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2018《风物终归载一城》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7 21: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立宏老师是我在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授业恩师,既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也是我本科时的授课老师,当他指定我为他的这本新画册写一篇序言的时候,我有些惶恐,也感到荣幸。
http://
  我离开了美院系统,在综合性大学任教,至今已有十四年了。这个转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异化”过程。十四年来,我几乎离开了美院里面熟悉的话语诠释体系,这是一个由怪诞的符号学、强辩而不得真义的解构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左派哲学分子的不知所云组成的话语体系。我现在所研究的社交摄影――是由社会网络分析、视觉演化理论、心智进化理论以及第四波女性主义等知识谱系所构成的。   
  由于“异化”,我不太想沿着所谓的“观看之道”来读取刘立宏的作品。因为一个艺术家的观看之道,跟他积极地参与“被观看”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家要积极入各种圈子、坛子,要有跟策展体系、美术馆体系等社交的能力,要参与到可被阐释的观念里面……而拍摄者是个大龄宅男,敏感羞涩,还曾经被轻度抑郁症所折磨。我研究的是社交网络摄影,而他却是一个在前社交网络时代拍摄照片的人。
  刘立宏本科毕业于鲁美染织系。选择纺织品产业领域的男性,大多具有敏感、细腻的心性。人在东北,精神不朝北,和粗犷的东北大老爷们的气质有较大差异。刘立宏颜值高、非直男、声线柔,善于用碎的直觉不经意地观察他的周遭。   
  多年后看刘立宏的作品,我觉得比较适合用个体的模型来考量他的作品,几乎完全可以抽离掉他的社交维度。如果考虑到一些国外艺术家(的画册)对他的影响,那也是拍摄者自己的个体路径“挑选”出这些艺术家,例如摄影家菲利普―洛卡?迪柯西亚,和他的那本著名的画册《生命故事书》。就像一个孩子自己跑到糖果店挑选出自己的心头所爱,而不是被时尚的餐饮和朋友的推荐左右着,安排每个季度的进食。
  作为一个宅男,刘立宏的作品大多具有一种“私密性”的摄影趣味,但他这种“私”,并非一种小的趣味,不是自私的“私”,而是尽可能地发挥细碎直觉的观察力,就像在一个来历不明的意识上升时候的记录,或者是没有任何意图和要素齐备下的巡街抓拍。没有任何谋局社会意义的野心,也没有决定性瞬间的建构,就是在行走观察的间隙、意识萌动的时候,觉得有意思的时候,本能地按下快门,事后挑?x出最顺眼的单张。
  我个人觉得,刘立宏的摄影趣味,是他对时间观念、空间感知和心理维度的叠加。一个宅男的敏感,不是来自人的接触和压力,而是自己陷入一个时空状态下的顺从或抗拒,是独处时心智模块的处理方式。从作者对自己作品系列的命名就透露出这一点:《冬至》的时间性,《工业城市花园》的空间归纳,以及《游移》的心理自觉。
  风物的时间呈现
  刘立宏在早期主要进行女性人体的拍摄。那是1990年代前后的事,刘老师找了一些体态臃肿、上了年纪的女模特拍摄,并且使用多次曝光或者后期错位拼贴,探索呈现的可能性。他的《灰格子》摄于1997年,那时候我才大二,正在探索各种摄影技术。我喜欢这件作品中慢门拍摄运动体的虚化修辞,以及在暗房里面煞费苦心冲晒出的各种度数的灰。   
  我当时疑惑的是,刘立宏老师为何拍摄体态臃肿走形的中年女性呢?如今,我也人到中年,女人对时间的敏感,往往是来自身体的变化,骨骼的松动、肌肉的松弛和别人不愿停留的目光。我相信,刘立宏对时间的理解,也是一种“宅”的私下观察,不是拿着镜头拍摄那些高歌猛进的物质堆砌,而是让灰色女人体,让女孩成为母亲的身体,让女孩奉献给时间的身体,成为时间本身的记忆。
  后来的作品《冬至》,几乎都是在黑夜里拍摄的。东北沈阳是一个萧条的城市,萧条城市的萧瑟时刻,可以想象,刘老师拿着玛米亚7II中画幅相机在夜晚独行,等着城市在夜色下的褪去,等着一些新的意识撞进来的概率,等着所熟悉的风土风物敞露着另一种形态的秘密。
  城市的空间感知   
  我相信刘立宏对这个城市有很强的感悟。东北是中国最新一轮经济泡沫化的受害者,原本是共和国的长子,现在则成了全国GDP的拖累。宛如一个时空的倒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东北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国家重视、体制力量,现在都成了“资源的诅咒”和体制僵化的区域。
