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5|回复: 0

2018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核性脑膜炎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脑膜、脊髓膜发生的非化脓性炎症[1]。随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滥用,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我国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人数占世界结核性脑膜炎人数的12%,且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结核性脑膜炎[2-3]。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较困难,患者早期可出现脑膜刺激征或脑脊液性状改变,通过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结果可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而脑脊液中极难培养出抗酸杆菌,但结核性脑膜炎应遵循早期抗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及全程[4-5]。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是近年来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降低颅内高压,还可通过鞘内给药使抗结核药物直接作用于脑膜与脊髓膜,提高血药浓度,改善炎症反应。本研究主要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81例,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6]。②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障碍等。③年龄18~65周岁。④排除合并有其他脑血管神经病变的患者。⑤排除不能耐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⑥排除不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研究内容及随机分组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利用SAS程序生成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按照初次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3112.03)岁,病程(12.363.45)d,脑脊液白细胞(10523.4)106/L,脑脊液蛋白质含量(3.780.22)g/L。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6.0212.13)岁,病程(12.383.39)d,脑脊液白细胞(10722.9)106/L,脑脊液蛋白质含量(3.750.21)g/L。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方案:异烟肼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H12020970)400 mg/次,1次/d;利福平胶囊(武汉东信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42021463)450 mg/次,1次/d;乙胺丁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42021463)750 mg/次,1次/d;吡嗪酰胺(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44020947)500 mg/次,3次/d;同时辅助以脱水、降颅压、保护肝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2次,间隔5 d,具体方法为:常规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并测量颅内压力,脑脊液取出5~10 ml做常规生化检验,随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反复抽取脑脊液及注射生理盐水3~5次,最后一次脑脊液抽出后,注入等量异烟肼(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H12020970)100 mg及地塞米松(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7021969) 5 mg。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变化情况、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采用等级制[7]评价。①治愈:患者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头部影像学检查正常且脑脊液化验结果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治疗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部分缓解或消失,头部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缩小,脑脊液检验结果部分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未缓解或消失,部分出现加重。总有效=治愈+有效。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体征: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愈1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  2.2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性状改变的比较  观察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安全性分析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伤2例,1例末梢神经炎,1例球后视神经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观察组出现黄疸1例,肝功能损伤2例,未出现脑疝、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85,P0.05)。  3讨论  目前结核性脑膜炎仍是我国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耐药率,且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8]。相关研究[9]表明,约有25.6%的患者经过系统规范化治疗后会成为多药耐药结核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菌感染是结核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显得尤为重要。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体征明显,但实验室检查却不敏感,脑脊液培养出结核杆菌或涂片找到结核杆菌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金标准,但检出率低,仅有11%,且培养需几周时间。目前出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如腺苷脱氨酶、热休克蛋白抗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等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早期主要依靠有肺结核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即可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10]。  本研究主要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组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采用抗结核多联药物治疗,但由于抗结核药物不能完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造成脑脊液中血药浓度低,不能起到较好的抗结核治疗[11]。此外,常规抗结核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单纯药物治疗不仅需要加大剂量及疗程,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且多数抗结核药物仅能起到抑菌、抗菌效果,结核分枝杆菌无法有效排出,也是造成结核性脑膜炎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12]。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原因在于:①提高了脑脊液血药浓度。鞘内注药将异烟肼直接注入脑脊液,大大提高了血药浓度[13],传统口服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脑脊液血药浓度仅为血清的10%~20%,异烟肼为20%~90%。②脑脊液置换减少了脑脊液量,降低了颅内压。发生结核性脑膜炎时患者神经细胞水肿、渗出,造成头痛、恶心、颅内高压,脑脊液置换通过腰椎穿刺,注入生理盐水,降低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含量[14],故本研究观察组头痛、颅内高压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及时清除脑脊液中红细胞及其产物,避免了对脑膜的刺激,降低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④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发生率。脑脊液置换通过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降低了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有效避免了蛛网膜粘连。⑤安全可靠。鞘内注药选择异烟肼与地塞米松,异烟肼不必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发挥抗菌作用,避免了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对于有严重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尤其适用。地塞米松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有效抑制渗出,有较好地改善脑膜刺激征的作用。此外,地塞米松可减少纤维蛋白原转化,减少渗出,降低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发生率[15]。⑥及时指导治疗。由于定期进行脑脊液穿刺并行脑脊液化验,可依据脑脊液检验结果指导药物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16]。  综上所述,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病程,尽快恢复脑脊液性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效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诊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8):661-667.
  [2]张继萍,任丽娟,李永利,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细胞学结果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5):461-463.
  [3]何红彦,郑立恒,李军霞,等.脑脊液细胞学与改良抗酸染色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1250-1253.
  [4]张淑娟.结核性脑膜炎诊疗概况[J].中国当代医药,2015, 22(13):22-26.
  [5]韩莉.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意义探究[J].当代医学,2016,22(3):127-128.
  [6]李毅,王仲,王厚力,等.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标准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17-219.
  [7]刁珊珊,杜建红,翟北平,等.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3):6592-6596.
  [8]邹月丽.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1-34.
  [9]魏有东.结核性脑膜炎的潜在体液生物标志物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4:1-79.
  [10]沈金勇,刘君俊,周辉,等.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24-25.
  [11]李占柱,杨丽.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3):35.
  [12]王志军.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8):168-169.
  [13]刘海梅,韩丽,张成辉.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2):125-126.
  [14]王新宏,李凤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1):3-4.
  [15]石华.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5,5(19):346-347.
  [16]刘华钊.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评价[J].河北医学,2012,18(6):824-826.
  (收稿日期:2016-04-05 本文编辑:王红双)出处:中国当代医药作者:龙云升 黄志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