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动态增强MRI与ADC值及ADC差值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 ...
返回列表
查看:
314
|
回复:
0
2018动态增强MRI与ADC值及ADC差值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
[复制链接]
6449373
6449373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5 18: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M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ADC差值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临床拟诊乳腺病变患者行DCE-MRI及DWI检查,将DCE-MRI(形态+TIC)、ADC值、ADC差值及其联合应用的判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DC值、ADC差值最佳诊断阈值为1.30×10-3mm2/s及0.47×10-3mm2/s;DCE-MRI、ADC值和ADC差值法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更高。结论:DCE-MRI、ADC值和ADC差值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http://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1-0056-05
磁共振已成为乳腺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常规平扫T1加权像、T2加权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f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等。乳腺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但由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诊断标准不同,导致其特异性变化很大,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是乳腺磁共振应用面临的课题。为寻找诊断乳腺癌的最佳诊断标准,笔者探讨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ADC差值单独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60例乳腺肿块就诊女患者,肿块病灶60个,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5.7±15.3)岁。肿块经临床手术后,进行组织病理学确诊。
1.2MRI成像及扫描参数
采用GE 1.5 T Signa HD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仪,专用乳腺8通道相控阵线圈。患者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乳腺线圈凹形孔内,进行双乳腺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如下,①脂肪抑制FSE T2WI:TR 4 300 ms,TE 8.0 ms,层厚4 mm,间隔1 mm,矩阵288x192,激励次数2次;②DWI采用SE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 7 000 ms,TE 89.6 ms,层厚4 mm,间隔1 mm,矩阵128x128,激励次数2,b值为1 000 s/mm2;③DCE-MRI:TR 5.6 ms,TE 2.2 ms,层厚4 mm,间隔1 mm,矩阵320x256,激励次数0.7次,增强前先行蒙片扫描1次,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Gd-DTPA,0.2 mmol/kg,注射速度2.5ml/s,注入对比剂后连续5期动态增强扫描,每期扫描时间138 s。
1.3图像分析与数据处理
利用GE ADW4.4工作站functiontool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感兴趣区(region 0finterest,ROI)的大小根据病变情况进行调整,获得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curve,TIC)。测量ADC值时,避免测量到乳腺脂肪组织,测量3次平均后为该病变的ADC值,周围正常腺体组织亦同法测量取值,所有检查资料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获得。观察早期增强图上的病灶形态:病灶的形状(类圆形、分叶形、不规则形)、边缘(光滑、毛刺状)、边界(清楚或模糊)。TIC分为3型:I型(流入型)、Ⅱ型(平台型)、Ⅲ型(流出型)。ADC差值计算:ADC差值=周围正常腺体ADC值一病变ADC值。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参考Fischer评分法将类圆形、分叶形和边缘光滑定为0分,不规则形、毛刺或边界模糊为1分;TIC I型曲线为0分,Ⅱ型曲线为1分,Ⅲ型曲线为2分。形态(0,1)+动态(0,1,2)积2分诊断可疑恶性,积3分诊断恶性。以>/2分为DCE-MRI阳性诊断标准。扩散加权成像分析:对ADC值及ADC差值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取得良恶性病灶最佳鉴别诊断阈值。将ADC值或ADC差值判断为恶性定为1分,判断良性定为0分。联合诊断分析:联合DEC-MRI(形态+TIC)、ADC值、ADC差值判断的结果,总积分大于等于4分诊断为恶性,小于4分诊断为良性。对上述评价指标制定出乳腺病变评分标准。详见表1。
1.4统计学处理
病变ADC值及ADC差值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利用ROC曲线获得ADC值及ADC差值法的最佳诊断阈值及曲线下面积;DCE-MRI、ADC值、ADC差值、三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确诊结果进行配对x2检验;以P0.05)。详见表2。ADC值及ADC差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959,说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中等(0.7~0.9),而ADC差值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0.9),ADC值与ADC差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1.30x10-3mm2/s、0.47x10-3mm2/s。详见图1。 2.3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分析
DCE-MRI、ADC值、ADC差值、三者联合分别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DCE-MRI、ADC值和ADC差值三者联合诊断效能与单独检测诊断效能比较,联合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更高。详见表4。
3.讨论
在TIC中良性病变多见I型曲线,Ⅲ型曲线恶性多见,但Ⅱ型曲线良、恶性重叠较多,本组研究良性组8例、恶性组16例呈Ⅱ型曲线。目前多数学者认DCE-MRI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高达94%~99%,但诊断特异性不理想,报道差异较大,37%~97%。本研究应用DCE-MRI(形态+TIC)定性诊断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
DWI能较好对肿瘤进行良恶性鉴别及疗效评价。采用ADC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文献报道其敏感性64.0%-92.3%,特异性75.0%~96.7%。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别均较大;本组病例采用ADC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93.8%,特异性75.0%,其特异度较低,可能与乳腺炎性病变因大分子蛋白含量高以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的双重作用限制了水分子运动,导致其ADC值下降。本组两例乳腺脓肿病例单纯用ADC值判断导致假阳性。另外由于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相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差异均可导致ADC值的差异,黏液腺癌因其特殊的病理基础,ADC值较高,用ADC值诊断易出现假阴性。
组织的ADC值理论上是一个常数,但是其实际测量值却受月经周期、心脏搏动、呼吸、微血管血流灌注以及受检者不自主运动等多种生理因素影响。另外,MR机型不同、序列不同、扫描参数不同,也会导致ADC值出现偏差,而且每个人的ADC值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使用ADC差值来降低ADC值的个体差异,弥补病灶ADC值的偏差不足。本组病例用ADC差值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82.1%,较单独用ADC值、DCE-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有提高。与尹喜等报道一致。
本组病例2例早期高分化侵润性导管癌单纯用ADC值误诊为良性病变,但用ADC差值法诊断正确,原因可能是肿瘤为早期改变,分化程度较高,肿瘤细胞密度程度较低分化肿瘤低,因而ADC值略高于低分化肿瘤,ADC值略升高,但ADC差值并未明显缩小。另外2例乳腺增生腺病瘤ADC值误诊为恶性病变,但用ADC差值法诊断正确,可能是腺病瘤为乳腺增生,腺病瘤内可能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间隙小使ADC值减低,本研究2例腺病瘤ADC值较低,与文献报道一致。
DCE-MR、ADC值、ADC差值法单独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三者联合应用,可互为补充,能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其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且均明显高于DCE-MRI、ADC值、ADC差值各自的单独诊断,更能进一步提高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可作为乳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的分析方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