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物理|光学|声学|热学|力学
›
2018创设多彩物理情境 激活课堂生命活力
返回列表
查看:
826
|
回复:
0
2018创设多彩物理情境 激活课堂生命活力
[复制链接]
5464193
546419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22 2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开放式动态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兴趣;个性化教育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设置处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难,构成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活、社会、科学、技术、物理实验……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情境素材,它们是物理教学的情境来源。
如何创设学生熟悉又乐于探究物理知识的物理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实施新课程所要面临的课题。尤其是在高考背景下实施的物理课堂教学。
下面是笔者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创设物理情境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精选生活素材,诱发探究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应善于利用有用的学生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事例,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感性化。也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近,物理学是如此的有用,从而激发其探求物理奥秘,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讲授“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时,问大家在雨天骑车上学的感受,大家就会七嘴八舌地叙说各自的感受,这时会有疑问:只要骑车,好像无论刮什么风,雨都是从前面打来,而且是骑得越快,雨打在脸上就越疼。这时教师就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以疏导,因为雨在竖直方向有速度,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骑车的人有逆着行驶的方向的速度,这样对人而言雨就好像从斜着迎面方向而来的,并且骑速越快,其倾斜度越大。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从理论上得到答案。从而达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二、优化组织形式,营造合作情境
新课程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从他人那里学到知识、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为此,笔者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摸底,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将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编成一组,组成能力互补的探究学习小组,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小组的探究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全组成员的合作,让他们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也为全班各个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条件。
例如:在探究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要一个小集体内部几个人的协调配合才行,笔者把全班分成了10个小组,每组5人,实验中测力、记角度、记录数据、作图、分析分工协作,5个同学在愉快的合作下完成了实验,并经过全组、全班同学的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他们在协作中得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友情。
三、巧用现代媒体,重现直观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直观地将普通物理实验所不能实现的或不容易实现的物质世界、物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讲述机械波这一章时,尤其是机械波的形成这一节,用传统的方法要使学生很快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里有质点的运动,还有机械波的运动。于是笔者就做了一个Flash动画的课件,并配有讲解。不仅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使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刻,声形结合,记忆长远,效果明显。
又如: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开普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等等,均可用多媒体实现仿真过程,变短暂为延缓,变宏观为微观,变模糊为清晰。运用多媒体技术,依托学生的直觉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探究途径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引导自主探究,体现活动情境
“引导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实践、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取知识,是以物理课程的知识教学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体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不是把一切都教给学生,也需要师生双边活动,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真正体现双主体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加速度与物体的受力及物体的质量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
问题情景1:先在试验台上放上钩码盒、小车、长木板,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得到加速度与力及质量的关系。
——探究小组中思维能力强有准备的同学可能会给出答案。
问题情景2:如何设计实验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一试身手。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