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0|回复: 0

2018小议学生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2 2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特点之一是理论的建立依赖于观察和实验;特点之二是概念与规律较之别的学科更为抽象,灵活多变,范围宽广。这些特点加上升学率的压力,使中学师生感到物理难教难学。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要教好和学好物理,必须有一个适应教学要求的物理环境
  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主体和知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动作于客体(环境)而实现的。主体自然是人,就学生学习知识而言,是指学生;客体有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两大类。就学习物理而言,自然是物理世界。一切经验都发源于动作。观察、分类、量度、假说、推论等实际上都是动作;逻辑思维本质上也是一种动作。物理学家基本上是通过动作去实现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发现和认识它的规律。学生学习物理,也基本上是通过类似过程,学到知识。因此,在中学,要教好和学好物理,必须有一个适应教学要求的物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量度、分类等各种动作去接触所学知识对象的客体,取得直接物理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便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物理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二、教学的焦点应放在学生身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认知发展过程中,主体对环境往往是或适应,或不适应。适应是指主体改变客体,使之与自身已有思维形式相一致而达到认识上的平衡。人们在说懂得了或想通了的时候,便是适应的反映。这种主体对环境的适应形式,叫做同化。当已有思维形式不能同化客体时,平衡被破坏了,因而陷入认识上的不理解或想不通,这就是不适应。但这种情况下,经过主体的自我调节,可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同化客体,这样有趋于平衡,达到新的适应。这种主体对环境的适应形式,叫做顺应。认知便是以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在对立的适应和不适应或平衡和不平衡的相互转化中不断发展。而自我调节是相互转化中的关键。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面对知识对象的物理世界,学生始终是主体。学生的自我调节作用,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学生与物理的相互作用中,学生应该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成为教学的焦点。没有学生的主动,即使学习的环境再好,也不能收到相互作用的应有效果。教师越主动,学生便越容易处于被动状态的听、注视、等候布置作业和跟随教师活动。教师的主动性要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上。学生的主动性越高,表明教师的主动性也越高。
  三、要把物理教学引向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作为知识对象的客体,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有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有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作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可能,都应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也应当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周围的物理现象、物理事物和物理过程,进行观察和量度,并且随时随地把所得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资料积累多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而且可以掌握一些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的转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物理实验。
  (1)学生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创造的一个用以探讨物理问题的最适宜的物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受到全面的物理基础训练,取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和发展科学思维。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学会怎样控制实验条件,减少次要因素,怎样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怎样反复实验,取得科学的结果。
  (2)实验是一个综合过程,它是观察、分类、量度、交流、推论等过程的全部或部分的综合。观察是一个感知过程,它是通过看、听、触、尝、嗅而直接感知客体的,是主体和客体的最直接相互作用。观察能力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通的能力。量度是使用一定的工具,从量的规定性上去识别客体的一种动作。量度能力是探索物理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实验就是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这是最基本的一种量度。如果掌握好这种量度,对于今后要使用到的所有带刻度的仪器的量度,如天平、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的正确使用,都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分类是在观察的复杂客体中,按一定特征予以归类的一种智力活动。交流是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用语言、文字、图形、图表等方式传达给别人的过程。推论是一种逻辑操作,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化于思维过程中进行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复杂事物进行分类,把学习结果与别人交流,根据已知定理进行推论,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加强学生物理实验,学生自己的活动多了,自然会增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既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又可不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使教师减少自己的讲解,而增加对学生活动的指导。
  (3)学生物理实验是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做的。在实验中,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和启发,但不能代替学生动手。因此,教学的焦点便自然会转移到学生方面。学生自己动手了,就会对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理解得更具体,操作得更准确,更能得到使自己满意的预期结果。这样实验的次数越多,就能使学生对学习物理越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越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主动性的提高,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能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学生物理实验可以有多种类型。有验证性的,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得出结论,可以对所学的知识,无论是概念的形成、定律的导出或理论的建立,都可以加深理解,并了解取得这些知识的过程。有训练性的,如天平的调节、组装电动机等。有测定性的,通过亲自动手测定一些物理常数,通过测定,计算出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并记住这个值的大小。还有探索性的,对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自己探索,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就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和发现这些知识。
  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学生物理实验的老师,他所教班级的学生能学得活,记得牢,学习成绩远远超出同年级其他班级学生之上。这都充分说明了学生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