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生源结构不合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雷同、专业核心课程趋于共性、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等问题。结合体育学科自身专业特点与社会职业发展导向,提出在教育中努力搭建学校、市场、社会导向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招生平台;构建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个人长远发展模块式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与产业相结合的链条式培养过程;建立以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三者相结合的核心素养评估体系等改革构想。
http://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5-0111-05
Abstract: The authors dissected realistic problems exis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enrollment student sources,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plans, major course setup, lecturing and examination etc,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s mainly include irrational student source structure, similar academic type and specialized type master student cultivation plans, major core courses tending to commonality, undiversified lecturing ways and examination indexes, etc. Coupled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s own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areer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d to do the followings in education: strive to establish a student recruitment platform for the “3 in 1”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market and social orientation, build an individual long-term development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that bases the foundation on theories and the standard on abilities, form a chain-like cultivation process in which the school is 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y, establish reform conceptions such building a core mak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which knowledge making, ability making and emotion making are combined.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master;graduate study;China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学位[2005]8号文件下达有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简称《设置方案》),开启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大门。《设置方案》中指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1]。2006年,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开始招生。经过10多年的培养实践,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前期的?_展意义与可行性探讨阶段,学位设置与试行阶段以及逐步制度化阶段,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2%,预计今后我国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招生比例将达1∶1[2]。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在培养上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培养过程中仍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在质量上还未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1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
1.1 生源结构不合理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很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而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2015年全国各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南、河北分别下降6.56%、6.14%、5%、3.88%、3.36%、2.97%,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人数与2014年相比也有所减少,而招生规模却在不断扩大[3]。由于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宽进宽出”现象,造成学位含金量下降,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重视度较以往相比明显下降,由此带来了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生源质量的下降。
池建等[4]曾指出,我国体育行业的主要职业是由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经纪人、体育传媒工作者、体育管理人员、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组成。在实际的招生结构中,根据杨小永等[5]整理的生源结构和比例来看,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其所占比例超过80%,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与裁判员、专业队教练员与运动员报考人数较少,所占比例也较小。此外,由于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不甚了解,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学位研究生,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等岗位的在职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导致招生结构不均衡,招生规模扩大而专业硕士生源减少,加之社会不了解等因素无疑给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带来一定困难。 1.2 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界限模糊,培养目标与方案雷同
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的《设置方案》中对学位获得提出的要求,包括对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对体育领域重大事件的分析、对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胜任相应的体育专业工作等。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型硕士以市场需求为职业导向,以服务体育职业实际工作为己任,更加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其培养的主要目标侧重对实践的体悟,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中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开发[6]。但目前高校中却存在着“在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共同发展近10年后的今天,学生‘学而无术、专业不专’的现象,增加专业硕士学位可能仅仅从外在导向上丰富了培养方案,而并未解决其引发问题的根源――实践能力不足”[7]。学术型硕士本应注重理论研究,专业型硕士则应重视实践指导,然而在部分招生网页上发现在高校的招生培养方案中学术型与专业型雷同,界限划分不清。李康等[8]在分析研究生的能力后认为,目前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的问题是出现“崇术轻学”与“技能不足”的倾向,即过于注重专业理论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专业技术能力的维持和提高,而这主要是由学术型与专业型培养目标的雷同所造成的。李传兵等[2]查阅了我国38所院校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发现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培养目标都只是对指导性方案的重复表述,并没有形成各院校自身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特色,造成体育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趋于雷同,这也直接导致了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对象相脱节,专业领域培养特色不能被充分凸显,造成体育人才市场空缺,这将成为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9]。
