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33例经验体会
返回列表
查看:
241
|
回复:
0
2018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33例经验体会
[复制链接]
9685211
9685211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6 1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方法 33例(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 均给予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 术后给予相应处理, 随访6~12个月, 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3例(36眼)患者随访6~12个月后, 治愈30眼 (83.3%), 好转4眼 (11.1%), 无效2眼(5.6%), 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相对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诸多的优点, 但也需要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 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做好术后的随访及处理。
http://
【关键词】 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41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 是由于鼻泪管狭窄、阻塞, 导致泪液在泪囊内滞留, 伴发细菌感染而引起, 常见于中、老年妇女。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方法, 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较好, 但有损伤较大、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等缺点。1989年McDonogh等[1]完成了第1例当代的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并展示了该术式具有损伤小、无面部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本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3例(36眼),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3例
(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 其中男7例(7眼), 女26例(29眼);年龄21~58岁, 平均年龄35.3岁;病程1~32年, 平均病程
5.5年。所有患者均有溢泪、溢脓症状, 泪道冲洗不通, 可见脓性或者粘液性分泌物流出。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行泪道碘油造影及鼻腔检查。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部下方垫头圈, 使头部抬高10~20°并偏向手术侧以利于手术进行。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用浸有2%丁卡因10 ml及1‰肾上腺素2 ml的棉片作鼻腔表面麻醉, 1%利多卡因3 ml作鼻丘附近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如有鼻中隔偏曲、钩突息肉样变、中鼻甲前端肥大等病变作相应处理。以中鼻甲前端附着点为中心, 向前1.5 cm
处, 用镰状刀作一略呈弧形切口, 向后分离黏骨膜达钩突前缘, 去除黏膜, 暴露鼻腔外侧壁的额突及泪骨部位的骨面, 约1.5 cm×1.5 cm大小。用电钻或者咬骨钳去除上颌骨额突及泪骨, 形成一个骨性开口, 充分暴露泪囊, 开口必须大于1.0 cm×1.0 cm。使用泪道探针从泪小点插入, 在探针的指导下, 用镰状刀在泪囊内侧壁作“U”形切开, 将其翻转于鼻腔, 此时多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 再行泪道冲洗, 即可确认泪囊已开放, 凡士林纱条覆压此瓣并填塞鼻腔。
1. 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0 d以预防感染, 术后第2天拔出填塞凡士林纱条, 并以地塞米松5 mg加庆大霉素8万U及适量生理盐水行泪道冲洗, 术后1周1次/d, 2~4周
1次/周, 以后1次/月至6个月。鼻腔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喷鼻以减轻组织水肿, 减少瘢痕及肉芽形成。本院常规术后第2周行第1次鼻内镜检查, 此后依据术腔恢复情况决定随访及鼻内镜检查间隔时间, 及时清理泪囊造口附近的血凝块、肉芽及坏死组织。
1. 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周兵等[2]的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鼻腔造孔形成, 上皮化, 流泪、流脓症状消失, 冲洗泪道通畅;好转: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泪囊造孔形成, 上皮化, 症状减轻, 冲洗泪道通畅或加压后通畅;无效:冲洗泪道不通畅或加压后仍不通, 造瘘孔闭锁。治愈和好转均视为手术成功,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33例(36眼)患者随访6~12个月后, 治愈30眼 (83.3%), 好转4眼 (11.1%), 无效2眼 (5.6%), 总有效率为94.4%;无效2眼中1眼为骨窗开口过小, 1眼为小泪囊, 均为术后泪囊造口肉芽阻塞及瘢痕增生导致手术失败。这2眼失败病例1眼经眼科泪道置管, 另1眼经眼科鼻外径路手术治愈。
3 讨论
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 减少手术并发症为临床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33例(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手术治疗, 回顾性研究这些手术病例并结合前人的经验教训, 有以下体会。
3. 1 关于骨窗的大小 骨窗的大小是手术成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骨窗过小, 泪囊暴露不充分, 致使切开泪囊不到位, 从而使泪囊造口过早愈合导致手术失败;骨窗过小, 术后肉芽及瘢痕增生也较大骨窗更易阻塞泪囊造口使得手术失败。本组病例中就有1眼为术中骨窗开口过小, 术后肉芽增生阻塞造口致手术失败。故术中骨孔须下达鼻泪管开口上端[3], 上达内眦韧带下方, 前至泪骨前嵴, 后至钩突前触脚处。骨孔要达到直径1.0 cm以上。
3. 2 术后随访及鼻内镜检查处理 经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早期病例的手术失败原因多为凝血块、分泌物、新生肉芽及脱落坏死组织阻塞吻合口所致, 远期病例大多为黏膜上皮组织增生、瘢痕增生阻塞吻合口所致[3-6], 所以术后的随访及鼻内镜检查处理非常重要。本院常规术后第2周行第1次鼻内镜检查, 此后依据术腔恢复情况决定随访间隔时间, 直至造口处上皮化。鼻内镜下主要检查泪囊造口处有无血凝块、有无粘连及肉芽生长等情况并给予清除, 防止泪囊造口堵塞、避免鼻腔粘连。
3. 3 尽量避免选择小泪囊手术 小泪囊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手术难度大, 成功率低[7, 8]。本组病例中就有1眼失败病例为小泪囊, 此病例术中发现泪囊极小, 切开泪囊内侧壁难度较大, 术后很快肉芽瘢痕增生堵塞造口导致手术失败。故术前泪道冲洗时如发现冲洗出脓性或者粘液性分泌物量较少时, 均须怀疑为小泪囊, 可进一步行泪囊碘油X线摄片检查, 如影像学检查发现为小泪囊者, 不可一味追求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此时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更具优势[9, 10]。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面部无瘢痕、可同时处理鼻腔内引起鼻泪管阻塞的病变, 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钩突息肉样变及鼻窦炎等诸多优点[4], 并且可达到与传统手术基本相同的效果。但是要提高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 需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术后按期随访处理, 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McDonogh M, Meiring JH. Endoscopic trans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 J Laryngol Otol, 1989, 103(6):585-587.
[2] 周兵, 唐??. 鼻?瓤?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附35例疗效分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2):80-83.
[3] 李泽卿, 周文光, 江满杰, 等.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7, 13(4):278-281.
[4] 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8-199.
[5] 周建华, 李本农, 李艳妮.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再造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33例体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24):1142-1143.
[6] 金佳伟.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18):516-517.
[7] 陈宝刚, 张沧霞, 梁雄辉, 等. 鼻内镜下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病例体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 31(2):158-159.
[8] 魏栋栋, 王静, 梁玲. 微创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9例体会.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10):117.
[9] 蔡小花.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心得.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33):4371-4372.
[10] 张青芝.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7):847-848.
[收稿日期:2017-08-23]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