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回复: 0

2018丁薇:音乐世界,我一直都有好奇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7: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阔别丁薇的音乐多年,终于等来她的新专辑。这位安静的音乐人曾经被如此评价:
http://
  丁薇之前是校园歌手,她在音乐上非常干净透明,她像多年前一样具备流行潜质,她所欠缺的只是深度。专辑《断翅的蝴蝶》虽然口碑很好,但并不足以使她跻身流行乐坛的顶尖。专辑《亲爱的丁薇》具有好听讨巧的旋律,整张专辑更加柔和、流行,软流行歌曲比例也增多了(网易评)。
  丁薇不仅性格随性、前卫,而且也在她的音乐里展现其随性前卫的风格(凤凰娱乐评)。
  丁薇的旋律创作不仅除了一如既往的优美和充满才华,同时也注入了深沉、气魄和成熟,俨然展露出大家风范(搜狐网评)。
  那么这张新专辑又将呈现怎样独特的、与以往不同的丁薇呢?
  2015年10月,丁薇的新专辑《松绑》(UNTIED)发布第一首新歌《流浪者》。这张专辑距离她的上张专辑已有10年。同年12月底,她在上海和北京办了两场音乐会,很多业内人士来捧场,反响佳。
  2 0 1 7年6月底,《松绑》(UNTIED)终于推出。而早在2008年,它已完成前期和第一次混音。
  中间隔的这些年,这张专辑由最初的瑞典混音版本变成如今的新版本,改动的是整体的音乐结构。这是丁薇和她的制作人、Salt林朝阳对音乐的诚实。
  在露天餐厅采访丁薇,黑长发的丁薇短袖黑T、肤白、愉悦,比所有的硬照都要美丽。
  对于音乐,她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期专注于一件事的纯粹心思亦反映到了她的外表。   
  从1995年第一张爵士风格的专辑《断翅的蝴蝶》、1999年风格前卫的《开始》到2004年回归主流市场的《亲爱的丁薇》,丁薇的每张专辑都有明确的音乐语言。上音附小、附中一路念到上海音乐学院,生来便与音乐打交道的丁薇是那种虽然低产,但专辑出一张是一张,对自己想要的声音不倦追求,有强烈自觉的音乐人。
  “上海的空气很软,梧桐树,针一样绵密的细雨,在街上骑车去办事会不自觉地拐进一间咖啡馆或小店。这是一座会消磨斗志的城市。”
  大学毕业后丁薇去了北京。“去了一看,哎呦天空和云朵那么高(当然现在没有了)。北京的风硬、沙大,一会儿暴热一会儿巨冷,物质艰苦。但是周围相似的人特别多,见了面就说谁谁谁又出新作品了,最近听了谁谁谁的音乐特别牛逼,催人奋进。”
  新专辑《松绑》有强烈的个人特质。吹泡乐(Trip-hop)、古典弦乐、工业音乐、像女巫一样迷醉且非常有韧性的干燥女声,这不是一张容易让人亲近的专辑。
  据2015年听过丁薇北京音乐会的人说,现场来了大量业内人士。大家都比较矜持,现场偏闷。职业身份的关系,也可能是丁薇的音乐属性使然。这样的音乐不会让人想扭动身子跳舞,它只会让人一动不动,波澜都在心里。
  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丁薇现在的音乐,她也从未想过要让所有人喜欢。
  但丁薇一直是华语乐坛重要的音乐人,即使她做了很长时间的影视剧配乐且非常高产(2008-2014年即?_三四十部),长久地淡出幕前。做配乐的时候如果情节糟糕,搭档Salt会有心理障碍;丁薇不会,工作就是工作。
  《松绑》很难被简单归类为吹泡乐(尽管这是最接近的分类)。它兼具摇滚、民谣、电子,氛围独特,情绪强烈;空间层叠如迷宫,气候寒冷像西伯利亚的冬天。
  “音乐是个性、审美、能力的体现,歌词的观点来自音乐人的真实内心。”对丁薇来说,音乐是她内心的全部体现。与她待人接物时的温和与礼貌不同,《松绑》代表了“音乐好听”的多种可能性中比较冷门的一种。
  “我一直有个观点,很多人的音乐审美太单一了。阳光下有美,黑暗里也有,哪怕这种美是诡异的。”她喜欢的Trip-hop“就有人觉得恐怖”,但音乐里“夜晚、女人、高跟鞋、石板路”的画面一直令丁薇觉得很美。
  仅仅写一首“忧伤,或者愉快的歌”,对她来说已无趣。“音乐里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画面在变化,充满戏剧性的惊喜,这些都是音乐不应被放弃的功能。”
