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2018大学生同居的心理学探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5: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甚至被大学生比喻为“必修课”,但家长、老师、社会舆论一直对其褒贬不一,一时间校园恋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性解放的思想传入中国,这些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校园爱情模式――同居。从起初的偷偷摸摸,到现在的光明正大,同居现象已经从一种与社会伦理道德相背离的处境发展为现在大学校园的爱情主流。由同居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学校园的管理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6/view-1145313.htm
  
  1 大学生同居的现状概述
  
  根据2004年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在校四个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20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得出的数据,同1995年的大学生恋爱的调查的相关数据(1000份)相对照[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同居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见表1)。??
  
  
  由表1中所列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同居,明确反对者由1995年的76.3%下降到2004年的13.5%,正是这种对于同居的高接纳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同居现象的蔓延。
  在西部某城南郊的文化城,大专院校鳞次栉比,附近居民房屋颇多,在这里租住的98%以上都是大学生“小夫妻”,村民都习惯地叫这些村为“大学生夫妻部落”,他们则笑称自己的“同居生活”为“互助组”。
  据报道,广州地区8所高校包括暨大、中大、华工、华师、广工、广商、华建西院、广州大学有关“婚前性行为”的调查统计表明,1136名接受调查者中,14.1%有过性经历;浙江大学也曾对319名大学生作过调查,统计表明平时有性冲动的占87%,其中男生为96.31%,女生占68.7%。有关专家认为,在这一广阔的背景下,同居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
  
  2 大学生同居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刚刚经历了青春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性意识觉醒,形成了对性的需求。但大学生同居除了生理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的原因。
  
  2.1 大学生对性的生理需求和对爱情的心理需求
  从古到今,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流行歌曲,爱情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媒体中对于性的描述越来越露骨,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大学生经历了高考,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家长老师的严加管教,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再加上生理的成熟,自然而然萌生出对性的需求。当生理需要满足之后,就有了归属和爱的需要。而此时父母给予的爱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他们希望找一个感情伴侣,共同体验美好浪漫的爱情,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心理需求。而同居正好同时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两种需要。
  
  2.2 大学生的“移情”
  “移情”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概念,是弗洛伊德(S.Freud)三大精神分析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当事人把以往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现象,称为移情作用[2]。在大学生恋爱同居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根据作者的观察和调查,许多大学生所找的同居对象和自己的双亲在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等地方有相似之处。很多大学生上大学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在外,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为了弥补心理的空虚,寻找一种家的感觉,于是在某种程度上让异性伴侣充当了自己父(母)亲的角色。
  
  2.3 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社会,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外,网络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通过网络,大学生接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西方性开放、性自由的思想,婚前性行为对于大学生不再陌生,随之而来,同居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人,他们时刻追随时尚的脚步,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家相互效仿,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心理,“既然大家都同居,那我们也同居吧”成为许多校园情侣开始同居的理由。
  
  3 大学生同居的利弊
  
  从大学生恋爱到同居,争论的焦点是其利弊。但很多现象的存在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衡量,其存在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合理性,大学生同居也不例外。
  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同居是有其好处的。最主要的是在生活上同居双方可以相互照顾,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营造一个家的环境,有利于缓解学习的压力。一项来自挪威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同居对于年轻人的心理障碍和抑郁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同居年轻人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独身的人[3]。但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样的结果对于我国的大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适用。至少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同居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3.1 影响大学的学业
  大学尽管可以称为一个“准社会”,但其最根本的职能还是教书育人。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如果过早的同居,必定会将有限的精力分散到过多的生活琐事中,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这对于以后的就业和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3.2 损害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性教育相对落后,大学生普遍缺乏性知识,不懂得自我保护,致使同居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女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许多伤害。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对于恋爱婚姻的认识还很肤浅,往往只认识到情感层面,没有考虑到相关的责任,同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样是根据2004年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在校四个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20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得出的数据,发生同居行为后悔的,女性有62.4%,男性有24.4%[1]。一旦恋爱或同居关系结束,很多大学生不能理性地面对,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法,比如自杀等解决问题,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所造成的身心伤害对今后的婚姻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3 影响人际关系
  同居关系虽然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但有些大学生沉缅于二人世界,因此缩小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再加上与恋人在外同居,与同学老师的接触相对较少,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种对同学漠不关心、对老师视而不见的人际态度。严重者成为一个冷漠、孤僻的人。
  
  3.4 增加了的经济负担
  因为同居,除了日常衣食的开销之外,还需承担在校外租房的相关费用。当然,辛苦的是大学生的父母。有些大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甚至去犯罪。2001年8月初,哈尔滨警方以抢劫、伤害嫌疑将哈尔滨某大学三年级学生陈某逮捕。警方在向当地媒介透露案情时说据陈某交待,他干这一切都是为了新学期开学后凑足与女友外租房同居的费用。因为恋爱,双方还要经常互送礼物,这样极容易在大学生中形成相互炫耀礼物、相互攀比的风气。
  
  4 针对大学生同居的一些建议
  
  4.1 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新生的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在国外,性教育的开展非常普遍,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一位俄罗斯专家说,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堪称“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问题”。而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教育几乎是空白。有些大学生同居就是出于对性的好奇。因此,对大学新生,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让大学生明白,恋爱的亲密关系是有度的,当恋爱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不仅仅是单纯的性关系,而同居关系更是一种界于恋爱和婚姻之间的不稳定关系,一旦出现问题,会给自己和对方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学校的主要力量应当放在新生入校时,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尽量避免事情的发生,而不是在学生出事之后盲目的批评,这样极易造成恶性循环。

  
  
         
  4.2 辅导员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活,鼓励大家相互关心,在大学里营造家的氛围
  很多大学生抱怨大学生活太无聊,无聊得除了谈恋爱,没别的事可干。辅导员可以针对本专业的学生,组织一些名家讲座或是课外活动,比如体育竞赛、郊游等,增加学生共同相处沟通的机会。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出门在外不懂得关心别人。大量的课外活动可以增加大家共同相处的时间,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初进大学时,有利于缓解学生的不适应,减轻心理压力,让同学们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关怀的大学生活一定可以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校园里。
  
  4.3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有些大学生同居或者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受网络等媒体的不良信息所影响,因此沉缅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大学生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理性的对待恋爱。为了自已一生的幸福,克制自己的冲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让恋爱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为了将来打好基础。
  
  4.4 社会对于同居的受害者应当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对于同居的受害者,比如未婚先孕的女大学生,社会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歧视和批评。在生活上,同学老师要多关心她们,帮助她们树立重新开始的信心,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防止发生校园里自杀等恶性事件。
  
  4.5 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性教育之路
  为弥补我国性教育的不足,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性教育之路。目前,欧洲的芬兰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七十年代芬兰性教育就进入了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也有正面性教育图书,此外还建立青少年咨询电话、儿童保护机构等,随时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1975年~1994年,15~19岁的芬兰女孩千人堕胎率从212下降到9,性病也大幅度降低,全民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芬兰经验”说明,只有用疏导的方法去教育青少年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参考文献
  1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2 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3.?
  3 Arne Mastekaasa.Is Marriage/Cohabitation Beneficial for Young People? Some Evidence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Norwegian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6,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