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3|回复: 0

2018利尿药,长期应用要斟酌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4: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娴老师退休前血压就高,可是并无症状,是教师体检时发现的,她没有当回事,也未用药治疗,工作如常。退休后,精神情绪上变化较大,特别是老伴辞世后,心情郁闷,总觉得不舒心、不顺气,以至血压经常处于180/105毫米汞柱范围,居高不下,同时出现了许多症状:头晕、头痛、头涨、耳鸣眼花、失眠多梦、手脚麻木感等。虽然开始服用降压药,却并不认真,症状缓解后,时服时停。生活上亦无规律,为了排遣苦恼,后来迷上了牌桌。此间,血压常有反复,直到她下肢出现浮肿,原来的鞋子都穿不进了,这才引起注意。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由于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左心室负荷过重,以至心室肥厚、扩大,肾功能也出现轻度障碍,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因为体内水钠潴留,除给予降压药外,让她同时服用利尿药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作为长期医嘱,就这样一用好几年,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还出现了尿蛋白和血尿,检验结果表明尿素氮升高。由于利尿药长期应用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造成肾血流量的减少,最后出现少尿。医学资料曾报道,大剂量应用渗透性利尿药可造成肾皮质瘀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从而导致肾病。利尿药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是比较安全的,故对其使用时,较少考虑须加防范的问题,对其认识不够。由于徐老师病情加重,不得不停用了利尿药,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6/view-1140866.htm
  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排出、使尿量增多的药物,能治疗由于心、肝、肾等疾病所引起的水肿及腹水,某些利尿药还具有降压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其关键是在掌握好用药的剂量和总量上,要做到恰到好处,避免盲目性。随着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化,医学界发现长期地使用或大剂量应用利尿药,会引起许多问题,而且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此类典型病例,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屡见报道,如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肾血流量减少、缺钠、脱水而发生渗透性肾病,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与足够的注意。从具体药物来看: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依他尼酸(利尿酸)、布荚他尼(丁苯氧酸)等,皆为强效利尿剂,由于能抑制氯化钠的再吸收而发挥强大利尿作用。但是由于竞争性抑制了尿酸的排出,易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导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发生溶血性贫血。长期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利尿药能引起内耳淋巴液中电解质成分的改变,与耳蜗管内基底膜毛细胞受损也有关。依他尼酸的耳毒性最强,呋塞米次之,布荚他尼耳毒性较小。过度利尿可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及低氯碱血症。
  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是临床应用很普遍的一类常用利尿药,各药之间的利尿作用强度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千倍。以环戊噻嗪作用最强,氯噻嗪最弱,医疗上常采用介于它们之间的、作用较为平缓的氢氯噻嗪。而氢氟噻嗪、苄氟噻嗪目前应用较少,此类利尿药应用不当则会造成人体电解质发生紊乱,常会出现低血钾、低血镁,既能增加尿钾的排出,又能增加尿镁的排出。过去认为缺钾是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缺镁才是主要原因,低血钾与低血镁会同时发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低血镁状态,即使补钾也难以纠正低血钾。此类药物还会造成潴留现象,导致发生高钙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诱发急性痛风。噻嗪类药物的排钾作用降低了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长期无节制的应用能使人体发生代谢变化而致高血糖,诱发糖尿病。即使口服常用剂量,也能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故易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种种问题提醒我们,长期应用利尿药时必须多加斟酌。
  (编辑 祝 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