泵站的合建。在位置上泵站位于闸站的上方,这样两者之间的结构就有一个良好的紧凑性。从而省去了泵站进水以及出水的水力池的建设,提高了防洪效率。也减少了土地占有率,为工程的投资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闸站结合的方案在经济效益上有着良好的体现。
  2 在进行闸站结合的过程中,其闸室面积必然要有所扩大,尤其是相比于闸站分建而言,其效果十分明显。闸站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闸室的竖向作用力。对整个工程体系的结构有着较好的稳定效果。对于地基的承载能力也能极大程度的提高。
  3 闸站结合也会有一定的缺陷。在进行闸站结合以后,其大部分的设备都会浸泡在水中。这样就会出现设备腐蚀以及杂物进入等问题,极大程度的增加了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难度。这也是在闸站结合的建设时应当尽量预防的一个问题。
  4 闸站结合以后不容易进行常规物的构造,在整体结构上有了较为复杂的工艺,所以其周期的维护难度也会提高,也容易导致控水泵出现局部性的漩涡和气流,这些都是闸站结合需要注意的。
  结语
  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越来越快的今天,闸站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防洪方式,作为新一代的水利建设人员,我们应当用统筹兼顾的眼光来进行科学的建设和应用。让我国的水利工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炜.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6-1.
  [2] 陈祺.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拦河闸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