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 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 使后纵韧带复张, 椎管间接减压或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21 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结果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 经3个月~6 年随访, 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 Frankel 分级获1~3 级恢复。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6/view-1145923.htm
【关键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72-02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ultiple - level spinal fracture,MSF) 最早由Kosven 提出[1]。由于致伤暴力大、机制复杂,容易漏诊或延迟诊断。因此,治疗上较单节段脊柱骨折困难。目前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相关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 年7月至2009年4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21 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1 例中,男13 例,女8 例;年龄19~67 岁,平均年龄29.9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 例,车祸伤6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 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5例,D级5例,E级6例。合并伤:颅脑损伤3 例,肋骨骨折5例,四肢骨折6例,肝、 脾、肠破裂各1例,休克4 例。全部病例均行X 线、CT、B 超等检查,损伤情况明确。
1.2骨折分型 骨折按中间间隔节段数及骨折节段数分型[2],Ⅰ型(相邻型) 15 例,其中累及2 个椎体10 例, 累及3 个椎体2 例;Ⅱ型(非相邻型) 6 例,损伤间隔1 个正常椎体3 例间隔2 个正常椎体2 例。其中爆裂性骨折30 椎,压缩性骨折16 椎,骨折脱位2 椎。
1.3手术方法均采用全麻,俯卧位,取伤椎上一节段至伤椎体下一节段椎体棘突的后正中切口, 显露两侧棘突、椎板及关节突。 2 个相邻椎体骨折者, 若是一个椎体骨折严重, 而另一个椎体骨折较轻, 则在骨折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及骨折较轻的椎体植入6 枚钉;若是2 个椎体骨折均较严重, 则于伤椎上、下各2 个正常椎体植入8 枚钉; 骨折间隔一个正常椎体的,在伤椎两侧共3个正常椎体上植入6 枚椎弓根钉; 骨折间隔2正常椎体者,在伤椎2侧共4 个正常椎体上植入8 枚钉;④3个相邻椎体骨折,一般有1~2个椎体骨折较轻的可以打钉,伤椎上、下各1~2 正常椎体植入椎弓根钉。头、尾两侧椎体植入单向钉, 中间的椎体植入万向钉,两侧安装预弯的连接棒,根据骨折复位情况作适当的撑开,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和脊柱的生理弧度,然后根据患者的神经症状及椎管受压情况决定是否减压。对于有神经症状或椎管受压大于50% 而无神经症状者,常规行椎板减压,并用神经剥离子将硬膜囊腹侧致压骨块向前推压。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安装横连,放置引流管,将椎板减压咬除的碎骨植于横突间。术后卧床6~8周后佩戴腰围。相隔1~2个正常椎体,选择长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如果相隔3 个及以上正常椎体,按照单节段骨折分别以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内固定物1~1.5 年取出,经X线片复查证实骨折已骨性愈合。
1. 4 疗效评定按Frankel 功能分级, 对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进行评价;将术后患者的脊柱活动、腰背痛及下肢疼痛,按改善、无变化、加重三个等级进行评价[3]。
2结果
2.1手术情况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 h (2~4.5 h),平均出血500 mL(300~800 mL),均未发生感染。术后X线片复查测量示:全部病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1% (10%~70% ) 恢复到术后平均95% (85%~100%);后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3% (35%~86%) 恢复到术后平均97%(92%~ 100%)。17例获随访,时间3个月~6 年, 平均2年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3 例复位椎体高度轻度丢失约10%。
2.2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与手术前比较,术后椎体压缩及Cobb角术后均有大幅改善。
2.3 疗效评价见表2。由表2可见,在21例患者中,18例脊柱活动受限、20例腰背部疼痛以及16例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讨论
