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文学|史学|外语|教育
›
2018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
返回列表
查看:
843
|
回复:
0
2018古代的秘书及秘书机构
[复制链接]
7265155
7265155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22 1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代秘书的官职
贞人这一称呼出现于甲骨文里,是指首领身边参谋议事、制作公文的人,与今天的文书人员有些相似。内史也称右史,西周设的秘书官,也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主要是记录大事,掌管著作简册。太史是春秋时的秘书人员,掌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也兼管图书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博士,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原指博学通达之士,用来称呼学者。战国后期齐、魏、秦等国先后设博士官,从此博士成了官职名。秦统一中国后,置博士掌古今史事,保管书籍,应对皇帝的咨询,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秘书之职,随王活动,专掌记事。
中国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均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大小官员转呈皇帝的奏折,宣布皇帝的诏书等。尚书的设置在秦朝时就已经有了,《宋书百官上》说: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又说: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所谓的发书,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启发文书,即臣下进呈的奏章,皆由尚书开启审读,向皇帝报告;一说是发布诏制,即皇帝下达的命令文告,都经尚书抄写登记,然后颁发。不管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尚书是皇帝身边亲近的司秘书之职的官员,或者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代写论文 http://
秘书丞为秘书省中的秘书长。魏时设立,隋唐时协助秘书监及秘书少监管理秘书省具体事宜。秘书郎为魏晋始设,属秘书省,或称秘书郎中,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宜。秘书令是三国时曹操设置的秘书人员。东汉末年,曹操封魏王,在自己封国内置秘书令,以区别于朝廷的尚书令。秘书令掌管章奏上书,也兼管图书秘记之事。
长史在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里的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汉武帝强化君主集权,侵夺二府的权力,尚书的职权大大扩张,越来越多的相权转移到尚书的手中。见于两汉史书最早的一例是霍光领尚书事,武帝去世后,霍光主持朝政,领尚书事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此后,辅政大臣凡有权处理机密政务者,常常兼有此头衔。这就发展成为领尚书事制度。领,即治理之意。领尚书事之外,又有平尚书事。平即评议、权衡之意,地位在领尚书事之下,对尚书事务具有参议、评议权。西汉的领尚书事,除霍光作为特例外,基本上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学士在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掌管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机密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唐玄宗时由文学侍从官选任,北宋始设专职。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自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辅臣就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辅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得平章国事,即只参预机务,不得侵犯皇权;二是必须听命和顺从皇帝,办事要得力、敏捷、保密。所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自己更好地处理政务,曾置四辅官。以后,他又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执掌草拟诏谕,并备皇帝顾问,但不得平章国事。到了明成祖时,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员进大内文渊阁值班,并参预机务,帮助皇帝处理大臣的题奏文书。
古代的秘书机构 论文网 http://
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产生于商朝末年,称太史寮。其职掌为拟写册命、组织祭祀典礼等事务,它仅为秘书机构雏型。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主管册命、制禄、祭祀、时令、图籍等,既是文职官员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员的首领,其地位仅次于卿事寮。西周初年,政务日繁,太史寮被扩展,有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不同等级不同职责的秘书官员,主要负责拟制、处理文书,保管档案。
东汉末年,曾设秘书监,掌图书档案。曹操受封魏王,在王府设秘书监,改用文学通识之士任秘书令,增加了典尚书奏事的职责,负责起草机要命令,已掌管了部分秘书职责。曹丕代汉建魏,遂改秘书监为中书,另置秘书监,仍专掌图书秘记。也就是说,此时的中书,始将皇帝机要秘书的职责独立出来。
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大概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所藏的图书秘籍大都只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木片,而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被代称为秘阁。
内阁的设立,是丞相制度废除的必然产物。因为中书省及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不可无辅臣,明太祖虽然又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不过,他仍事必躬亲,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务。到明成祖时,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度正式确立。至明宣宗时,阁臣又获得票拟权。此后,内阁权力不断扩大,有些首辅甚至权压六部,俨然是个宰相。关于内阁的性质,历来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内阁是皇帝的辅政机构;另有一种意见认为,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内阁是兼具秘书型、顾问型和学术型等职能特点的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一般历史书认为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即秘书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http://
明清时期,在所有的进士中,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的惯例。
军机处始设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与准葛尔部作战,军报往返频繁,而内阁又距内廷过远,且办事效率不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军需房是军机处的最早叫法,以后又改为军机房、军机处。
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雍正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亲贵中指定充任。还有军机章京,由内阁、翰林院、六部、理藩院等衙门官员中选充。所有这些人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在原衙门进行。军机处没有正式衙署,只有值班房,在隆宗门内,靠近雍正帝寝宫养心殿,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军机大臣对皇帝负责,他的下属军机章京系其他部门的官员兼任,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结成同党。军机处不过是皇帝的秘书班子。
拟缮谕旨是军机处的主要工作。雍正帝每天召见军机大臣,有时一天召见数次,召见时,雍正帝指示各项事件应如何办理,有时向军机大臣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作出裁决。军机大臣面聆皇帝旨意,草拟文书。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
在清代,皇帝的诏令有数种。雍正以后,由内阁传抄发送的诏令,叫做明发上谕;由军机处撰拟、抄写、密封发出的诏令,叫做寄信上谕。寄信上谕因是由朝廷直接寄出,故又称廷寄。所寄对象为高级官员,用军机大臣字寄的形式寄送;其余则用军机大臣传谕的形式寄送。字寄、传谕封函的表面都注明某处某官开拆,封口处盖有军机处印信,保密程度非常高。很显然,军机处承办的寄信上谕最重要,内阁所办理的明发上谕只是一般性事务文书。
归军机处办的事情,不问大小,悉以本日完结,绝不积压。这样的办事作风,效率自然较高。寄信方法也是快捷的。军机处根据函件内容,决定递送速度,写于函面,凡标马上飞递字样的,日行三百里。紧急事.另写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的。这就和内阁发出的明发上谕不同了。内阁的明发上谕,或由六科抄发,或由有关部门行文,多一个衙门周转就费时日,保密也不容易,往往被地方官员探到消息,雇人先行投递,在正式公文到来之前,他们已悉内情,作了准备,加以应付。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