  丁薇早已过了因为一段感情、一次经历、一阵风或一场雨而创作的阶段。“现在可能配乐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就写一首歌。或者仅仅是哼了一段旋律录在备忘录里,过段时间翻出来听觉得某条特别好,也就成了。”
  对她来说,音乐的开端是感性,后期则是理性居多。
  动机是感性,完成全篇是理性;词意是感性,表达方式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这张专辑里丁薇改变了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很多时候听不清她究竟唱了什么。录小样的时候她用的是英语,“因为中文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我希望切断语言形成的模块”。填词的时候她寻找与英文发音接近的中文词,因此词意更像零碎的想象。语言变得不重要,必须要通过人声传递的东西才重要。“当然,有几首歌的词还是相当不错的。”
  丁薇说自己“是个奇葩”,“工程师性格,对机器、程序特别钻研”。“流行音乐的很多音色是大自然里面没有的,它就是电波。”她痴迷这些电波,电脑里攒了很多音色,经常一捣鼓就到凌晨。一个音色,一个loop,她就能写一首歌。和她一样,有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背景的Salt亦抱持“艺术就是材料制作”的观念。
  2008年丁薇和Salt去瑞典混音,出来的效果“很失落,还不如demo呢”。后来她才知道,不是国外的大牌混音师不行,而是她俩的火候未到。     做了大量影?剧配乐后,二人历经无数混音。再次跑到伦敦,Salt已经可以准确清晰地向混音师表达自己想要的效果,甚至提出可行的办法。“这些需要的是学问和技术,一点都不能靠蒙的。”
  这段时间里,两人每年会把这些未完成的歌拿出来听一下。“时候未到”,便又放回去。不变的是丁薇对这张专辑的面目一直有清晰的认知,“是暗色调就是暗色调,不会想把它变成明亮的”。   
  而林朝阳是个“强势”的制作人。都知道乐手的阵容强大,有Sting的御用吉他手多米尼克?米勒(Dominic Miller),艾瑞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合作鼓手伊恩?汤马斯(Ian Thomas)等加盟。“他不会规定乐手要怎么弹,但会鼓励乐手们一遍遍地提供不同的可能性。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感觉是什么。”
  他们会录很多种可能,混音前剪辑,“即使有一句乐句特别好,如果不符合整体,也一样会拿掉。”
  做音乐到现在,丁薇对音乐依然没有厌倦。她清楚自己现在的功力,“还是半瓶子醋,音乐的世界太宽广,我一直都有好奇心。”
  闭上眼睛,音乐世界是立体的。不是旋律,不是声音的大小;一切都是频率,频率决定了声音的位置,远近左右,“技术可以让人听清楚需要听到的东西”。
  她仍然在磨练技术的阶段,亦向往复杂之后获得的简单。“就像玉置浩二出一张翻唱自己作品的专辑。他自己弹钢琴、吉他、贝斯、打鼓,怎么可以这么简单又这么好听。这种简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样的可遇不可求丁薇碰到过几次,“得到的时候就知道是对的”。
  为这张专辑和两年前那两场兴之所至的音乐会,丁薇和Salt投入几乎所有积蓄。他们自然而然地默认这就是财富最好的流通方式,不会像某些明星作秀般一遍遍夸耀自己赚钱为音乐的伟大和艰辛。
  这也是丁薇备受圈内人推崇的原因。在浮躁的华语乐坛(如果还有的话),这样自尊自立做音乐的方式已经非常稀缺。
  她不在意年轻人不知道她的过去,甚至希望他们把她当成一个“有点老的新人”。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不同的东西供大家选择”,希望这张耐听,且确实需要听很多遍才能进入的专辑能被志同道合的人听到。“没有特别有效的方式,但总有机缘让它找到自己到达的途径。”
  最后加一句:那英有一首Loveradio FM103.7《最爱金曲榜》入围歌曲《爱要有你才完美》,至今署名仍是词丁薇、曲金武林,但其实词曲都是丁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