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一蓑烟雨任平生
返回列表
查看:
235
|
回复:
0
2018一蓑烟雨任平生
[复制链接]
6168190
6168190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7 1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通过《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见本刊2017年7期)一文,我们知道苏轼是由于误服补药,致小恙变重疾,不幸夭亡的。其实,除了这次“致命失误”,苏轼在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方面都是颇有见树的。
http://
在养生理论方面,苏轼著有《论养生寄子由》、《养生说》等20多篇文章,后来清朝康熙年间的学者王如锡将苏轼的这些养生文章编撰成一本《东坡养生集》,流传至今,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苏轼曾在黄州寓所的墙壁上挥毫题写了“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32字的养生箴言,其意是: 出入都乘坐车子,就是麻痹瘫痪的兆头;常住幽深的住宅、清凉的宫室,就是伤寒和中暑的媒介;贪恋女色、沉溺情欲,就是摧残性命的利斧;甜食脆物、肥肉烈酒,就是腐烂肠子的毒药。这些养生箴言旨在告诫他自己和他人,“养生难在去欲”。人生在世,不必追求功名利禄,不要留恋官位权势,不宜看重荣辱得失。如果贪欲无度,迷恋沉溺于酒、色、财、气,便会亏损心神,耗伤气血,妨碍健康,贻害自己。
苏轼认为养生首先要养心,要培养良好的心态,保持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减少疾病感染的机会,从而获得健康长寿。他在与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以 “安” 、“和”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即“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苏轼不善逢迎,好仗义执言,被认为是“天生的不合时宜”,并因此被屡次贬官流放。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这恐怕与他坚守的“安”、“和”养生观念有不可分的关系。
在养生实践方面,苏轼格外重视通过日常的饮食达到养身祛病的效果。他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有严格要求,曾给自己规定:“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一餐不超过一杯酒,一个肉菜),真正做到了“饮食有节”。 他在饮食方面提倡顺应自然,著名的东坡羹就是他创制而成的,而它的主要食材不过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蔬菜,如白菜、萝卜、荠菜等,虽然没有一点油腻之味,但是却别有一番天然清淡的香甜。苏轼对很多食材和草药都有研究,既善于以食入药,也善于以药入食。他先后写了《安州老人食蜜歌》、《桂酒颂》、《漱茶说》、《服生姜法》、《苍术录》、《石菖蒲赞》、《服茯苓法》等与食疗药补有关的文章,抒发自己对食疗药补的感悟。
除了饮食有节、食疗药补,静坐和足部按摩是苏轼养生的两大法宝。苏轼习惯于天刚亮就起床,面向东和南,披衣盘坐。先叩齿36次,随后呼吸吐纳,再用手摩擦脚心和脐下腰脊间,接着抚摩眼面耳颈,直到发热为止,最后按捏鼻左右五七次,梳发百余次。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对此评述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我们从苏轼的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苏轼对静坐和足部按摩的喜爱程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在因“乌台诗案”饱受牢狱之苦,被从湖州知州任上断崖式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自卫队副队长)后所作的一首词。它写的是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他却毫不在乎,泰然自若,缓步而行。这首词看似写景记事,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临危若素、泰然自处的人生境界,也反映了一种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使苏轼在之后更为恶劣的政治生态和生活环境中(接连被贬到岭南惠州和海南儋州) ,依然处变不惊,履险如夷,“安” 、“和”处世,乐观生活,而这才是最值得后人效尤的?B生法宝。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