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7|回复: 0

2018腹壁肌层下置微型引流管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7 2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肌层下置自制微型引流管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价值。
http://
  方法 1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 根据患者腹壁肌层下是否放置自制微型引流管分成引流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引流组腹壁肌层下置自制微型引流管, 对照组按正常程序分层缝合腹壁各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切口疼痛、拆除缝线及二期缝合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引流组:取材一次性输液器静脉针至滴壶之间剪适当长度一段, 剪2~3个直径约1~2 mm侧孔,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置于腹壁肌层下与腹膜间隙, 戳一直径约0.5 mm皮肤孔引出体外。放置微型引流管时间48~312 h, 依据引流量确定拔管时间。对照组:常规分层缝合腹壁各层组织。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长效抗菌材料喷切口并换药。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同时记录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切口愈合评定标准:甲级愈合:切口愈合优良, 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切口愈合欠佳, 愈合处有炎症反应, 如硬结、红肿、积液, 但无脓液;丙级愈合:切口化脓, 需切开引流。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敷料湿透块数、平均换药次数、切口疼痛、拆除缝线及二期缝合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数学者建议将引流管置于脂肪层下, 本人认为置于肌层下效果更佳, 传统开放手术中常采取间断或连续缝合腹膜的方式, 缝合腹膜后患者腹膜与腹膜外肌层存在死腔, 腹腔内液体有可能渗入, 腹肌撕裂的渗血, 容易集聚于该腔隙, 造成细菌繁殖, 增加感染率。将引流管置于肌层下, 可引流出死腔内积液, 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机会, 同时对于发生脂肪液化的肥胖患者及切口内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也可起引流治疗作用, 腹肌下放置微型引流管既可起到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 同时也是切口感染的治疗措施, 引流管可放置足够长时间, 直至引流出的液体减少或无液体渗出, 无需撑开切口做二期缝合。     ?P于腹肌下放置微型引流管时间问题作者认为:①微型引流管可以放置足够长时间, 最长1例放置了13 d, 患者体质异常, 肌层下微型引流管3~6 d约引出30~40 ml液体, 2次/d
  换药, 约4块/次敷料湿透, 微型引流管直至术后第12天才无液体引出给予拔除, 考虑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空腔, 直至空腔内长满肉芽组织, 渗出量减少后才予以拔除。②腹肌下放置微型引流管导致外源性切口感染的机会很小, 实际作者是把腹壁层因手术中接触化脓阑尾及脓液等作为可能发生感染病灶来对待治疗的, 所谓防患于未然, 只是如果切口无感染, 尽早拔除, 一般情况观察3 d, 若无渗出可拔除, 一般第1天均能引出一些血性液体。③术后可常规外用长效抗菌材料可起到预防切口感染, 也可防止因留置微型引流管所导致的外源性感染。本研究采用腹壁肌层下置微型引流管, 结果显示引流组切口愈合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1] 谷伟, 郭国民.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降低感染率效果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13):1123-1125.
  [2] Pan Z, Jiang XH, Zhou JH, et al. 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using conventional instruments: the single working channel technique. Surgical Laparoscopy Endoscopy & Percutaneous Techniques, 2013, 23(2):208-211.
  [收稿日期:2017-08-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