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回复: 0

2018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时髦"误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9 22: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的大力实施,特别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起来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帮助了教师的教学,弥补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误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当作万能钥匙,盲目使用,产生了很多误区。
误区一:盲目的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的“情境”当作数学教学的亮点。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能进步学生的爱好,还会刺激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动性。但有些教师却把其看成是一种“时髦”,为了“包装”自己,不论教学内容需要与否,一律采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然而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受。下面就这个例子谈谈观点:
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动物园场景图,然后师生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动物园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熟悉他们吗?”(课件演示。)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池塘里冒出一个“正方形”、小屋子里跑出一个三角形、树荫路上跳出一个圆形……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动物园里跑出来呢?是否有些分歧常理?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多媒体情境除了外表华丽、吸引无意留意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爱好、引导学生的题目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
实在创设情境不一定非要用多媒体的形式,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有位教师采用了这样的开头:
师:用以下成语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 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 十拿九稳(9/10)
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考,努力抢答。这位教师以有趣的猜谜引进,增添了教学情趣,拓宽了学生视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样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可见情境的创设并非都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符合教学内容的环境要求、激发学生爱好、对教学有用的情境都是好的情境。如:讲故事、猜谜语、听音乐,简单的几句话,甚至几个无声的体态语,都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的、***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好,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误区二:过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而成的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完成。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参与学校教育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多数教师在公然课上都用上了多媒体课件因而就有学生必须随着教师课前设计的多媒体的思路走,稍有“越轨”都不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也就荡然无存了。
我们有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软件是按书本上提供的三种求周长的方法顺次设计的,但在课堂上,学生先说了第二种求周长的方法,结果是教师另请学生说出第一种,在按课件思路继续展开教学的。实在教师对教学环节作出精心预设时,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的认知出发点,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预设。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个性的、不确定的动态天生的过程,所以不可能尽对的按照教师预先设想的那样发展。当然假如他的课件设计的是交互式结构,可以随机选择任一种方法先教,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限于多数学校这方面教师素质普遍不高,这种令人尴尬的境况也就屡见不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