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X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0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本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的基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心理调节干预、康复运动干预、家庭支持干预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MRS评分。 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及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20 d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SAS、SDS及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http://
[关键词] 护理干预;脑卒中;抑郁水平;生活质量;焦虑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2-014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basic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basic nursing measur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motor intervention, family support intervention, and other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MR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SDS and M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1 week and 20 days of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the SAS, SDS and MRS scores in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遵循治疗标准的常规护理手段与正常的医疗措施。与此同时,综合护理组接受每周两次,每次半小时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行?楦稍ぃ?心理调节干预,康复运动干预,家庭支持干预。具体方式如下:(1)认知行为干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心态,改善治疗效果。由于患者的自身条件不同,对于医学知识的了解与理解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些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文化水平让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有所不同。因此在干预过程中,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非常有必要。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病症知识的讲解以及常规治疗手段的科普来建立起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通过指导正确的治疗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在接受治疗之后保持良好的身体情况,从而减少疾病复发率。再对患者进行松弛训练与阻断训练来改变与加强疾病的复发与恶化。(2)心理调节干预: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一旦得病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并发症,如肢体麻木、面部僵硬、表达能力降低等各项生活能力下降,这对于一个人的打击十分重大,使得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程度大大下降。除了通过加强治疗信心等认知干预手段,心理调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应当仔细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行为,通过心理辅导、及时沟通等手段来鼓励与安慰患者,排解负面情绪,使得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结果。(3)康复运动干预:肢体活动能力下降,一侧肢体产生麻痹,无力,灵活度下降是患者经常要面临身体状态,并且面部僵硬或口角歪斜,从而进一步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身体营养供给受到颈部肌肉功能性失调造成食欲不振,难以获得保证身体健康的营养。因此,通过身体锻炼等方式进行的治疗手段对于患者来说是恢复身体健康和生活基本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良肢摆放,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与身体擦拭,可以有效防止肢体痉挛,减少因长期固定姿势带来的皮肤病。通过多频次、短时间的关节运动,辅助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翻身、站立、平衡训练,逐渐恢复身体机能。通过训练吞咽,讲话交流,鼓励患者谈话,谈感兴趣的话,按摩喉部,活动舌头,增强进食功能,保证营养成分摄取与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4)家庭支持干预: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多与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相关科普,增强防止疾病复发意识,督促家属在治疗后与患者共同努力改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在患病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交流分享对患者情绪有帮助的人和事物。指导家属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应当了解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保证患者正常的情感交流体验,良好的治疗环境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判断患者的焦虑水平,采用Rankin量表修订版(MRS)评价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水平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采用填写表格的方式来进行评价。采取抑郁水平评估、焦虑水平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的三种方法。表格填写由患者独立完成或者在家属的帮助下完成,在填写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旁待命,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上前指导,帮助患者或患者家属正确理解题目意思,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测试结果。减少因误解题目、错误作答带来的风险。收集整理后,检查表格填写完整情况,保证数据的收集效果。(1)抑郁水平: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后可能伴随发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测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恢复状况。采取四级评分的方式体现患者的抑郁程度,标准值为53分,分数越大抑郁程度越严重;(2)焦虑水平:常见患病后心理问题之一,减少焦虑水平有助于患者取得更好地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可以从侧面反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值为50分,分数越大,焦虑情况越严重;(3)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测定,主要是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正常水平越低。分别于接受干预前、干预后一周、干预后20 d进行心理状态、焦虑水平、生活质量的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多时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干预后1周及20 d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20 d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20 d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及20 d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SAS、SDS及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综合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在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文琦,魏琳,张广清. 脑卒中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 重庆医学,2017,46(12):1720-1723.
[2] 易玲,邓小玲, 彭小琼. 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前沿,2017,7(11):254-255.
[3] 唐金草,顾艳.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17, 24(3):346-347.
[4] ?⒔?,高梅,蒋雅娟,等. 优质护理对脑卒中伴抑郁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4-26.
[5] 郑树平,原汝建,李霞. 脑卒中患者抑郁症心理护理临床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 40-41.
[6] 谢颖,卢映霞.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54-1955.
[7] 李淑梅.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5):147.
[8] 刘洪霞.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01-302.
[9] 李路记.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747-748.
[10] 肖蓓.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 287.
[11] 张雅敏.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6):90-91.
[12] 张彩虹,韦俊杰,李燕华,等.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家庭护理者负担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78-80.
[13] 张敬伟,杨巧华,杨海英,等. 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7,39(2):306-308.
[14] 王芳,肖红,范润平,等.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3.
[15] 滑培梅, 范晓霞, 孟云清,等.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7, 29(6): 873-876.
[16] 余玲萍, 谢灵敏, 王卫珍,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6): 1075-1078.
[17] 邱春芳.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临床影响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8(2):374-375.
(收稿日期: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