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探访“毒德”的故乡
返回列表
查看:
267
|
回复:
0
2018探访“毒德”的故乡
[复制链接]
8595224
8595224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7 1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毒德”(中毒,德味)是摄影论坛中的流行语,大多数时候颇具讽刺意味。然而,作为现今制作工艺最讲究的相机,徕卡被调侃为“毒物”,却是实至名归,一旦碰触,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纯粹、极简的功能,绝不妥协的手工制作和极佳的性能,让徕卡相机几乎成为一个神话;它曾经是世界大战期间军用相机的首选,也曾跟随记者们出入世界上各种环境恶劣的采访现场,传说中“焦内如刀切般锐利,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的成像特色,更让它成为“大师标配”,创造过无数传世经典……最终,它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存在,而上升成为一种文化。2017年,我有幸探访了“毒德”的诞生地――德国中西部小镇韦茨拉尔,认识了隐藏在徕卡传奇背后的一张张真实的面孔。 每一台徕卡都有灵魂
http://
韦茨拉尔(Wetzlar)拥有千年历史,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中世纪德国小镇的面貌,窄小幽长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以木梁架成格状图案的传统德式民居。初来乍到,没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但不消一刻钟,气氛就完全不同了――我随身带着一台徕卡相机,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有人跑过来和我热情地打招呼。小镇上的居民,可能一家几代人都是徕卡公司的员工,这个品牌已经成为??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着徕卡相机的我,等于是自带了一个“亲人”标签。
徕卡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胶片相机,让相机从笨重的大块头变成了方便随身携带的拍摄工具。创立103年来,徕卡生产了无数著名相机和镜头,从机械和光学制造的角度来说,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准;目前也只有徕卡还在系统生产旁轴数码和胶片相机。徕兹家族和后来的经营者,在传承品牌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上Oskar Barnack、Max Berek、Walter Mandler等前辈以及当代的Peter Karbe等设计大师的贡献,将徕卡塑造成了相机制造行业的常青树和领先者。
徕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德国制造的特点――简单的设计,极强的性能。亨利?卡蒂耶-布列松,拉尔夫?吉布森,苏珊?梅塞拉斯,阿列克斯?韦伯……众多出色的摄影师手执徕卡创作了无数著名的摄影作品,强烈而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每一台徕卡都有灵魂”。如今徕卡仍是很多摄影师最喜爱的摄影器材,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最好媒介。 传奇是如何诞生的
我从6年前开始使用徕卡,从此成为“忠粉”,目前我一共有10台不同型号的徕卡相机及15只不同的镜头,从1930年生产的非标准版螺口Elmar 35/3.5镜头,到2014年生产的徕卡M type 240数码旁轴相机,它们的生产时间最长跨越了84年。我带着徕卡走过国内的许多省份,也到过埃及、埃塞俄比亚、孟加拉、斯里兰卡、法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我喜欢它的纯粹,没有繁琐的菜单,没有花哨的功能,我需要做的就是调整曝光和对焦,然后按下快门。
3年前,为庆祝徕卡相机诞生100周年,韦茨拉尔建起一个“徕兹公园”,其实就是徕卡的新工厂。从高处俯瞰,新工厂的轮廓像是一个镜头加一个望远镜――如今徕卡的相机、镜头以及运动光学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在这里生产或组装。进入工厂,首先置身于一个充满现代感和艺术气息的空间,陈列着一些摄影作品,天花板经过特殊设计,阳光以90°角进入室内,不会影响对图片的欣赏。
我随徕卡相机业务的全球总监Stefan Daniel进入生产车间,这里有许多电脑控制的高精仪器,工程师们全身包裹着特制的防尘工作服,精心打磨每一个镜片。在徕卡镜头的部件中,加工难度最大的莫过于非球面镜片。早年相机使用的球面镜头会造成畸变、色散等像差,所以在设计镜头时,工程师们会增加不同的镜片,通过更复杂的球面镜结构来进行修正,但始终无法真正避免。1966年,世界上第一枚量产的非球面镜头――徕卡NOCTILUX-M 50/1.2诞生,通过不规则凸面的设计,单一的非球面镜可以代替很多复杂的球面镜系统,用来减少像差。在那个电子计算机还在使用晶体管的年代,徕卡的工程师们要依靠手工在一块玻璃上完成非球面的研磨,使镜头达到顶级光学成像的效果,已经是千难万难了,此外居然还能量产,保证每支镜头的质量相当,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但徕卡做到了。
镜头研磨工作台上的一个工程师头发已经花白,他和我们打了个招呼,便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忘记了我们的存在。如今,随着精密机械仪器的加入,徕卡能够更好地控制镜头研磨中出现的工差,确保每一镜片都完全达到极高的光学素质,并通过严格的手段检测每一片玻璃的实际质量。这样一枚一枚制作出来的非球面镜片,注入了徕卡工程师多年的经验与技艺。研磨非球面成为徕卡镜头的法宝,也是徕卡镜头锐度高的原因之一。
除了镜头,徕卡相机的制作还有多少手工成分?答案是――相当多!许多细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工处理,比如为镜片涂消光漆、粘合镜组、为相机外壳抛光、给机身和镜头刻字上漆,还有最重要的――组装相机和镜头,这一切都是通过工程师们的双手完成的。徕卡的很多产品,在送到客户手上时,组装证书上都有相关工程师的签名,每一台徕卡相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据说,在徕卡的档案馆里能查到百年来几乎所有产品的组装纪录,包括出厂日期及经手的技术人员的姓名。
参观镜头生产线时,为了避免碰触生产线上的仪器,我把随身携带的背包和一台徕卡I型相机留在门口,按照序列号查找,这台相机是1932年在韦茨拉尔生产的。等我参观完出来,发现相机镜头被精心套上了一个徕卡的保护手环。带着这台相机走在工厂里,总有工作人员和我打招呼,拿过我的相机仔细端详,他们中的一些人,父辈就在这里工作,甚至就是在这台相机的生产线上。这种感觉,就好像我是从遥远的地方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来探亲,他们对待它不仅万分亲切,而且呵护备至。 在“徕卡家族”做客
我在徕卡工厂待了一周,到后来,几乎忘掉这里是一个企业,感觉更像是在一个大家族做客,员工之间有着家人般的关系,这很大程度上缘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徕卡品牌精神的延续。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