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回复: 0

2018风韵栗房开紫玉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1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秋冬时节,在一些城镇,或在一些乡村,不时可见街头村尾支起一口口大铁锅,灶火熊熊,经加工的糖炒栗子,甜香飘逸,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
http://
  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二千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唐代杜甫咏叹“尝果栗绉开”。宋代晁公翔赞道:“风韵栗房开紫玉”。宋代范成大直言:“紫灿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宋代王安石有“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的诗句。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了山药和栗子合煮的“金玉羹”。元代张雨夸曰:“近从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高丽栗糕方”、“红烧栗子”等的记载。清代袁牧在《随园食单》中这样描写栗糕:“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板栗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也得到了体现,围绕板栗,人们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如“栗子”与“立子”谐音,在民间,青年男女新婚时,新郎新娘要吃栗子,寓意“早立子”,早生儿女。又如,板栗的“栗”与利益的“利”同音,有“栗”如同有“利”,生意人为此可讨个彩头。
  提起栗子,文坛上还有一个趣事。宋代文豪苏东坡与佛印和尚交往颇深,一次,东坡亲自炒好板栗用以招待佛印和尚,那炒过的板栗露出了黄酥酥的栗仁,惹得佛印和尚想早点一尝为快。苏东坡却提出俩人要对对子,赢家才能吃板栗,便脱口吟出一上联:“栗破凤凰(缝黄)现。”此上联借板栗为题,含有板栗破了缝,黄酥酥的栗心现出来的意思。佛印和尚不慌不忙,应声续了下联:“藕断鹭鸶(露丝)飞。”意为莲藕断了露出了飞丝,而且下联“鹭鸶”可与上联“凤凰”相匹配。语音一落,两人相视一笑,不禁尽兴地品起板栗,大快颐朵。
  我国栗子分板栗、锥栗和茅栗三种。栗子有南北之分,北栗果小,皮薄易剥,淀粉含量低,肉细性糯。而南栗果实较大,淀粉含量高,肉质脆嫩。栗子名品不少,如:河北的京东板栗以皮薄、粒大、味甜、香糯、可口“五绝”而驰名;江苏邳县板栗以皮色酱紫、颗粒饱满、美味香甜而?名;无锡的桂花栗既甜又粘,吃时有一股桂花香味,颇受青睐;此外,浙江的“魁栗”、安徽的“薄壳迟栗”、湖北的“浅刺大板栗”、山东的“尖顶油栗”、湖南的“它栗”、天津板栗等,也是栗中之佳品。
  栗子素以果实玲珑、色泽鲜亮、果仁丰满、清香甘甜、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栗子食用方法颇多,不论生吃,还是炒、炖、蒸或配入菜肴而食,都各有风味,栗生食甜而爽脆,熟吃则粉而香甜。栗子炖鸡、栗子煲猪肉、栗子焖羊肉等,皆为令人百啖不厌的家常美味,正如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说栗“生熟皆佳,点肴并用。嫩时嚼之,作桂花香。老者风干,则甜而嫩”。栗子风味,最诱人的莫过于糖炒栗子,京津一带就流传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施,门前高喊‘灌香糖’”(灌香糖,即为糖炒板栗)。的确,糖炒栗子油亮溢香,肉色金黄,味道甘美,风味独特,难怪清代郎兰皋在《晒书堂笔录》中说:“闻街头唤炒栗之声,舌本流津。”而同代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美。”
  栗子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人们的赞叹,也以其少有的保健疗疾功效赢得人们的颂扬。相传,苏东坡晚年得了腰腿痛的毛病,一直治不好,后来,一位山翁要他每晨用鲜栗十颗,捣碎煎汤饮,连服半月,果然灵验。于是,苏东坡对栗的食疗功效深有体会,赋诗道:“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来客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南宋陆游晚年齿根浮动,常食用栗子治疗,正如他在诗中所写道:“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肌。”明代吴宽喜食栗粥,他在《煮栗粥》一诗中写道:“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还介绍了食栗养生的方法:“以袋盛生果,悬挂,每晨吃十余颗,随后猪肾助之,久必强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