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2|回复: 0

2018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的心得研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19: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营养不良常见于老年体弱群体以及脑血管疾病卧床患者。然而,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经济条件限制或对疾病不够重视等原因,患者通常在病情严重后就医。目前,医学界已普遍认可并将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营养不良治疗,该营养治疗方式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笔者通过对80例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给予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2月,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营养不良患者80例。临床症状基本符合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1],具体如下:(1)胃肠道伴严重梗阻;(2)患者伴有严重性营养不良且胃肠功能受阻;(3)入院10 d内无法顺利构建有效的肠内营养;(4)患者存在大型术后创伤或复合型外伤。入组80例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55.4岁)。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于入院第1天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为5~7 d。  试验组给予非蛋白热量控制,83.6~105.4 kJ/(kgd),脂肪乳剂为2230 kJ/d,复方氨基酸为1.0 g/(kgd),在电解质中添加葡萄糖注射液,微量元素中适当添加氨基酸液,维生素适当添加脂肪乳剂,剩余非蛋白热量则多以葡萄糖为主。  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200~500 g/d,非蛋白热量为62.6~83.7 kJ/d,并对患者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电解质等多种添加剂。  1.3 观察指标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黄醇结合蛋白、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等营养指标;检测患者的体质量,并对比两组Chris-tensen疲劳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变化  经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黄醇结合蛋白、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蛋白浓度、血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疲劳评分、体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疲劳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疲劳评分、体质量及住院时间下降程度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通常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代谢所需能量要高于健康人禁食状态所需。该种情况下,机体储备的脂肪能源相对有限,蛋白质将通过分解来供能,机体各营养指标相应会降低,引起负氮平衡[1]。胃肠外营养针对营养不良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并可缩短其住院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其对于现代普外科有着划时代意义[2]。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全胃肠外营养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相应的并发症,甚至丧失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在行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中,大部分的热能需求均为25 kCal/kg(104.5 kJ/kg),25 kCal/(kgd)供给能量可适应大部分患者的机体需求[3]。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对患者给予低热量供给,以降低负荷,为患者器官功能提供保护。文献[4]报道,该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营养不良引发的免疫功能下降情况,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及生活质量,进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给予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营养指标均有相应的下降,对照组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疲劳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分值相应增加,患者疲劳程度逐步加重,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ris-tensen疲劳评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文献[5]报道大体一致。提示低热量方式的试验组,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体为:控制患者体质量和白蛋白降低程度,减少患者疲劳,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之,临床针对不同状态下的患者,在适应证范围内给予科学的胃肠外营养治疗,在患者康复、治愈率及住院时间上均能收到显著效果,本方法可在临床予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编辑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的适应证[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5(3):55.  [2]王尚前本文由wwW. .cOm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cOm,邵国安,张虎,等.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临床应用价值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128-134.  [3]王荣朝,陈焕年,王勍,等.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7):839-841.  [4]欧荣文,石铮,翁山耕,等.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17):2324-2326.  [5]张崇杰,吕渐成,徐晓波,等.低热量高蛋白肠外营养在腹部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0):107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