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5|回复: 0

2018癌抗原125联合癌抗原199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作用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生命与健康安全[1]。癌抗原125是由卵巢或宫颈上皮、胎儿及成人支气管上皮分泌的,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及其它妇科肿瘤鉴别诊断糖蛋白[2-3],研究已较为成熟。癌抗原199在妇科肿瘤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也已显现出重要检测价值[4],但对于诊断宫颈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别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癌抗原199、癌抗原125、癌抗原199+癌抗原125水平,探讨肿瘤标记物癌抗原199联合癌抗原125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宫颈癌住院治疗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宫颈癌组),年龄32~71岁,平均(49.315.2)岁;据国际妇产科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标准:宫颈癌Ⅰ期+Ⅱ期19例,Ⅲ期+Ⅳ期21例。另收集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年龄34~65岁,平均(50.516.7)岁。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宫颈癌患者入院后均于治疗前非月经期采集静脉血5 ml,不抗凝,离心,分离得到血清,保存于-20 ℃冰箱中。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设备:1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生产);检测所用仪器与反应杯均由罗氏公司配套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阳性诊断标准:血清癌抗原12535 U/ml,癌抗原19935 U/ml。
  1.3 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整理,SPSS 17.0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检测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23.031、18.243,均P0.05)。宫颈癌Ⅲ期+Ⅳ期、Ⅰ期+Ⅱ期患者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检测值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从对照组、宫颈癌Ⅰ期+Ⅱ组到宫颈癌Ⅲ期+Ⅳ期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两者呈正相关(r=0.7658,P0.05),详见表1。
  2.2 癌抗原125、癌抗原199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寻找特异性高的指标较难,单一标志物检测效率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多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灵敏度,降低漏诊、误诊率[5]。癌抗原125是由卵巢及宫颈上皮、胎儿及成人支气管上皮分泌的,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及其它妇科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糖蛋白,分子量200 kDa,血清内正常值35 U/ml[6]。郎景和[7]报道血清癌抗原125对卵巢非黏液性上皮癌诊断灵敏度达80%以上,在宫颈癌中也有表达。研究报道,宫颈癌复发或病情加重后,血清癌抗原125升高[8]。癌抗原199是一种由消化道肿瘤细胞分泌的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Ⅱ[9],为一种类黏蛋白的糖蛋白成分,血清正常值35 U/ ml[10]。癌抗原199在上皮性卵巢癌,特别是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与癌抗原125表达范围互补。但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尚未有文献报道。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宫颈癌Ⅲ期+Ⅳ期、Ⅰ期+Ⅱ期患者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检测值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癌抗原199与癌抗原125一样,也能用于宫颈癌的诊断。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从对照组、宫颈癌Ⅰ期+Ⅱ组到宫颈癌Ⅲ期+Ⅳ期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表明癌抗原125、癌抗原199与宫颈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癌抗原125、癌抗原199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表明两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与癌抗原125在宫颈癌的辅助诊断中均具有较好应用价值,也可作为宫颈癌临床分期的辅助指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尚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后续研究将与血清肿瘤因子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血清蛋白类标记物铁蛋白等宫颈癌肿瘤标记物作对比分析,以期能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刘萍,郭海荣.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的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144-1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