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6|回复: 0

2018时代的守夜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10: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布拉塞以巴黎为主题的作品还原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夜间生态。他镜头中的巴黎是独一无二的――她卸下白天的优雅,在夜幕下,在布拉塞温柔的注视中,露出娇媚疏离的姿态。夕阳放慢了巴黎的呼吸,她的心跳与躲藏在夜幕中的流浪汉、情侣、醉鬼和舞女的脚步相互碰撞,击打出感人至深的声响。   
http://
  夜间摄影鼻祖
  布拉塞是欧洲摄影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举成名”的典型,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于上世纪30年代初就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摄影大师地位。同时摄影生命长达60余年,到80年代仍活跃如昔的大师之一。他以拍摄巴黎夜生活全貌和艺术家而闻名于世,有“夜景摄影鼻祖”、“时代的守夜人”的美誉。在这些作品中,布拉塞始终以保持冷静,尽量不去接入当时的情景,记录着醉鬼、流浪汉、招徕客人的夜莺等底层社会人物,也留下了当时上流人物在下层社会的另一幅面孔。   
  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的第9个月的第9天”诞生的布拉塞,总是认为自己生辰八字中的“9”这个数字,和他的人生际遇有些关系。不但如此,他颇为强调自己的出生背景,因为他和有名的传说人物吸血鬼德库拉是同乡。而打从别人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物时,他用的就是布拉塞这个笔名。对此,他曾解释:“改变名字能使一??人逃离单调的正式身份,这个身份就如同人的枷锁一样,解脱它,艺术家才可以重新生活,再次创作。”布拉塞出生于匈牙利的古都布拉索,而“Brassai”的意思就是:从布拉索来的人。   
  这个只身前往巴黎打天下的年轻人,在异乡的头6年里,以替一些德国图片杂志写文章为生。为了文章的配图需要,他常找一些摄影家共同合作一个题材,最后,干脆自己拍起照来。他说:“最早我是打算把自己投身在雕塑与绘画上,当时我对摄影抱着与一般人相同的偏见――就是轻视它。那时摄影一直不被认为是一种严肃的艺术表达形式,我30岁之前从没拥有过一架相机。”  灯夫,协和广场,1933年  
  灯红酒绿夜巴黎
  上天似乎太过溺爱布拉塞,从拿起相机起,他的才华迅速显现出来。“我在1924年来到巴黎时,有一段时间过着夜间游荡的生活――日出时休息,日落时起床。在那两千零一个夜晚的波西米亚式生活中,我踏遍了巴黎的每一个角落。我为这不夜城不断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我想用什么办法把它记录下来。”出生于匈牙利,但以拍摄巴黎夜景成名的著名摄影师布拉塞这样说。 布拉塞的第一本摄影集子《夜巴黎》(Paris By Night)一出版,就震惊法国,不单是那时不大被重视的摄影圈子。因为他几乎拍尽了巴黎夜生活的所有面貌:从守夜人燃起煤气街灯开始,到各式各样躲在黑暗中喘息的人:倒卧街头的醉鬼、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吸毒者,再到舞会上的同性恋,成排供嫖客挑选的裸女,马戏团、歌舞团的后台辛酸,上流人物在下流社会的另一副脸孔……每当夜幕降临,他便穿行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中,收集这座城市的记忆碎片。布拉塞曾说:“我敢兴趣的是普通的人性,是与人类状况有关的某种东西”。是的,当布拉塞将巴黎夜晚那些不安的微光一丝一缕地定格到黑白胶片上,在他的镜头里,我们便惊异地看到了巴黎城的繁华、衰败、热闹、冷清、色情、冷酷、贫困、虚弱、甚至神经质。细品这些影像,巴黎之夜不再只是一个个例,而是人类今天城市化、欲望化、孤独化、狂欢化的一个塑影。在全球日益异化的今天,这样的都市之夜,人类社会中永远的黑暗地带,那里横亘着纵欲、色情、暴力、空虚、也充塞着无奈、贫困和孤独。巴黎的黑夜之黑伴随每一个白天之白,永远顽固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恋爱中的情侣,意大利街区,1931年   一对同性恋情侣,莫洛克勒酒吧,1931-1932年   杜伊勒里花园长椅上的情侣   
  布拉塞与他的艺术家朋友
