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0|回复: 0

2018自责的杀伤力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2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难获救后教导主任自杀
/6/view-10691016.htm
  在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后获救的檀园高中教导主任姜某于4月18日被发现自缢身亡。52岁的姜某是带领檀园高中学生此次旅游的负责人,曾作为沉船事故的证人于4月16日下午接受木浦警方的调查。
  警方在姜某的钱包中发现了遗书。姜某在遗书中写道:200多人生死不明,我没有信心一个人活下去。所有责任都在于我,是我筹划了此次修学旅行。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事发海域,让我和那些尸骨无存的学生们在一起,在阴间继续做他们的老师。
  据了解,姜某作为带领学生去旅游的负责人在客轮沉没后获救,但大批学生则下落不明,他对此很自责。
  自责的正面和反面
  其实,游学计划本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沉船导致的孩子丧生属于不可抗力,本不是这位教导主任的责任。但他的内心却产生了极度强烈的自责感,以至于他的精神难以承受而选择了以死解脱。
  自责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种心态。所谓自责,是因为个人的缺点或错误而感到内疚、自我谴责的心理状态。自责有其积极的一面,既是一种对他人因自己的过错而受到伤害的道歉,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灵成长。因为面对自己所犯的过错是一种内心强大和勇敢的表现,并且与我们传统儒家文化最经典的道德修养方式――自省相呼应。
  但是,很多时候,自责感却总是表现出其消极的一面,即常常过度责备自己,与自己实际所犯错误不符,甚或根本就没有任何错误,却严重自责甚至自罪,致使自己产生沮丧、悔恨、郁闷、绝望等心理反应,影响身心健康。这种情况常见于抑郁症患者、有自卑情结者,以及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形成心理创伤者。特别是最后一种情况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危害最为剧烈,因为创伤经历太过强烈而突如其来,幸存者会因为同伴、亲人全部丧生,自己却活着,而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这种感觉与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慌感纠结在一起,让幸存者难以承受,甚至想和那些故去者一起去,这时就会出现一开始所说的被救老师自杀的惨剧。
  完成三个步骤,克服内心自责
  克服自责想法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自我觉察――注意我们自己常常在什么时候自我责备,观察它对你的情绪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你责备自己时,你所感受到的情绪可能不同于你所预感的会出现焦虑、恐惧、害怕和恐慌,你更可能会感到负罪感、耻辱、悲伤、尴尬、对自己失望、生自己的气、挫折感、忧郁、绝望或毫无希望。这时,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所感。如果我们坚持记录,不久就会发现,同样的或相似的自责的想法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出现。当你觉察到并且掌握了这些规律后,那么就可以走向下一个环节。
  第二步,穿越自己的自责:我们此时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即这些想法只不过是一种看法或一个旧的思维习惯,而不是当前我们自己的真实反映。如果前面的观察更为仔细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察觉这样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就如同一个自幼骑车被摔怕了的孩子长大后仍然不敢骑车,尽管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但是在我们的脑海中仍然停留着自己童年时的那个记忆。自责其实也是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旧有的记忆。所以,我们要清楚地告诉自己,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我们大可不必抱守着过去的记忆!在出现自责的想法时,我们就要勇敢地对它说不!
  第三步,也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回归我们的文化本源,将自责变成一种正能量:传统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其实并不是自责,而是自省。后者包含着这样一种态度:我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完美之人,我深知这一点,所以,允许自己犯错误。我既不逃避自己的错误,但是我也不会因此而过分自责,与其用自责来惩罚自己,让自己驻足不前,还不如让自己不断自省,更为勇敢地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
  如果用这个逻辑去回看那位自杀的教导主任的话,虽然看起来他好像是在承担责任,但既然自己已经被救,让自己替那些冤死的孩子们更好地活下去,努力尽自己作为老师的职责,显然要比以死“回报”曾经拯救过他生命的救援人员的努力要更积极一点吧?
  (摘自《南京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