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4|回复: 0

2018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5 1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切开复位法治疗患者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详细记录患者治疗结果;观察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包括疼痛、走路、跑步、工作等能力,此外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69.81%,两组患者之间总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view-10741828.htm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082-03
  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关节之一,需要承受全身的重力,在日常事或与运动中容易发生骨折等危险情况,多见于运动的青年以及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中:踝关节骨折也逐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多数的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患者在患病后常伴随着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骨骼会呈现内翻或外翻的情况,患者行动严重受限,影响其正常生活与生命健康。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段成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该文中,该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治疗的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06例,其中男性患者共60例,女性患者共46例,患者年龄在2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13.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共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14.3)岁;观察组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患者共29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1~80岁,平均年龄为(48.7±1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入院后,首先将骨折患肢抬高,通过牵引将患处复位,复位完成后,利用石膏进行托外固定。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入院后采首先将患者患肢进行牵引复位,而后石膏外固定,代患者患肢消肿后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顺序为外、后、内踝;若患者为内踝骨折,在切口时应避免伤及大隐静脉,需将关节囊切开以确保正确复位并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若患者为后踝骨折,复位后在踝骨前后采用松骨质螺钉加压固定;若患者为外踝骨折,需在患者腓骨后做切口,在操作过程中注重保护患者腓浅神经,利用胫腓骨远端钢板对患处进行有效固定;若患者为双踝骨折,首先选择复位外踝,并用空心螺钉固定。复位固定后按照缝合顺序依次缝合切口。由于踝关节皮肤软组织较脆弱,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局部皮瓣坏死或血供不佳;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及抗凝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进行评价;通过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量表改良标准判定两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此外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P医学上对于复位的顺序存在一定争议,在一些研究中指出,在治疗患者踝关节应先行复位,而后将患者外踝固定后,后踝可以在韧带的牵引下复位;这一治疗思路提醒,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患者踝关节恢复原有的正常结构,因而要求手术人员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法,该方法有多种优点,首先手术野开阔,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可以精准的解剖患者需复位的骨骼位置并实施固定操作,同时可以对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进行修复,有效的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在该文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69.81%,两组患者之间总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