  布拉塞在巴黎期间是住在有名的Milieu艺术区,认识很多艺术界的朋友,更由于当时颇受敬重的艺评家特黎亚德的介绍,而与当代顶尖的艺术大师们结交。1980年代出版发行的《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就是布拉塞对这些画家、雕刻家朋友们所做的摄影记录。 与当时巴黎艺术圈交好的布拉塞,也留下了毕加索、达利、马蒂斯等正处于创作巅峰期的艺术家们的肖像,并于1980年代集结出版。作为摄影大师的布拉塞,其摄影观也引来诸多争议。“我从来就没认为摄影是一种艺术。”他在1932年的一篇文章《潜在的影像》中,就表明了这种态度,而引起摄影界人士一致的抨击。他说:“在艺术当中,摄影是侵入者,是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一记号”;“摄影太精确、太依靠现实、缺乏想象空间、缺乏发明以及精神方面的特质。所有的这些短处,其实也是它使人肯定的特质――是‘非艺术’甚至是‘反艺术’。这种特质实际上是摄影应该去开垦的地方,不应归于艺术”。布拉塞的摄影观是他自己作品最好的注解,他所拍摄的人、事、物都很少有情绪的介入。他如此形容达利:“毕加索在1932年的冬天,介绍我与达利在Rue LaBloetie街的工作室见面,那时的达利年轻英俊,有一张瘦削的脸庞,泛着苍白与橄榄色的混合,很炫耀的留着一撮小胡子。他那发狂的大眼睛,透着智慧且闪着奇异的火花。一头吉普赛式的长发梳理得光洁滑亮,后来他告诉我,他头上抹的不是美发油,而是油画的上光漆。”  街?粝碌那槁拢?巴黎,1932年   舞女  
  一本时代的回忆录
  布拉塞的《夜巴黎》在1976年再版时,更名为《30年代的秘密巴黎》(TheSecret Parisofthe 30’s),并从原来的60幅作品增加为120幅,将之分成21个单元,布拉塞在每一单元前都写下了一篇札记。这些文章,甚至被挑剔成性的纽约时报书评家奎玛大为称赞:“布拉塞以好小说家的文笔勾勒出那时代的回忆录。”从技术上来说,布拉塞突破了那时摄影科技的极限。在那时,相机镜头的光圈与底片的感光度都无法让专业摄影师良好地捕捉夜光下的动态画面。而从没摸过相机的布拉塞到底从哪儿学到底片增感的冲洗技巧,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他是从前辈摄影家安德烈?柯特兹那里偷学去的,不过他始终否认――编者注)。这些照片也使布拉塞享有“夜间摄影鼻祖”的美誉。   
  布拉塞用夜色为我们创造出无限的空间,煤气灯点灯人站在半空洒下的光束里,脚下的方砖路面安静地伸向远方。远景里呈几何状排列的路灯在雾色笼罩下散出优柔的光晕,仿若暗夜森林中的飞舞的精灵。这日光下无处可见的梦幻与宁静,在布拉塞的呼唤中悄悄觉醒。布拉塞记录下的夜已去近百年,但其中包裹的躁动、欢乐、恐惧与欲望却栖息在暗夜国度的每一个角落里,从未远离。
  2012年年末至2013年年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中,布拉塞的作品与杜尚、玛格丽特、米罗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足见法国人对这位“国产”摄影家的自豪。不少参观者都说,见到了原作,才识得了“夜巴黎”的美,不仅在于作品记录的时代,更在于那黑暗中迷人的光晕,完美地阐释了摄影的光影奥妙。2013年,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布拉塞:巴黎的夜游者》也面世了。这是根据布拉塞生前参与策划的最后一部画册编辑制作完成的中文版影集。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自2008年起,依照布拉塞本人的设想,启动了本书的出版计划。其中包含了布拉塞生前嘱托向蓬皮杜中心、毕加索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捐赠的毕生所藏;布拉塞与亨利?米勒的往来书信,大部分都是从未公开的,并且详细地记述了多年间两人结成友人、相互联系的细节;布拉塞珍藏的书籍打样,尤其是《30年代的秘密巴黎》的书样、《巴黎的快感》未经审查的版本及一本未完成的有关巴黎的1937年的书稿。   
  布拉塞在20世纪30年代初巴黎的夜里拍摄了什么?虽然布拉塞不是第一个拍摄此类照片的人,但是为什么后世特别将他的照片保留了下来?他拍摄这些照片的动机是什么?他是如何受到米勒、毕加索,以及那个时代的电影和文学的启发甚至是影响的?这些照片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的作品相比处于什么地位?他是如何生发出拍摄这些照片的想法的,且如何成书的?如今,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向布拉塞本人发出询问。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都要我们借助书中的存影和故事,去捕捉,去理解,去汲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