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回复: 0

2018候鸟父母需要你的关怀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7 16: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民晚报》曾做过一项调查,上海地区祖辈婴幼儿同住率达76.5%,参与带养率达到88.8%,为主带养者达到49.2%。2010年的数据表明,北京、上海的20~39岁人口有2/3是外来移民,这就意味着上海每年出生的十几万新生儿,有相当数量是需要祖辈从遥远的家乡下山进城来照顾的。中国自古崇尚落叶归根,但他们为了子女甘愿“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他们甘当子女的“后勤部长”,继续为儿女操劳;他们虽能享受天伦之乐,但却可能面?R文化差异、生活不习惯、语言交流困难等问题。这些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所以,这类老人又被称为“候鸟式父母”。《生命时报》曾随机采访了40多位外地来京老人,其中近七成是为照顾孙辈而来。对于在京的生活,28位老人表示过不惯。在谈及最缺什么时,八成老人表示最缺语言交流,其次是没有朋友圈。还有近六成老人表示有机会就要回老家生活。
http://
  比起婆婆,她更怕妈妈的抱怨
  冬天来了,自然界的燕子南飞了。对于张燕家来说,夫妻俩的“候鸟父母”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迁徙。公公婆婆是北方人,受不了南方湿冷的冬天,每年这时候他们不是往南飞而是往北飞。孩子还小,家里是断不可少了老人的,所以接下来轮到张燕的父母从中部小城飞来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虽然要来的是自己的亲父母,但张燕并不高兴,她其实更喜欢公公婆婆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相处也更轻松。公公婆婆好像也更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他们很会照顾自己,除了带孩子之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很会找乐子,很快就在小区里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但自己的父母却不一样,从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各种唠叨,内容无非是为了你,我们才遭这个罪,一把年纪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吃饭也不习惯……
  其实张燕已经很照顾父母的感受了,可以说尽量不麻烦他们,事业上也没那么拼了,一到下班时间就想着赶紧回家,一点不敢加班。但实在因为路途遥远,到家已经不早了,再来做饭已经太晚了,所以每次到家母亲都要抱怨,带了一天孩子晚上还要张罗这么多人的晚饭,自己就像个老妈子一样。
  妈妈说得也很对,一把年纪还要为自己这么辛苦,张燕一边心里对自己这么说着,一边想着赶紧把饭吃完,好赶紧做点家务,帮妈妈减轻点负担,并且她知道妈妈爱干净,得把活干得漂亮妈妈才开心。于是吃完饭,洗碗、抹桌子、拖地,又耗去了大概一个小时,孩子也陪不了,最苦恼的是,似乎这也不能改变妈妈的心情,她似乎永远不满意。
  她在用抱怨向你求助
  张燕的妈妈表面上是在抱怨家务过多,其实是还没有找到让自己舒适的节奏,所以她的抱怨其实是心理和生活上的不适应造成。而张燕牺牲了陪孩子玩的时间,一味地用做家务来讨妈妈欢心,其实是把力用错了地方,并不能达到真正让妈妈开心的效果。
  让她开心我有招
  她需要你的夸奖
  其实中国的老人都是奉献精神极强的,很多时候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孩子,但是有些人不会表达,总是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用抱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张燕的妈妈极有可能是这一种,因为张燕也是用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的,这应该是她在原生家庭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所以对张燕来说,应该更多地让妈妈体会到自己对她的付出和帮助十分感激,让妈妈真真实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或缺性,帮妈妈找到对生活的控制感。即使在异地他乡,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而是自己价值的最大化体现。比如张燕可以多夸夸妈妈菜做得好吃,让自己吃到了家乡味;在妈妈的付出下,自己身体都变好了;这些话能让妈妈感到自己在家中的莫大价值。
