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7|回复: 0

2018安抚“慢阻肺”,做好六件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旰珠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呼吸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呼吸道感染及肿瘤的规范化精准治疗。系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资助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厅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70余篇。2003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彻夜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走路和穿衣服等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在中国,无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正遭受着病魔无情的煎熬。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其中男性为12.4%,女性为5.1%。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那么,当怀疑或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您该怎么办?本文就与广大读者谈谈控制慢阻肺病情必须要做的6件事。
谁早发现,谁就赢了第一步
慢阻肺,没有特效性药物,也没有彻底治愈的手段。但是我们能控制或减轻病人的症状,防止疾病的加重,或延缓疾病的发展。慢阻肺越是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可矛盾的是,慢阻肺却像一个不动声色的杀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当出现气短、上下楼梯或运动后感觉呼吸困难等标志性症状时,已多属于中晚期,肺通气功能已损害50%以上,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病死率可高达20%~30%。因此,谁能早期发现慢阻肺,谁就赢了第一步。
慢阻肺以气道的慢性阻塞为特点,肺功能筛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重复性好,是诊断慢阻肺最简便、最经济、最准确的方法。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该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即使现阶段做不到全民普查,但40岁以上的吸烟人士,至少要保证每年一次肺功能检查,这是能够早发现的最有效方式。
对于呼吸科医生来说,虽然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缓解出院了,但却很难让人高兴得起来。因为大多数患者不重视稳定期治疗,往往是一次急性发作后出院了就再也不见人影,直到第二次急性发作再次入院。而这样反复急性加重,反复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一旦发展成重症慢阻肺,死亡风险必然增高。
其实,慢阻肺即使进入稳定期,其疾病仍在缓慢进展,肺功能仍会继续下降。因此,规范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是目前世界各国慢阻肺诊治指南一再强调的原则。
稳定期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症状和降低风险。对患者而言,坚持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量,更能有效降低急性加重发生频率、减轻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并降低死亡率。总之,聪明的患者应该通过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来防止疾病发作,而不是在发作时才去看急诊。
慢阻肺病程分两期,一个是急性加重期,一个是稳定期,二个时期的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稳定期除了坚持药物控制外,主要是给病人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治疗。总之。患者首先要树立长期用药的理念,并对药物性质有所了解。
慢阻肺最基础的用药是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改善气道阻塞。支气管舒张剂首选吸入治疗,有长效和短效两大类。短效制剂主要在喘憋明显时用以缓解症状,常用的有万托林和爱全乐;长效制剂适用于中度以上患者,常用的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和噻托溴铵;对于重度且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另外还有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复合制剂。
201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将慢阻肺按照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分级和急性加重风险进行A、B、C、D四类分组,并针对每一类患者给出了治疗策略的建议。因此患者应当去正规医院就诊,全面检查评估病情,由医生制订合理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调整。
氧疗是慢阻肺发展到终末阶段的治疗手段,此时患者的肺功能已经处于极重度的分级了。患者要明白长期氧疗并不是为了改善肺功能,而是阻止慢阻肺长期缺氧后继发的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如果病人达到了氧疗指征,医生会建议患者终生氧疗。氧疗和药物本身具有不同的作用,两者应该同时进行,不能互相替代。
研究发现,每天吸氧15小时可以明确改善病人的生存时间,因此15小时就成了指南推荐的指标。然而,具体多长时间还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如果情况允许,吸氧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情况不允许,在可行的范围内越长越好,不一定强求15个小时。一般要求慢阻肺的病人低浓度吸氧,在长期氧疗过程中,患者要定期同医院复查。
慢阻肺患者一动就会觉得呼吸困难,难以耐受,所以人们就认为慢阻肺应静养,不应运动。其实,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而且坚持锻炼、增进体能,不仅能缓解气喘、胸闷的症状,还能预防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但患者需谨记量力而为,循序渐进,选用合适的辅助方法帮助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维持良好的肺功能。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式包括深慢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另外呼吸瑜珈、呼吸操、吹口哨、唱歌等也有一定的帮助。
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样(吹口哨)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腹式呼吸: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
在呼吸锻炼的基础上,稳定期患者还可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强运动耐受能力。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如慢步、慢跑、登梯、踏车、家务、太极拳、广播体操、气功等。开始锻炼时,以不出现气短为度,每次坚持5~10分钟,每天4~5次,适应后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锻炼方式也可逐渐过渡到强度稍大的模式。
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费力,营养消耗较多,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慢阻肺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标志就是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务必注意科学合理地增加营养的摄入。
实施营养支持疗法时,需要注意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因为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增加二氧化碳生成量,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慢阻肺的饮食原则应为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并补充适量无机盐。
饮食方式可以由一日三餐改为少食多餐,这样不仅可以使胃部充盈程度减轻,呼吸更加顺畅一些,又能保证每日营养所需。在食物的选择上宜选低糖、高蛋白类食物,如鱼虾、肉类、牛奶、鸡蛋、豆制品等,以补充机体所消耗的蛋白质,利于机体修复,并且低糖饮食可减少血液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呼吸负荷。
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组织的修复及呼吸道平滑肌的功能。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蛋黄、鱼肝油和酵母等;此外,多出门晒晒太阳可增加人体自身维生素D合成。当然,为保持营养均衡,其他维生素也要适当补充。
此外,患者还要避免食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因为慢阻肺患者合并有肺大泡形成,便秘时会增加胸腔压力加重肺大泡形成,严重者还会导致气胸。此外,患者肺功能较差,呼吸频率较正常人快,经呼吸道丢失的水分也会增多,尤其天气干燥时气道分泌物更难排出,所以鼓励多饮水,每天的补液量要达到2500~3000ml。
慢阻肺的急性发作与季节相关,秋冬季最常见。研究显示,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增加自身抵抗力。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时候接种,接种后体内保护性抗体浓度至少可维持5年;流感疫苗一般是一年接种一次。这两种疫苗的联合接种是预防慢阻肺发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可帮助患者安然度过秋冬季。
特别提醒:正处于急性发作期,或病情较重时,不宜接种;接种疫苗同时还要坚持用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