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回复: 0

2018明明是受害者,为何背负负罪感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岁的导演黄莉在《演说家》节目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11岁时,她目睹了爸爸对妈妈的家暴。更恐怖的是,妈妈被家暴后,竟把所有怒气都发泄在了她身上。她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诉爸爸。因为她害怕爸爸因此不高兴,害怕爸爸再次打妈妈,更害怕妈妈被打之后再来打她。
/6/view-10126135.htm
  她觉得发生这一切,是因为那天她没有站出来阻止爸爸。她把所有的不幸,都怪罪到自己身上。
  家庭暴力的阴影,扭曲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让她觉得自己有罪。这些负罪感,也深深影响着她,隐忍和牺牲,成了她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模式。但隐忍只换来更多的索取;牺牲,带来了更多伤害。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
  明明是受害者,为什么会背负着这些负罪感?或许,这些负罪感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她。它们帮助她防御了那些过于痛苦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J?布莱克曼说过一个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是牧师的助理,他不断地容许自己被牧师欺负。分析显示,这位男士很像他的弟弟,而他的弟弟一直是他父亲极度严厉的体罚对象。布莱克曼解释说,这位男士对施虐的父亲怀有极大的愤怒。这会引发他对父亲的内疚感。毕竟,父亲不是对他实施体罚。同时,他对弟弟的遭遇无能为力,也会让他产生内疚。为排解这些难受的内疚感,他向弟弟产生了认同,在生活中容许他人欺负自己。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与受害者认同。意思是通过容许自己被伤害,让自己表现得像受害者一样。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救赎的愿望,或是为了摆脱内心的愤怒和内疚。
  黄莉不想爸爸打妈妈,但她并不能改变当时的情况,愤怒、内疚、难过、害怕、无力……她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可什么都做不了。她成了家暴目睹儿童受害者,不得不启动防御机制。让自己背负起了这些“罪”。赎罪,才能缓解内疚和愤怒的灼伤。心理咨询师对她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男人会打老婆,可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会因此而打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不是孩子的错。
  妈妈既是家暴的受害者,也是家暴的施虐者。她也启动了相应的心理防御机制:与攻击者认同。她以虐待的方式对待一个人,因为有人曾经虐待过她。这么做,可以使她免于去感?X那些愤怒和痛苦。正是由于爸爸对妈妈的家暴,妈妈无力去承受,把这些撒到了孩子的身上,把她当作发泄筒。
  与攻击者认同还会让孩子长大后,也变成一个家暴的施虐者。孩子会认同父母的行为,会误以为这就是家庭生活的正常模式,这就是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受过躯体虐待的孩子,会使用大量防御。他们会在被攻击之前,先去攻击他人,即使面对的是想要帮助他们的人。因此,有些人很缺乏安全感,很难建立亲密关系,会采用“在被别人抛弃之前先抛弃别人”的模式。
  黄莉说,她花了二十几年,才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可心理阴影很有可能会伴随一生。如果,你曾经历过家暴,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家暴的环境下,请记得告诉自己和孩子,不是你的错,不是孩子的错。如果家暴的事实已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请告诉孩子,那不是爱,那是不合理的对待。对有暴力行为的父母产生恨意很正常,如果有必要,可让孩子接受心理咨询。只有把恨表达出来了,孩子才能看到真相,才不会认为,他可以挽回父母间的家暴事实;只有这样,他才不需要用各种机制来防御内心的痛楚,才不需要背负父母命运的责任。
  《反家暴法》已经颁布实施整整两年,里面特别提到家暴目睹儿童受害者,这说明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性的关怀和心理健康。我们应当意识到,有暴力发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现场,哪怕这个地方,叫做家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