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2018别让健康被慢性病“打了折”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6 14: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2016年上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3.18岁,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然而,目前仍有很多传统的和新的健康问题不断涌现,众多健康危害因素交织其中,影响了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正因为如此,《“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将2030年上海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目标定为72岁。所谓健康期望寿命,是处于健康状态的平均年数。
http://
  上海居民目前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3岁,而2030年的健康期望寿命目标却只有72岁,两者存在11年的差距。是什么让我们的健康寿命“打了折”?
  从理论上说,所有疾病都会使健康“打折”。但对上海人而言,慢性病给健康寿命打了一个最大的“折扣”。2016年,上海居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为91%。全国的情况与上海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1959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1%,目前已高达24.4%;198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8%,现在已高达12.3%。
  那么,控制慢性病能够帮助延长健康寿命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健康中国2030慢性病早死概率”预测研究显示:到2030年,若能使运动不足率降低10%、吸烟率降低30%、血压降低25%、胆固醇降低20%、BMI(体质指数)停止上升、空腹血糖停止上升,可大幅降低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死亡。也就是说,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延长健康寿命。
  如何控制慢性病的高发态势?笔者认为,这需要个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俗话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健康上海2030”也提出,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加强健康自我管理,形成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增强对自身健康的投资意识。政府应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增加对健康领域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系统、覆盖全民健康。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政策和法规,如《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也实施了不少公共?l生服务和政府实事项目,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老年人免费体检,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筛查, 慢性病社区管理和诊疗等,为提升上海市民的健康水平做了不少努力。社会组织可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等方面做些工作。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负责”。从我做起,携手共建、共享健康上海、健康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