  刘立宏的《工业城市花园》,柯达彩色负片的暖黄色调,勾画出沈阳这座处于经济衰退中的重工业城市的疏离景观。有一张照片看起来很怪异,用陶瓷的盘盘碗碗拼接成的一条龙,像一个巨大的前卫雕塑矗立在空旷的荒野上,这个看起来像巨大昆虫的雕塑,有触角,有爪子,骇然张开大口似乎准备吞噬什么。瓷器组合得非常之密集,给昆虫造型增加了视觉聚焦。
  《消失的土地》拍摄的是即将被“改造”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在城市边缘暂存的乡村土地风景,拍摄者采取统一的水平线式构图的横幅画面,强调这是尚未雕琢抑或破坏,比较纯粹的自然景观。大片的庄稼地贯穿于整体作品之中,使用美兹大功率闪光灯正面打光,照度可达到数米距离之远。天地自身的浅色调,正面光的剔除阴影,乡村常有的烟、雾,这也是另一件作者传达空间感知的作品。     个人的心理维度
  我不想拔高刘立宏的社会意识,但我强调过,一个好的艺术家,不能够完全用文科体系的语言来描述,他可以是很“宅”的、很“私密”的,但这种藏在个人意识下的是社会呈现,会更具体更有力量,也能透露出更多样的信息,它不妨碍也不降格这种有力的“公民影像参与”。它将一个城市的风物气韵,用更具体的也更细碎的人格力量展示出来。我一直觉得,“宅”不意味着“窄”,而是另外一种“载”。
  刘立宏坦言自己曾是一个病人,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开玩笑说,以后谁得了抑郁症可以来我这里,包治。他也讲述了抑郁症期间的一些痛楚和不堪。贝克行为认知(Beck’s cognitive triad)是经典的抑郁症理论。抑郁来自认知三角的负面,对自己的负面思考、对城市/社会的负面思考和对未来的负面思考。立即打断负面思考,迎来一些活跃直觉的苏醒,则是行为认知治疗的关键。
  我也开玩笑地说,也许摄影是他的一种行为疗法,用一种走动巡街的方式、用在黑暗里按快门的方式、用等待意识撞进来落网的方式,做了一场真正的治疗。所以有了《游移》,这有关追寻过程中强烈心理投射的作品。   
  《游移》这件作品,典型的快照风格,非常放松的画面,又十分耐看,整体的疏离中又有五味杂陈,寂寞无奈。这些作品看了许多遍之后,我发现有一张照片始终打动着我,坚忍倔强地存在着。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逆光下有着心形图案的半透明的一簇气球,心形在黑白照片中呈黑色,占据了每个气球的大半位置,犹如一张张没有被照亮的人脸。每一次我总想从这一张张心形脸上观察到什么,他的眉目,她的表情,它们的诉说,但仔细端详之后什么也发现不了。是的,这是一张能够主动邀请观者端详它的照片,似乎具有魔性,让你认定,一定能从这些脸上找到点什么,也不会为失望而失望。
  2013年之后,刘立宏开始更为纯粹直接的摄影探索,他的近作《松》取材于沈阳福陵和昭陵院子里的三百多年树龄的老松树。他使用8×10(英寸)大画幅相机拍摄松树的局部枝丫姿态。《溪山图》则是拍摄位于辽宁本溪市的关门山地带,在冬天的雪后拍摄,画面里,山上的树林落去叶子而呈现半透明的感觉,暴露出山脊原态,积雪覆盖则增强了山的轮廓,有些许宋人山水的苍劲寂寥之感。这两个系列近作皆使用黑白胶片,具有大画幅的精密细致的层次,及黑白银盐基调所具有的颗粒和质感。这些照片从心理层面呈现出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索与感悟。
  有表情的视觉属性
  应该可以这么说,时间观念、空间感知和心理维度是这本画册――《刘立宏:风物一城》的核心意义。尽管在综合性大学文科学院任教,我本质上不是一个社科老师,而是一个视觉工作者。我一直认为视觉属性才能反映艺术家最重要的心理维度。   
  和国内外常见的无表情外观(Deadpan)的景观摄影不同,刘立宏的作品,散发着温情和眷恋。首先是色调方面,无表情美学注重标准的色温呈现,如有偏色的话一般会偏冷色调,而刘立宏的彩色?z影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暖色调倾向。再者是光线的方向、质感不同,无表情趣味的作品一般是在阴天散射光下拍摄,摒弃光影修辞,营造一种“客观”的感觉。而刘立宏作品则很多选择光质柔和的侧光(包括前侧光及侧逆光),《冬至》与《消失的土地》则是开创性地使用大功率手持闪光灯,人造光与自然光混合照明的方式,光影呈现的多个可能给照片带来情绪与情感的浸入。
  最后,刘立宏对所拍摄景观的态度、立场,及选择的景物不同,无表情作品大多是故作冷静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批判意识,摄影者将拍摄对象当作他者来看待。而刘立宏的时间观念是私人化的,他的空间感知是生活化的,他作品的视觉属性是有表情的。风物是他的风物,城市是他的城市,风物终归载一城!
  2017年,深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