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9|回复: 0

2018季羡林:健康长寿要服老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1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年出生,2009年逝世,享年98岁。2000年2月,89岁的季羡林以《老年十忌》为题,专门写了一系列谈老年人的文章,其中重点谈了要服老这个话题。
http://
  季羡林说:“人上了年纪,是一个客观事实,服老就是承认它,这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反之,不承认,也就是不服老,这就不符合客观规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中,不服老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季羡林指出:“古今论者大都为不服老唱赞歌,但绝对地、无条件地赞美不服老,这有点失于偏颇。”随即,他列举了亲身经历的几件事。
  1949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毛泽东主席老师的徐特立,约当时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的季羡林,到位于北平东城的翠明庄宾馆见面。季羡林赶到后,72岁高龄的徐特立从楼上走下,工作人员刚要上前去扶他,他却不停地用胳膊肘捣人家的双手,这股不服老的劲头给当时38岁的季羡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再一个不服老的例子就是陈翰笙先生。陈翰笙生于1897年,是著名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上世纪二十年代已是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担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2004年去世,享年108岁。陈翰笙晚年因病失明,但丝毫也没影响他的活动。季羡林等人去拜访,他必把客人送到电梯门口。有时还会对客人伸一伸胳膊、踢一踢腿,表示自己有的是劲。去世前几年,每天还教青年学英文。这样的不服老精神,令季羡林佩服至极。
  在这些先辈的感染下,1995年,已经84岁的季羡林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写作的高峰:他每天都要往返于家庭和图书馆之间,风雪无阻。在完成《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写了80万字的被他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糖史》。用他自己的话讲:“我已经有点忘乎所以了,不知老之已至。”
  一天早晨,他照例四点半起床,到东边那一单元的书房中去写作。忙了好长时间,一看六点多了,就放下笔,准备回西房吃早点。可不知让谁把门从外面锁上了,从里面打不开。他转来转去,回头看到阳台上有一扇窗可以打开。于是他不假思索,立即开窗跳出。从窗口到地面高一米八。一落地,当即摔倒了,脚后跟有点痛。再一看旁边就是水泥?_阶,如果脑袋碰上,后果不堪设想,他感到非常后怕。随后,他不顾脚肿,又开了一天会,第二天又到天津南开大学做报告。第三天,当他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左脚后跟已经破裂。
  有了这次切肤之痛,他开始反思:“我这样的不服老,是昏聩糊涂的不服老,是绝对要不得的。”思前想后,他终于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自己的心态虽然不服老,但毕竟年近九旬,日常行动一定要服老。只有服老才能健康长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