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回复: 0

2018通腑泄浊祛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血清ET\NO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6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祛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探讨该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加祛瘀宁心丸组,35例)和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组,35例),疗程均4周。追踪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T和NO水平变化。结果:ET浓度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O浓度升高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腑泄浊祛瘀法能够显著降低血清ET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进一步表明临床运用通腑泄浊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有确切疗效。
http://
  关键词 通腑泄浊祛瘀法 冠心病心绞痛 内皮素 一氧化氮
  
  2009年4月~2009年12月运用通腑泄浊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并检测ET、NO指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按受试者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具体由随机数字表生成。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45~75岁;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西药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经X【sup】【/sup】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既往史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45~75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方法:①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药: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次,1次/日;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片10~20mg/次,3次/日;倍他乐克片(无禁忌症者服用)12.5~25mg/次,2次/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日;硝酸甘油注射液静滴,1次/日;疼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不稳定型心绞痛加用低分子肝素615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5~7天。②治疗组用药: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祛瘀宁心丸6g/次,2次/日,使大便量增多或大便次数达2~3次/日。祛瘀宁心丸药物组成:大黄、水蛭、地鳖虫、桃仁、草决明、蒲黄、泽泻、葛根、人参、黄芪、郁金、首乌、白芍、生地等(药物为院内制剂)。以上两组均以4周1疗程,疗程结束后记录观察结果,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指标:①血清ET和NO水平的检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浓度,药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血清NO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弘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由专人按照操作说明书操作。②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沈绍功等主编的“中医心病之心绞痛诊断与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结 果
  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失3例,对照组脱失4例,共完成试验63例,结果报告如下: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血清ET与NO水平变化比较,见表2、3。
  安全性观察:两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
  
  讨 论
  关注健康血管内环境,关注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关注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合成和生物可利用度,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观察通腑泄浊祛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患者临床证候疗效及血清ET、NO浓度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通腑泄浊祛瘀法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通腑泄浊祛瘀法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ET的浓度,升高血清NO的浓度,提示通腑泄浊祛瘀之法,能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从而表明临床运用“通腑泄浊,涤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浊瘀互结证有确切疗效,对于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诚炼.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62-64.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9.
  3 于涛,曹洪欣.胸痹冠心病病机演变探微[J].中医药信息,2004,21(2):1-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血清ET变化比较(X±S)
  
   注:△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表3 两组血清NO变化比较(X±S)
  
   注:△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