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回复: 0

2018从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浅析阮、康南北分派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4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南北”的说法最早源于魏晋时期,东晋时,南渡的北方士人讨论学风即以南北对举;而后宋代赵孟坚曾提出“南北书派”,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中提出书法南北分派这一观点。其后包世臣、刘熙载加以宣扬,康有为振臂高呼并有着自己的观点。自此,南北分派愈演愈烈,影响至今,发声最为深远的当属清代阮芸台与康南海。
/6/view-10686298.htm
  关键词:南北分派;阮云苔;康南海;经学
  清代金石学、文字学的兴起,对书法界产生强烈冲击,换言之,清代经学中兴,对整个清代书坛有着巨大影响,因为金石学和文字学都是经学的附庸。清代前、中期书坛笼罩在经学的氛围之中,不仅如此,我们从清代书家的名单中发现,经学家占有很大比例,金石学家更是不计其数。
  所谓经学,就是诠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不等于儒学,却是儒学的主体和灵魂。“经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嚎泶?》载:“?嚎碇巍渡惺椤罚?事欧阳生,曾从孔安国问学,后见汉武帝,“语经学”,汉武帝很高兴,提拔他作中大夫,迁左内史。”1
  根据这一记载,经学至迟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形成。经学形成以后,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宋学三大派系。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相对而言。今文经在西汉时占据优势,当时的经典皆用隶书书写。古文经出现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汉武帝末期,鲁共王坏孔子宅,发现用古籀文字书写的经籍数十篇,为了与通行的经典相区分,人们便把用隶书写的经籍称为今文经,而称秦统一中国以前的经书为古文经。
  林久贵先生在其文章中总结到:阮元学术重心在经学,其经学研究,一方面在对古名物、典制的考证,力图还古名物、典制本来面貌,具有典型的乾嘉朴学之风;另一方面在对经学领域诸重要范畴的阐释,努力廓清千百年来重重误说,推明原始儒家经义,倡导新的经学观念及新的经学研究范式。阮元治学“以新知为主,不惑于陈言”,极力“推明古训”,复兴“古学”,还经文本来之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文献考证精神;同时,又强调“古今义理之学,必自训诂始”(《?C经室集?冯柳东三家诗文疏证序》)、“有训诂而后有义理”(《?C经室集?西湖诂经精舍记》),把训诂看作义理之学的基础,希望通过对一些“古人最称说之恒言要义,而后人置之不讲”(《?C经室集?释顺》)的文字的训释,推阐经典所蕴含的先秦儒家学说和圣贤之道。2
  阮芸苔《南北书派论》云:“元笔札最劣,见道已迟,惟从金石、正史得观两派分合,别为《碑跋》一卷,以便稽览。所望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庶几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不亦?欤!”3“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识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自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版、石经尚沿北派馀风焉。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草书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两派判若江河,南北士族不相通习。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3
  阮元从“金石、正史得观两派分合”,立场角度是金石、正史,其学术根基属“古文经学”,强调训诂考据的文献功夫。既坚守学术的求实、求是精神,又着意将学术与世用紧密结合,蕴含着先秦儒家学说和圣贤之道。他所倡导的这些学术观念,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使嘉道之世的清代学术,峰回路转,新路别出,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作为清末民初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康有为一生都对西方科学保持着开放、吸纳的态度,并矢志不移地将东传科学兼容、整合到他所建构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从他一生的学术进路来看,康有为早年略有古文学的倾向,但是与廖平“羊城之会”之后遂确立今文经学之立场,并成为其一生思想之基调。
  南海《广艺舟双楫?体变》云:“吾今判之,书有古学,有今学。古学者,晋帖、唐碑也,所得以帖为多,凡刘石庵、姚姬传等皆是也。今学者,北碑、汉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邓石如、张廉卿等皆是也。人未有不为风气所限者,制度、文章、学术皆有时焉,以为之大界,美恶工拙,只可于本界较之。学者通于古今之变,以是二体者观古论时,其致不混焉。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4“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风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元,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迥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C,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4
  康有为以“古学”“今学”言之,属“今文经学”。从学术角度出发,而非书法发展?律去切入。从早年崇尚古文经学的治学态度到今文经学立场的转向,从“托古改制”到“维新变法”,其学术思想随着时代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推进、转移和深化。他以学术为本,并“通经致用”与尊儒、尊孔的坚定立场逐步落实到政治上,积极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以期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阮、康的学术观点都基于儒学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可以推断,阮元与康有为在南北书派的观点上也是处于同一起点,只不过康有为在吸收了西方科学的影响下得以转变。
  南海《广艺舟双楫?宝南》云:“阮文达《南北书派》专以帖法属南,以南派有婉丽高浑之笔,寡雄奇方朴之遗,其意以王?M渡江而南,卢谌越河而北,自兹之后,画若鸿沟。故考论欧、虞,辨原南北,其论至详。以今考之,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石门铭》之疏逸,《刁遵》《高湛》《法生》《刘懿》《敬德?[》《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4
  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宝南》中提到阮元在南北书派中的观点,并谈到自己的主张“故书可分派”,在这里康有为认同书法、书体、书家等在南北分派中这一观点,但康有为所说“南北不能分派”中的“南北”尚待考究。总之,二位前贤在其学术根底上同属传统的儒学观点,在其南北书派的主张上也有着相同的想法。
  注释
  ①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林久贵.《阮元经学研究的特色》[J].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1日,第015版
  ③阮元.《南北书派论》[M].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1979年
  ④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
  王宇飞,男,山西汾阳人,现为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6级硕士).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