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化学|环境|生物|医学|制药
›
2018创新要素供给 培育产业生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 ...
返回列表
查看:
272
|
回复:
0
2018创新要素供给 培育产业生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
[复制链接]
200078
200078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8-14 2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
/6/view-10715756.htm
一、深刻认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始终保持产业立城兴城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大势、统筹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着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重大判断,指出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破除“唯GDP论英雄”,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贯穿着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贯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强调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贯穿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鲜明主题,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不全面的,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我们要的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贯穿着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两手论”,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贯穿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贯穿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视野,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国对外开放既包括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战略格局宏大,实践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践行、坚定贯彻。社会各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与党的理念、国家意志高度契合、相向而行、顺势而为,才能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事半而功倍。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长周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企稳回升与发展变化加快成为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一些国家地区兴衰成败的根源,深入思考一些城市后发崛起的路径和规律,再定义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关系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敏锐把握产业环境和科技创新趋势对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产业宏观层次看,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双重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以整合延伸和链式效应为特征的“垂直化”发展加快演进,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从技术微观层面看,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建,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大众化的创新创业局面已经形成。必须精准把握新趋势,加强产业政策??新和经济组织方式改革,牢牢把握战略主导权和工作主动权。
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促进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耦合过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提升。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建国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实力由弱到强,发展的“势”与“场”不断增强,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站上新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是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在综合竞争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虽然成都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群战略之力,拿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客观地说,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经济实力,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有序推动占用要素资源较多的企业建立总部,把生产基地逐渐向潜在市场转移,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腾出资源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跨界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裂变―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深刻改变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要顺势而为,研究政策支持企业专业化分工和服务性外包,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制造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功能互补、多维协同、跨界服务、融合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根本原因在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活力。当前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性创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高能级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要切实增强高新技术服务功能。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探索“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运营模式,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成果转移转化等高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要大力推动企业运用创新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规范开展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金融中心具有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服务辐射的基本特征。上世?o90年代以来,成都先后被赋予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国家金融版图上的地位不断凸显。当前,成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金融服务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效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投资体系,强化创投融资服务。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力争2020年企业直接融资率达60%左右。加快建设天府融通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创新自贸区金融服务,打通企业境内外融资通道。鼓励支持金融服务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并购贷款等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在大力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迅速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协作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要按照“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思路,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力争2022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要促进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要促进文创与城市融合。城市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观念进步离不开文化浸润。要把文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一批文创示范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创意生活业,把文化创意、深度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各领域,持续开展“书香成都”活动,锻造生活城市的文化品质。要促进文创与商业融合。依托传统商圈谋划新型商圈,将“千年商都”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多元一体的文化商业集聚区。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化创意设计,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要促进文创与旅游融合。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深度萃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文化精华,开发更多天府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进一步办好国际非遗节、创意设计周等精品活动,打响非遗之都、设计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品牌。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开放总体水平不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主动运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用好驻蓉机构和国际友城资源,深化拓展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驻蓉领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搭建更多境外投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278家在蓉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趋势,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要用足“两港”资源,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依托国际空港枢纽,争取国际大型航空公司基地布局成都,加速国际适空产能在蓉集聚;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引导适铁产能加快向成都转移,努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要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外向度。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依托在蓉央企、外企,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成都智造”“成都服务”走出去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历史上的“蜀道难”,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集疏难、要素流动难,主要体现在物流综合成本高、末端能力不足、国际贸易水平不高。要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积极推进生产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转变,不断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生产性物流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坚持“贸易催生物流、物流反哺贸易”,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联合建设海外仓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制造业供应链高地;推动物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鼓励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金融业整合,设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努力将成都打造为“一带一路”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三、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遵循。