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3|回复: 0

2018饮食有节与平衡 如何把握才算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7 2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期中医养生)在饮食养生保健中,要把握规律,既要科学节制,更要注意平衡,酌情定量,坚守适合自身机体需要的饮食方案,不宜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http://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即把“饮食有节”作为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践行原则,明确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年乃去”。二千多年前,管子亦指出:“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孔子则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郑玄说:“不时不食”。无论是医学经典著作,还是历史上的圣人、真人、贤人,以及医药名家,均强调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当代人也认为“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石,把握食物就是把握健康”,“饮食决定长寿”,“饮食有节是利身益寿的保证”。更有人将“饮食有节”的含义诠释为:有洁、有时、有质、有量。近年来,还有人提出,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心理状态是健康养生的“三大里程碑”。并界定了健康饮料和食物的品种范围。但其在国人的传统主食中仅列了小米和玉米,而稻米和小麦等均未列其中;有人提出了一日两餐或“辟谷”养生之说;有的还创导素食养生及各种新说。愚人在学习之余,亦拟略呈管见。
  关于主食
  国人的主食中不能没有稻米(或说大米、粳米)、小麦(或说面粉)。《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中即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五谷杂粮”是保证人体营养,维系生命运动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古人眼里的“五谷”,包括稻、梁、粟、麦、黍、稷,《黄帝内经》中所指的五谷为麦、稻、黍、秫、菽,前四者为禾谷类,菽为豆类的总称。秫有二说,一说为粘粟即糯粟,二说尚包括粱米。可以肯定,二千多年来,麦和稻一直被引为国人的主食,且小麦(面粉)、粟米多为我国北方人的主食,稻米多为南方人的主食,当然也多兼食了玉米、高粱和多种豆类。
  从营养成分和作用考证而言,小麦含淀粉53%~70%,糖类2%~7%,脂肪1.6%,粗纤维约2%,并含多种酶及B族维生素等;粳米含75%以上的淀粉,8%左右的蛋白质,0.5%~1%的脂肪,亦含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玉米(玉蜀黍)含淀粉61.2%、脂肪4.2%,尚含生物碱类及B族维生素等;小米(粟米)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稍高于上述三种。但四者均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的主要食物,且均系国内大量栽种生产的粮食作物,我们暂时没有理由依照洋人的标准,把各种大米和小麦(面粉)从主食链中删去。
  关于频次
  对用餐次数、“不时不食”和“辟谷”,据史料记载,先民们为了生存,在漫长的寻觅食物和生食过程中十分艰苦,居无定所,食难果腹。进入熟食和试种阶段,生产能力和水平低下,其饮食是很难做到依时而食的,更难以保证供应,每天吃一餐,甚至不食的情况肯定是有的。自神农赐医药、农耕后,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期,农耕生产虽有发展,但可食之物还是供应不足的,故人们多以两餐为食,出现“朝食”(即约现在的上午9时前后)、“晡食”(即下午4时前后)之说。进入汉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生产的发展,饮食文明程度的提升,即逐渐开始一日三餐。这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得到了佐证。二千多年来其民多以三餐为主,但在某些不发达地区,或冬季农事稍闲的时季,亦有以两餐为食的。也有些富庶人家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少食多餐者。
  饮食有节重在有规律,既然二千多年来,大多数国人即已探索和沿袭了一日三餐的规律,即早餐一般在早晨7时左右,中餐在中午12点左右,晚餐在晚7时左右。当然,由于民族、地域和生产劳动或学习、工作、生活习俗不同也稍有差异。现在人们所说的饮食“有时”,即一日三餐定时进行,以保证机体营养的适时供应。至于一日两餐的习俗,虽在少数地域和少数人仍在奉行,但对于保证机体营养的适时供应,适应快节奏和劳动负荷尚较重的当代生活却并不适宜提倡。
  至于辟谷之说,饥饿疗法,虽有文献记载,也有医疗实例。但奉行辟谷者,多为古代高僧在圆寂之前采用的“净身”、“瘦身”之法,有的则是为了配合某些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采用了饥饿疗法。真正长时间不进饮食是不可能的。人们都知道,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食物对于人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满足嗅觉、味觉器官对香气和美味的欲望,消除饥饿感;二是为生长发育和运动提供营养物质;三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饮食不仅关系身体健康,更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延续。所以说,任何人均应当适时摄取一定量的饮食物,只是要有规律和节制罢了。“辟谷”、“饥饿疗法”绝对没有普遍意义,更难以纳入养生之说。
  关于平衡
  平衡饮食,主要是提倡、保证膳食和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避免和减少不健康饮食,不乱食、不偏食、不过食。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矿物质亦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和排泄功能的物质。
  上述七种营养物质,在国人较普遍采用的米、面、粟、玉米等主食和菜蔬、果品、猪羊牛肉和禽蛋中均有存在,只要做到不乱食、偏食、过食,均可使之达到平衡。当然要以素食为主,少食油腻、高粱厚味,做到以谷类、麦类食物等五谷为主食,以果品为辅助,以肉类禽蛋适当补益,以新鲜蔬菜作为主要的“下饭菜”,并坚持做到只吃七八分饱,肯定是有益的。晚餐还是要吃的,而且还要以米、面主食为主,不食晚餐,或晚餐和早餐只吃水果,可能有失偏颇,不利于?食营养平衡。同时,也应该说明,地域不同,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职业和生活环境有别,所摄取的饮食物品种,肯定不完全一样,但只要按照人体营养的需求和消耗量的大小,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合理配比即可,在品种和选择上不应强求千篇一律。还有,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或胃肠道等慢性病患者,则应在听取医药专家的意见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总之,人们在饮食养生保健中,一定要把握规律,既要科学节制,更要注意平衡,酌情定量,坚守适合自身机体需要的饮食方案,不宜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刘绍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