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9|回复: 0

2018郑州地区青少年抑郁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青少年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郑州地区明确诊断为抑郁的青少年80例作为抑郁组, 另选没有抑郁的青少年8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一般资料, 分析患者抑郁情况、父母情况及患者抑郁影响因素。结果 对青少年抑郁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应激性生活事件、单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等,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引起青少年抑郁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应激性事件、单亲、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 应进行针对性预防, 促进青少年家庭正确教育方式及父母心理健康, 提高青少年受教育水平, 减少应激性生活刺激, 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现状;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220  现今由于生活压力逐渐增大, 学习压力不断上升, 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青少年可因为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严重心境低落, 闷闷不乐, 当患者出现妄想、幻觉时表明症状较重, 治疗困难, 易产生自杀倾向, 严重影响社会及家庭生活秩序及安全[1]。为防止抑郁在青少年中发展, 应调查引起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 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在降低青少年抑郁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次研究中, 分析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因素, 了解郑州地区青少年现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长期在郑州地区居住的80例患有抑郁的青少年患者作为抑郁组, 由2名副高以上专家根据诊断标准共同明确诊断, 并获得一致同意, 排除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抑郁;其中男26例, 女54例, 年龄14~18岁, 平均年龄(15.60.9)岁。选择没有抑郁的青少年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5例, 女55例, 年龄12~17岁, 平均年龄(16.0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调查两组观察对象及其家庭成员一般资料, 调查均由专业心理医生开展, 依据的调查问卷及工具由以下组成: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MMPI);③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④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上量表为评判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的标准, 根据量表绘制表格, 制定对比项目。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比较 对青少年抑郁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应激性生活事件、单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等,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引起青少年抑郁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应激性事件、单亲、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见表2。  3 讨论  青少年不仅在生理上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且在心理上处于发育高峰期, 在这个时间段处于心理敏感而脆弱时期, 此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 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是青少年焦虑及抑郁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2, 3]。青少年时期的外在因素也较复杂, 不断变化的社会因素, 接触人员增多且逐渐复杂化, 不断冲击青少年心理, 不断变化的因素导致心理承受力降低并走向抑郁[4]。应激性事件发生在此时期对青少年的心理打击较大, 可能由于一次突发事件而一蹶不振, 加大心理负担, 促进抑郁发生, 在基础病变上可能发生因抑郁而自杀现象[5]。父母对青少年关心少, 较少与青少年交流, 对青少年要求多以拒绝为主, 不能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 甚至增加青少年问题, 母亲过分干涉, 对青少年保护过度, 长期压制、控制青少年, 不仅限制青少年全方面发展且可导致逆反心理[6]。如果青少年教育程度较低, 对父母理解能力不够, 独生子女交流缺乏, 情绪波动大, 最终导致抑郁的发生, 因此青少年及父母的教育程度均可提高青少年抑郁的高发[7]。经多名学者研究发现,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明显多于正常家庭, 单亲家庭青少年相应承受的压力及负担高, 心理压力大, 平时思考较成熟, 心理压力不能得到缓解后影响患者情绪, 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绪压抑、忧伤、沮丧等, 对外物不能提起兴趣, 发展为无望、无助, 自我感觉罪过等情绪浮现, 此类青少年更容易发生抑郁, 甚至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家庭、社会安全[8]。由于女性心理细腻、承受能力较男性低, 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女性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对女性青少年的抗抑郁教育更有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 旨在探讨郑州地区影响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相关因素, 调查结果发现此地区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上升趋势大,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 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的发现性别、应激性生活事件、单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等均影响青少年抑郁发生率。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青少年抑郁发生率逐渐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应激性事件、单亲、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 以上数据对青少年抑郁的控制具有显著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