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园区生活配套不完善等方面。这些现象的产生,实质是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失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不均衡所致。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推动城市发展战略调整。着眼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过度集中必然导致人口过度聚集。据测算,到2030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达3.8万亿、人口规模也将突破2200万人的承载极限,如果仍然延续粗放型产业布局,必然加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为此,市委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着眼城市均衡发展和外溢能力提升,优化中心城区布局。为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价值,市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按照城乡规划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着眼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空间优化,推动城市产业高点起步高位布局。高水平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邀请国内顶尖团队,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蓝图指引和路径遵循。高水平?制重点区域规划。按照“十字方针”加快推进五大功能分区战略规划编制,特别是把实施“东进”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坚持产城融合、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高水平编制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详规。紧扣“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统筹开展全市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详规编制,谋划一批未来五年重点开发建设的重大功能性项目、支撑性产业园区及标志性示范片区,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市域范围统筹布局。高水平开展产业新城城市设计。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构建产业新城控制引导框架,加强色彩、天际线、绿化景观、建筑风貌等设计,实现城市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 坚持以重大功能设施引导城市产业布局,推动优势资源优质企业向城市功能区和产业新城集聚。强化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到2022年地铁运营里程600公里,实现22个区(市)县轨道交通全覆盖,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到2045年全市轨道运营里程2450公里,线网密度达到东京水平。强化高快速路网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结合全市产业布局调整,不断优化市域高快速路网规划,到2022年形成“五环三绕”高快速路网格局,总里程达到2700公里,构建“东进”区域“5纵14横”高快速路网体系,形成市域1小时交通圈、成都平原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按照“先公建后产业”原则,围绕产业新城发展方向、功能定位、总体规模,有侧重地配套商务办公、展览交流、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精准配套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坚持以产业新城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现代产业生态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生态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等要素能够有机排列组合,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性服务配套、非生产性服务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的一种多维网络体系。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产业新城已成为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承载。目前,成都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重新审视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引导不同区域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带动研究创新力量和服务体系集聚,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通过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要加快推动园区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产业园区“二次开发”,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原则上每个园区只确定1个主导产业。加快规划建设以天府科学城、成都医学城和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自贸区等为载体的创新型园区,充分利用中法、中德、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家级产业合作平台,全面整合双创基地、孵化基地,形成一批有显示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园区品牌。要加快促进企业多维协作。建立完善企业协作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信息、行业认证、融资服务、品牌推广等多元化服务。设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引导基金,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政策引导,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专业性服务型中介机构企业化经营。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组建柔性产学研联盟。要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人文标准、人本逻辑、人性尺度,遵循“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原则,根据特定人群的偏好,合理配置商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显文化风貌、体现生态宜居的产业社区。
坚持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产业链垂直整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着力破解产业配套率不高、企业关联度不强、行业聚合力不够、产业税收外溢等问题。要着眼“补前端”提升就地配套率。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目标,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和企业,推动品牌商、制造商、零部件配套企业扎堆集聚,到2020年实现主要产业本地配套率60%以上,变“工厂成都”为“总部成都”。要着眼“强中端”实行全链条布局。坚持中游突破、两端跟进,做强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龙头和关键配套协同发展,把“微笑曲线”全流程留在成都。要着眼“延后端”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市场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从金融服务、品牌策划、营销渠道、物流配送等多维度整合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全国性交易平台,增强行业定价权、话语权。
四、大力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a业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矫正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悖离规律、难以持续的问题,积极培育技术、信息、管理等效率型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市委市政府将出台“产业新政50条”,重点就是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
要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贴近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长远需要、贴近产业和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推进“蓉漂”计划,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绿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大力实施“蓉漂”计划。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取决于年轻人,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是人才工作的基础。要坚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开放包容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在产业新城投放人才租赁住房,鼓励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集体申请或自主选择租住方式,努力解决各类人才安居之忧,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建立人才绿卡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和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出入境和停居留、创业扶持等便利化服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高端人才实行一揽子入户、安居、奖励、服务政策;构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建设“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人性化的人才服务链。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人口红利取决于规模,更取决于知识技能结构。要着力把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支持在蓉高校、职院按照成都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学科设置,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职院开展“产教融合”,把学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培训提能基地,鼓励高校院所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让每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市民都能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和全额报销考试费用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要创新技术要素供给。关键是增强活力,支持新经济发展。要建立集成转化运用平台,大力引进创新团队和前沿技术,支持培育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智造经济、创意经济,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强技术要素源头创新。全力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国际校区,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与成都长远战略契合的学科和院系,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能源互联网、先进核能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工程落户成都,全力争创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技术要素协同供给。支持高校院所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制度;支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在蓉央企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健全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依托高校院所共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技术要素集成转化。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加大政府首购、订购创新产品力度,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为企业创新型产品提供良好的市场接口,促进创新型产品市场化应用。