  优先满足核心需求
  张燕要主动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按事情的重要性和事情的紧迫性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能把时间都花在疲于应付上,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影响心情,让双方都因付出没有应有回报而心生不满,长此以往,彼此的相处更加艰难。所以张燕在减轻妈妈负担的同时也要照顾到自己的需求,也就是陪伴宝宝的需求。比如说吃完饭的时间就是陪宝宝的时间,洗碗等家务可以在宝宝睡着后再做。这时候如果妈妈看不惯要做,一定要结合第一条的“甜言蜜语”告知,“妈妈,你已经忙了一天了,碗留给我待会来洗”,或者干脆和妈妈一起陪宝宝玩,享受一家子的天伦之乐,同时也培养了与妈妈的亲密感,宝宝也会喜欢更多的人和自己玩。另外还可以将家务让给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比如老公,或者将家务外包给钟点工。总之,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核心需求,优先满足。
  妈妈的忍她都知道,只是……
  林夕的妈妈其实很不愿意到上海来带孩子,每次在家族聚会上都说,自己实在没办法,要不然真不愿意在女儿家待着,别人觉得上海是大都市,可自己就觉得不是自己的家,不自在。并且,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似乎也不如以前了。在老家的时候,生活很随意,还有很多老朋友可以聊天,每天过得很舒坦,神清气爽,身体也更舒畅。可是一到上海就不行了,今天背疼明天腰疼后天腿疼,林夕有的时候想,妈妈是不是故意装疼想回家。其实林夕也知道妈妈的苦。妈妈和老公相处不是很好,虽然没有吵架,但是妈妈不喜欢老公的性格,所以在自己家中,为了避免冲突,妈妈很多时候有些忍气吞声,逼着自己不过多评论不过多干涉,但长期忍让,心情又怎么能畅快得起来?虽然她不跟林夕说,但林夕能感觉到妈妈的不开心。这点她妈妈跟婆婆不太一样,婆婆很愿意来帮忙,但是自己不太愿意婆婆来,因为婆婆来了以后就是对小家庭的各种干预,什么都要她说了算,什么都是她做主,所以婆婆在自己家很自在,倒是自己很不自在,可能妈妈在自己家的不自在就和婆婆在的时候自己的不自在差不多吧。想到这里的时候,她真是觉得自己没用,让妈妈这把年纪还为自己受委屈。要是因为自己倒也罢了,让妈妈回老家以享天年,自己慢慢和婆婆磨合,可是一想到孩子她又犹豫了。妈妈比婆婆会照顾孩子多了,妈妈以前是老师,还会教孩子,妈妈的性格也对宝宝的影响更好,宝宝也更喜欢外婆。所以,林夕很苦恼,怎么能让妈妈在自己家待得更舒服点呢?
  她是典型的身心症状     在排除身体疾病的前提下,林夕的妈妈是典型的身心症状。回到老家身体就好了,在林夕家的时候就各种小症状不断,这时候林夕帮助妈妈调整心情确实很有必要。而林夕妈妈的心情不好主要来源是林夕的老公,而这么多年的相处似乎改变林夕老公的性格也不可能,这已经是他们俩磨合出来的最好相处方式――彼此容忍。但怕就怕妈妈忍出内伤来,所以林夕可以在情绪出口上多做一些工作。
  让她开心我有招
  鼓励妈妈走出去
  由于林夕的??妈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结交朋友,所以林夕应该鼓励妈妈多跟其他老人接触。比如借着为宝宝性格好的名义多在户外玩,这样就有可能结识更多经历相似的奶奶或者外婆,毕竟同龄人再加上同在异乡为异客,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为缓解妈妈的思乡之情,甚至林夕还可以通过小区群为妈妈寻找更多的老乡,用家乡话交流对妈妈来说能更快地找到知音,交流也会更舒畅。
  时间巧安排,双方都自在
  减少妈妈和老公的接触时间,这样有利于眼不见心不烦。在妈妈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里,尽量创造和妈妈在老家一样的生活节奏和环境。其实老公和妈妈相处的时间主要是晚上和周末,比如晚上安排妈妈出去锻炼身体跳广场舞,这样既放松了妈妈的心情,又锻炼了妈妈的身体,还满足了妈妈的社交需求。周末的时候,一天可以让老公和孩子出去玩,自己陪妈妈逛逛街,做做饭,还有一天让妈妈自由安排,小家庭三个人安排一些孩子的学习活动,这样即使一家三口出去没带妈妈,妈妈也不会觉得被冷落了。
  顺着妈妈的话说下去
  可以多跟妈妈聊聊她压抑在心里的那些不满,不要担心妈妈说了那些不满会加重,恰恰相反,说出来了她反而可以放下了,不用压抑在心里了。在沟通的过程中,林夕其实可以反馈老公的真实想法,甚至他的事后反思和反省,这样妈妈也可以更理解和体谅老公。甚至林夕有时可以在妈妈面前主动数落老公的毛病,这样妈妈反而会更轻松,原来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但是这样的数落不能变成抱怨,要逐渐往理解上去引导。
  为了儿子,她和妈妈红脸了!
