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2018腧穴拔罐治疗小儿哮咳(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咳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哮咳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哮咳饮口服治疗, 治疗组在口服哮咳饮基础上给予腧穴拔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0%,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腧穴拔罐是治疗小儿哮咳的新方法, 能快速缓解症状, 缩短疗程, 且安全、有效, 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腧穴拔罐;哮咳;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疗效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204  哮咳为全国著名老中医王烈[1]教授命名的病症, 西医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 但临床无明显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及肺部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 很容易被误诊、漏诊, 咳嗽病程长, 用药时间久, 给患儿的生活及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2]。作者在运用解痉降逆, 固本止咳中药方剂(验方哮咳饮)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腧穴拔罐疗法, 治疗30例小儿哮咳(发作期)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8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儿科就诊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均中医辨证为哮咳(发作期),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2.5~10.0岁;病程1.2~6.0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8~11.0岁, 病程1.4~5.5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儿科学》;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进行诊断。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给予王烈教授经验方哮咳饮(苏子、地龙、前胡、杏仁、桃仁、冬瓜子、莱菔子、芦根、白屈菜、贝母、射干、挂金灯 )口服。根据患儿不同年龄, 选取相应的剂量。  1. 3.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加用腧穴拔罐疗法, 选取穴位:定喘、肺腧、膈腧。每隔2 d操作1次, 3次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1~2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疗效。治愈:治疗1 周内咳嗽症状基本消失。 好转:治疗1周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1周内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咳嗽症状较治疗前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6.59, P0.05)。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 1 中医学对小儿哮咳的命名 王烈教授将小儿临床上咳嗽病程长, 易出现反复的慢性咳嗽病症命名为哮咳, 与西医临床中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对应。关于该病的命名, 首见于1984年王烈教授所著《婴童哮论》一书, 王教授认为此种慢性咳嗽病症, 在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上与哮喘相似, 但在临床症状上又不同于哮喘, 无哮鸣、气促, 而是只咳、不喘、无哮, 反复发作为主, 且以哮论治有效, 久咳不愈成哮。王烈教授的哮咳命名及以哮论治乃国内儿科首创。现代医学关于本病的认识晚于哮咳, 在1992年将此种咳嗽命名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哮喘协作组在2008年上海召开的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哮咳的病名, 并确定其归属哮喘范畴。  3. 2 中医学对小儿哮咳病因、病机的认识 王教授认为哮咳虽无哮鸣之状, 但病因与哮喘相似, 临床中用治哮喘的方法对此种咳嗽进行试验性治疗, 效果显著, 可知其与哮喘相关, 故首倡哮咳病名。王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肺, 与脾之运化, 肾之气化功能有关。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肺脾肾三脏不足, 功能紊乱, 则水液代谢失常, 津聚成痰;久病入络, 气血运行不利, 血行不畅必定有瘀。体内伏痰每遇外感风邪、饮食失节、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所动, 以致痰瘀交结, 阻于气道, 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 搏结气道,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则咳而不已。  3. 3 腧穴拔罐治疗哮咳机理 腧穴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 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 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 产生广泛刺激, 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3]。是物理疗法中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患儿同样适用。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哮咳(发作期), 选取定喘穴、肺俞穴、膈俞穴。定喘穴:定喘穴位于背部, 第七颈椎棘突下, 旁开0.5寸。具有止咳平喘, 通宣理肺之功。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为肺之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等肺部疾病。《针灸资生经》言哮喘, 按其肺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为八会穴之血会, 位于在背部。主治呃逆、气喘等证。上述诸穴相配意在解痉定喘, 降逆止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