要创新土地要素供给。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土地供给由注重增量转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并举,切实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要坚持区域导向。围绕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园区定位,优先保障产业功能区用地,引导企业在功能匹配的产业园区选址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空间调整、经济地理优化高度契合。加强土地统筹供应,鼓励区(市)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着眼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开发公共物业,为入驻企业提供标准厂房、人才租赁房和医教配套设施等一揽子服务,提高企业入驻效率和土地集约开发利用效率。要坚持集约导向。建立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挂钩制度,全面清理低效闲置土地,鼓励企业实施空间综合开发提高容积率,大力推广以物流成本为导向的紧凑式工厂布局,构建工业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实现土地高产高质高效综合利用。要坚持创新导向。完善工业用地弹性供给,分类采取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多种供地方式,促进土地出让年限与产业生命周期、产出效益紧密结合。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对符合重点发展区域布局和产业目录导向的用地给予优惠,进一步降低优势产业、优秀企业用地成本。
要创新资本要素供给。着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精准发力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运用产业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等各类基金支持新经济发展,鼓励和推动各类创新平台为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蓉漂”人才提供服务,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生态圈。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实施鼓励直接融资的扶持政策、奖补措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加快本土创投机构发展。要放宽创投机构设立限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投基金,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创投企业,加快打造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构建全国一流创业投资生态圈;设立金融科技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创业期、成长期未上市的金融科技中小企业和培育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
要创新信息要素供给。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运用的资源配置能力、基于平台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争取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落户,布局一批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超前规划部署5G通信网络,对重点数据中心、工业云、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企业执行??惠带宽资费并给予补贴。强化信息集成应用。加快制定政务大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开放、安全保障地方标准,搭建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按照市场化机制优先开放社会公众、市场主体关注度和需求度较高的公共数据,推动数据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面向行业应用构建专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开展重点产业领域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推动信息与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功能型平台,支持产业新城建设智慧园区,提供基于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云服务,最大限度释放信息生产力。
要创新能源要素供给。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着力实施绿色、清洁能源转化工程。大力推行差异化能源供给模式。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开展增量配售电业务,运用优惠电力资源支持高载电产业发展和电能替代工程,探索建设智慧能源新区,着力为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优势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用能服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服务产业。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电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加强绿色能源供给,着力构筑以电能为主的多能源耦合交互模式,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率先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重点区域、重点园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和坚强智能受端电网,积极争取清洁能源供应增量,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绿色智能的能源保障体系。
要创新制度供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权力远离市场、公平普及万众。要着力提升公共政策稳定性。切实保持各项政策连续性,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市场预期,坚决杜绝政策朝令夕改或“打白条”;提高对改革创新和新生事物的执法容忍度,一以贯之落实国家对企业产权保护各项规定,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切实维护各类企业在蓉合法权益。要着力提升行政行为规范性。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立以投资自由化为目标的市场准入制度,开展市场准入限制专项清理,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行政权力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投资审批负面清单五张清单并向社会公开,依法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会计审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支持民营资本有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要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便利性。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放宽新兴行业企业登记条件,实施企业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改革,优化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尽快实现全市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搭建面向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平台,集中受理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问题,形成全覆盖、普惠制企业服务体系。 五、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创业活力提振投资信心
四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各界别各阶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对成都发展的建议,市区联动开展经济工作大调研,目的是沟通信息、解决问题、增强信心、促进发展。
要开展常态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的规范性、及时性和精准性。为企业服务要秉持“三到精神”,既要“不叫不到”,减少对企业微观经营活动的干预和影响;又要“随叫随到”,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报告一次、责任到人、限期解决;更要“服务周到”,想企业之所想、谋企业之所盼,做到无微不至、关怀备至。要建立完善党政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和定期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把为创新和产业服务作为抓经济的首要任务和转作风的根本标志,让企业和创业者感受得到政府的支持、服务的效率和监督的善意。科学家、企业家、创新型人才是城市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要秉持“亲”“清”理念,主动交朋友、搞服务、解难题。
要强化政策集成,提升产业政策的可及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系统梳理和评估前期产业政策,稳定有效政策、调整无效政策,市级层面侧重加强要素市场和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定期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形成鲜明产业发展导向;区(市)县侧重出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激励政策,着力突出差异化发展,有效引导企业行为。要坚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配置,支持优质资源向优先产业和优秀企业倾斜。要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提高运用市场资源和公共资源招大引强、做大做强的能力。
要跟踪时代变化,提升经济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专业性。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需要政治上的坚定性,又需要方法上的科学性,要坚决摒弃“惯性、惰性、任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善于用新发展理念和专业化视角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要克服官僚习气和大而化之的经济工作方法,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因事设岗、以岗择人、人岗相适,注重配强专业化班子,大胆选用专业化干部,确保专业干部覆盖每个地区和部门的关键岗位。要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态势,加强对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独角兽”等企业发展战略的精准研究,提高招商引资的专业性、技巧性和可持续性。要建立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多部门协同的统筹招商机制,严把产业布局、项目准入和资源配置关,对招商引资作出实质性贡献的要大力表彰奖励。
要聚焦问题整改,提升立改立行的坚定性、责任性和时效性。反映问题、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各区(市)县要主动认领,拿出能办先办、能支持全力支持的态度,尽快化解一批矛盾、解决一批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养成雷厉风行的行为习惯,做到眼中有问题、脑中有思路、肩上有担当,不能常“作秀”、总“许愿”,真正把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抓紧抓实。针对企业长期存在的遗留问题,不能习以为常、束手无策,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严格落实“销号”责任制,集中时间和力量为历史遗留问题“划句号”。针对生产生活配套率较低的问题,要促进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调整有效对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力度,把产业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要发展天府文化,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时代风尚。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口碑,是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是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础。市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天府文化,塑造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形象,绝不是就文化论文化,而是要培育一种城市气质、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行为习惯,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成为一名新成都人;就是要让千千万万企业家放心投资创业,以成都为人生福地、安居乐土;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成就梦想、建功立业;就是要让每一位来蓉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新成都人,受到社会尊重、得到城市礼遇。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责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楹诵牡牡持醒胫芪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遵循规律、真抓实干,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