1.3 专业设置基本相同,核心课程趋于共性,实践性不强
在《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导向:将传授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核心课,强调专业岗位工作实践能力的专业课和强化学生某一领域专业技能的选修课相结合。通过查阅高校招生网站(主要包括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院校、师范院校)可知,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主要由4部分组成:必修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以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为主;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则是体现每个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共有4个专业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10]。在专业设置上,许红等[11]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设置比较强调共性,而不太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的比重较偏重于专业领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实践性课程设置较为薄弱。李传兵等[12]指出,在课程设置中也存在课程设置理论化、学位与核心课程重复、选修课程范围狭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李卫东等[13]在对我国10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分析总结后同样得出:课程内容陈旧,跨专业课程资源较少,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相似率达90%,专业技能类实践性和方法类课程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不突出等结论。
在核心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方千华等[14]指出当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趋于理论化,认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需突出实践与应用、职业与供求等要求,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核心课程趋于共性,理论性大于实践性,实质上反映的是“学校主导”“全程预设”“整齐划一”等生产车间的批量化培养模式。每个学校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市场需求等是不完全相同的,?W校内部的师资构成、基础设施、学校定位也各不相同。然而,如此差异化的因素体现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却是专业规格标准模糊与同一化,专业领域相对较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新兴体育职业的发展,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千篇一律,没有形成专业特色[15]。这不仅与设置专业学位的初衷相背离,还容易导致办学定位与校情、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分布、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需求的失衡,可见这些都将成为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一大困境。
1.4 导师的“师徒式”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
一些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提倡校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校内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学术和调研活动。实际上,这种名义上的校内外结合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没有实质性差异。我国体育学科硕士层次的教学中依然延续着以讲座式为主的授课方式,没有突出体育专业硕士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成为知识理论的记忆者而不是实践能力的获得者。有研究针对我国11所体育高校进行调查,发现近1/4体育院校的体育硕士没有开设专项课,而是由导师安排的单一校内实习、单一校外社会实践或校内外实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占67.2%;54.2%的学生被要求在提交论文答辩申请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9%的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论文写作要求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一样,没有突出体育专业硕士的特点[16]。在完成学位论文方面,方千华等[14]认为当前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学术化倾向,对学位论文的撰写过于重视学术水平。
2 改革设想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及培养环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2015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结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团队”等精神[17]为导向,紧跟社会发展的职业导向,结合当前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特点与社会、单位和市场发展对体育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探索一条适合我国体育专业学位硕士发展的培养模式。
2.1 学校、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招生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且来自各领域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运动竞赛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指导员和社会大众健身指导、专职培训员等。专业型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除掌握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外,还应切实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因此,针对体育各个领域的培养对象,招生方案应具体细化。首先,学校要进行目标定位,打造自身特色,注重工具型与应用型知识学习,突出职业能力发展,追求差异化的招生方向。其次,由于学校所处地区经济、民族构成、教育资源、师资构成的差异性以及各地区人才市场的需求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需结合地区特色和体育市场用人需求来制订,打造优势专业,形成以优势专业立足而非学校整体排名立足的个性化招生方案。再者,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人才,因此学校的招生方案有责任进行社会引导,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依托社会发展导向,开拓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的体育新兴专业。通过将学校定位与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导向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协同发展招生方案。录取时遵循“差额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针对少数特别优秀的体育人才如优秀等级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可采用单独划线、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特殊招录办法[18],以方便生源应需入职,形成体育学人才“枝繁叶茂”的局面,从而为体育专业硕士的今后培养绘制美好蓝图。 2.2 理论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是具有实践优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人才,能够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首先,建立起专业设置标准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区别于学术型的理论课程,建立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领域理论体系。其次,构建能力本位的实践技能课程体系。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学生不仅要成为理论的记忆者,同时也应成为能力的获取者,注重方法与技能的实践训练,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实践性和时代性。区别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要求学生发展个人能力,以强化职业能力为标志,突出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可适当增加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跨学科、跨学院、国际性、职业发展性与学术训练方法课程等联合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在包含实践技能的教学内容中尽量避免与本科阶段授课内容的重复[19]。