  琴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父母对她很宠爱,再加上生了个儿子,父母其实是很开心的,因为以前就一直想给琴生个弟弟,无奈琴的爸爸是公务员未能如愿。所以自从琴生了孩子以后,爸爸妈妈就主动承担了照顾孩子的任务,他们也说不用公婆来,公婆在家照顾90多岁的爷爷就好了,其实本质上是他们怕女儿受委屈,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可是没想到这么恩爱和睦的家庭,在共同面对第三代时却有了从所未有的冲突。而每次一冲突,爸爸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们觉得我们教育得不好,那我们回家去了。琴哭笑不得,觉得不应该这样伤爸爸妈妈的心,毕竟他们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但对儿子的很多教育方式她又实在忍不住,不吐不快。这样时间久了,爸爸妈妈倒真的回去得更频繁了,开始只是琴一有假他们就要回老家,后来变成只要孩子不上学,他们就想回去,琴对此很内疚,常常尽力挽留他们,但似乎并没有效果。
  让她开心我有招
  适当“放假”对双方都更好
  其实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很常见,但碰上琴父母这样自尊心特别强的,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其实他们不是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教育方式提建议,大部分老人还是很清楚孩子需要父母自己带,年轻人理念更新,但是,他们很难一下子接受自己的孩子老说自己不对。尤其是琴的父母很有主见,他们回老家,并不一定如琴所想,是赌气回去,也有可能是暂时的休假和调整,他们愿意带着孩子回去,本身就说明了对琴现实情况的周到考虑和对外孙的疼爱。所以琴大可不必为父母常常要回家而内疚,而应该想成给他们放假,让一直付出的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
  用有效陪伴给孩子正面影响
  如果琴担心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会养成一些坏习惯,那就等孩子回来以后多陪伴孩子,保证自己在家的时间孩子都是受自己影响。而不是自己在家时也多由外公外婆照顾,自己再来指出缺点,与其这样引起冲突,还不如事事亲力亲为,这样对孩子对家庭关系也更好。
  在家中形成自我检讨的习惯
  在孩子教育上,最理想的情况是,大家形成共识,要么参与,要么保持旁观,对别人的教育行为不干涉,所有的人都要以身作则,这样其实也更能培养大人的权威;否则一个人管,另一个人说不对,很容易造成管教不彻底,使得孩子容易钻空子,更难以贯彻执行大人的指令。大人之间事后可以互相讨论怎么做才更好些,甚至琴可以多问父母我这样严厉或者宠爱孩子对不对,以身示范,在家中形成自我检讨、自我反思的习惯,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利。
  和候鸟老人相处
  三大秘诀让彼此相处更舒心
  候鸟老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并不尽是享受天伦之乐,辛劳付出的背后,还有各种生活、情绪和理念上的不适应,甚至冲突。但作为无奈之举,我们也不能悲观面对,而是积极相信,问题是一定能解决的。虽然父母可能永远不可能把子女的家当成他们的家,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其中以下几点是关键因素:
  1.要看到父母的辛劳,勤于沟通并表达出来,不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要给予必要的尊重和感恩,让父母体会到温暖。
  2.对孙辈,祖辈不能做到的,也是正常的,那不是他们的责任,更不是他们的义务,如果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就想办法自己做,或是请更专业的人来做。
  3.要让父母尽快形成自己的交际圈,鼓励父母与更多的人交往,尤其是老乡的交往,使情感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不仅仅是囿于与子女的交往;甚至可以为他们创造多与老家亲戚、老友交流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这尤其需要年轻人的帮助,这对年轻人很简单的举手之劳却有可能给老人的生活开启另一扇大门,没准他们就在里面找到乐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