3.1MSF诊断与鉴别诊断2个或2个以上脊柱椎体节段(除棘突和横突外) 发生骨折为多节段脊柱骨折,多节段骨折可以是相邻或者非相邻椎体骨折。后者又称为跳跃式胸腰椎骨折(multiple-1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 fractures,MNSF),Korres 等[4] 将相邻2 个节段以上的脊柱骨折定义为相邻型,2个损伤椎体间只要有1个椎体及椎弓、关节突正常为非相邻型。目前进一步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唐三元等[5]将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两种类型再各分为Ⅰa 、Ⅰb 型和Ⅱa 、Ⅱb 及Ⅱc 等几个亚型,使分类更加细致,有利于指导治疗。MSF为高能量损伤,本组病例合并伤的发生率80.2%,应高度警惕合并伤的鉴别诊断。仔细而全面的查体和对复杂损伤的重视为减少误、漏诊、延误治疗的关键。
3.2 MSF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多节段脊柱骨折,由于致伤暴力强大,受伤椎体数目较多,对脊柱稳定性破坏严重,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受损,多数需要手术治疗。邻近多节段的压缩性骨折产生的后凸畸形是可以叠加的,可能产生神经症状,应认为是不稳定骨折。手术适应证应较单发脊柱骨折适当放宽[6-7]。Wiltenberg 等[8]建议对所有不稳定的损伤节段行手术稳定治疗,尤其是两损伤部位较近时,以便于患者早期活动和减少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对于脊柱和脊髓损伤本身的手术时机,应在患者生命得到基本保障情况下争取早日手术,解除骨折脱位对脊髓神经的压迫,恢复脊柱序列,尽量避免错过脊髓神经恢复的最好时机[9]。
3.3 MSF手术技巧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患者椎体损伤程度、部位和伤椎比邻关系决定。在复位与固定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造成脊髓的继发损伤。暴露椎板后,不急于减压。预先将撑开棒预弯成所需生理弧度,撑开的高度要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缓慢进行,避免过牵造成继发性损伤。整个过程要充分利用器械的良好设计,沿腰椎的生理弯曲纵向撑开复位,使椎体后方加压、前方撑开,充分伸展后纵韧带,使骨折块很好回纳,恢复或近于恢复椎管的容积。对于MSF减压的范围不宜过大,否则更易加重脊柱的不稳定性。在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进行植骨融合。本组病例均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同时行固定节段椎间小关节去软骨面,使之融合。所有随访病例获得了良好的融合效果,有效地防止了矫正角度丢失、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或迟发性腰背痛等并发症。
3.4 MSF内固定器械的应用 本组病例我们选用后路RSS钉棒系统固定,其优点为内固定长度便于调节,结合万向椎弓根钉的应用,安装简单,组合方便。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提供三维矫正和坚强内固定、恢复脊柱正常排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的活动节段,这是其他任何非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所不能达到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综上所述,通过本组病例治疗发现,MSF采用长节段后路固定,效果可靠,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术后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仅个别复位椎体高度轻度丢失。该手术缺点是固定节段较长,创伤较大,患者胸腰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参考文献
[1] Kosven AM.On complicated fractures of the spine[J].Orthop Trauma to Protez, 1965, 26(1):56-58
[2] 毛伟欢,陈才兴,孙成长,等.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钉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7, 13 (4):229-231
[3] Yuan HA,Garfin SR,Dickman CA,et al.A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of pedical screw fixation in thoracic, lumber, and sacral spinal fusions[J].Spine,1994,19(20 Suppl):2279S-2296S
[4] Korres DS, Katsaros A, Pantazopouios T, et al. Double or multiple level fractures of the spine[J].Injury,1981,13(2):147-152
[5] 唐三元,陈庄洪.多节段脊柱骨折分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5, 2(3):238-239
[6] Korres DS,Boscainos PJ,Papagelopulos PJ,et al. Multiple 1evel noncontinuous fractures of the spine[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411(1):95-102
[7] 卜保献,李志伟,石福明,等. 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0):1592-1593
[8] Wiltenberg RH,Garbisa S.Noncontiguous unstable spine fracture[J].Spine,2OO2,27(3):254-257
[9] 林斌,陈梓锋,郭延杰,等.非相邻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疗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0):1547-1550
作者单位: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