此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应与个人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联。除了进行课程教学外,还应搭建具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导向、长期职业规划和个人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发展空间。学校通过学科提升竞争力和公信力,而学科又通过各专业方向拓展内涵和外延空间。按照1级学科大类划定范围,2级学科专业分类布局,3级研究方向发展特色进行总体延展。依据差异化的培养方案构建优势课程模块,将专业领域内的课程进行科学化组合,围绕某一专业领域,依托师资、生源、地区特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形成理论、能力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优势教学模块,课程体系应体现独特性、差异性和连贯性的特征。在构建课程模块中,应加强设置专业技能交叉的课程,学校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紧扣专业发展的先进技能,开设热门领域并不断更新、创新,使之与国际接轨;重视专业的开放性与融合性,形成引领专业领域发展的优势学科,确保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对接。
2.3 学校与产业相结合的链条式培养
体育专业硕士要突出技能优势,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校内授课制,而是要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及市场需求,形成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形成有机衔接、前后连贯的高层次人才生产线,建立联合培养的教育实践基地,打破大学、产业与行业之间的体系壁垒。学校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在实行导师负责制培养方式的前提下,努力探寻并推行“双师型”导师团队,细化导师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强调学科交叉。同时,要发挥第二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使整个导师团队在互相配合与通力合作之下提高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加强与校外体育产业中的健身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社区体育运动中心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开设联合培养体育管理型、体育服务型和体育技术型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项目,协助学生寻找与专业领域有关的基地进行跟班式学习实践,打破传统单一的“师徒制”的“点对点”指导模式,采用与校外导师“面对面”的专职协同指导模式。
教育实践单位也要根据体育硕士的工作特点有效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良性、规范、实效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校内专业理论与前沿知识掌握、校外核心能力与职业实践跟进的混合型培养,形成校内导师测试、考核与校外导师评价、观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针对性夯实、巩固,实行校内导师统筹监督,校外导师“一对一”技能教授的过程跟踪指导,记录校内外导师或导师组与学生在学术与实践方面的交流频次、互动时间等内容,实现不脱离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导向的学生职业个性化发展,避免陷入“专业主义”与“职业教育主义”的误区[20]。
此外,还可以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实践内容、研究过程与实践方案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论文须强调应用性与实效性:体育教学专业领域提倡体育专题研究报告与优秀体育教学实践案例,运动训练专业提倡高水平运动训练计划,竞赛组织专业提倡经典赛事的举办实施,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提倡区域群众健身指导方案等的撰写与设计。在形式上多采用课外自学与课内答疑、小组讨论与分组辩论相结合的撰写方式,适度实行末尾淘汰制[21],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
2.4 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相结合评估体系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传统学术型硕士学分加论文的考核方式不同,所以应结合自身特色形成独立的考核机制。在提倡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今天,体育专业硕士理应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核心素养的统一体,因此可根据体育专业硕士的职业特征进行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3个维度必备的核心素养考核。其中,知识素养包括: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开阔的知识面,考核方式以测试、课程论文为主;能力素养包括:娴熟的运动技能、熟练的教学训练问题处理技巧,考核相关专业报告和专业技能;情意素养包括:热爱工作、良好的个人品德、长远的职业规划,考核个人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知识素养集中于期末考核,而能力素养和情意素养重视过程考核;知识素养是根基,能力素养是关键,而情意素养则决定个人的未来发展[22]。三大素养的结合考察,不仅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适应多元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学校今后的良性发展,进而帮助推进全面、和谐社会的发展。充分认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复合型特点,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这就需要坚持以培养社会和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需求为根本立足点,以授课内容、实习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价值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中培?B质量标准应侧重于对体育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体育运动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同时要高度重视市场用人单位接纳人才的“满意度”与社会“认可度”,确保评估的实效性和客观性。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与需求持续增长,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具有的专业性、实践性与复合性特征被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现阶段,我们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准确把握“教体结合”的规律,同时结合我国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职业导向。当然,这并不是技术与知识的低含量结合和仅依靠经验积累的工匠型职业导向,而是全面掌握系统的体育专门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要素和专业伦理的“专门化”“有学问”的职业导向[23],以适应国家、社会对高水平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彰显体育专业硕士的特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高层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