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1|回复: 0

2018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辛伐他汀组20mg,每日一次,其他治疗两组一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6个月后辛伐他汀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长期口服辛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病。
/6/view-1145694.htm
  【关键词】辛伐他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脂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97-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CAA)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TIA的主要病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以探讨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系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的TIA患者100例,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IR证实;并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确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排除伴有全身感染,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两组,(1)辛伐他汀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56岁-76岁,平均年龄66岁。双侧颈动脉病变25例,单侧33例;伴高脂血症47例,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13例。(2)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7岁-78岁,平均67.5岁。双侧颈动病变23例,单侧19例;伴高脂血症32 例,高血压病15 例,糖尿病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的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1)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均连续服用6个月。同时常规给胞二磷胆碱、丹参或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服用辛伐他汀外,其他治疗同他汀组。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迈瑞SSD-5000SV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MHz;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操作。受检者仰卧位,从长轴和短轴各切面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叉部,取最厚处记录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内膜局部隆起增厚、IMT≥1.1mm处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2.3 血脂测定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检测胆固醇(Tc )、三酞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1.24 随访 于治疗开始至半年进行随访,。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计量治疗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用SSP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比较 见表1 辛伐他汀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随访辛伐他汀在治疗过程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被公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前期研究[1]的结果显示,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的TIA患者,其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增高,且发生时间早。TIA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对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TIA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文献研究显示[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为主要病因,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早期为脂纹改变,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和粥样硬化斑块,若在此基础上出现斑块出血、破裂脱落、附壁血栓形成等可引起相应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3]。国内研究显示[4.5]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内源性TC的合成,从而降低血TC水平;同时诱导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增加,从而增加了由受体介导的LDL的分解代谢及血清中LDL的清除。他汀类药物除能降低血TC、LDL水平外,还具有升高HDL水平、抗氧化、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作用。抑制内皮细胞表达、合成黏附分子,从而减少白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黏附,减少泡沫细胞及血栓的形成,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的方法观察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后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MT、面积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MT、面积较治疗前及对照组IMT明显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均P参考文献
  [1] 袁国祥,朱琴,徐薇,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168
  [2] 尚明轩,曹秉振.颈动脉粥样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99
  [3] 杨光华主编.病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126-127
  [4] 谢坚,章成国.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4:471
  [5] 刘永明,严祥,张征,等.他汀类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病,2001,29:140.
  作者单位:550000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