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8|回复: 0

2018关于“舆论暴力”法律问题的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27 17: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5月初,网络上出现了火爆一时的南京奥迪女事件。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个女司机买奶茶时不排队还打人,甚至开着奥迪车去故意撞人,而且车上有张军区通行证。这个有图有真相的权贵之女欺负弱者的新闻就引发了网络极大关注。而事件的真实情况却是奥迪女司机是个制止别人插队者,也是个被打者,其父只是名水电工。从事情的传起至真相大白之时,在这期间,事件的当事人心理会有多大的波动甚至是伤害,舆论在不知事实真相情况下的无端倾斜或者说受到不法者引诱所爆发的软暴力既是一种当前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值得思考研究的法律问题,因此,笔者写舆论暴力以求从法律角度分析解决。  一、什么是舆论暴力  当前,法理学界没有对舆论暴力进行定义,按照文义解释的方法,舆论和暴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分别是群众的言论和强制的力量、武力,那舆论暴力就是群众的言论所产生的强制力量,这是一个中性的解释。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对舆论暴力的定义并不合适,舆论暴力是指以非法侵害为目的,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通过制造或者引诱舆论,对特定主体进行的权益侵害。权益侵害主要是无形的权益如隐私权、名誉权。  二、界定舆论暴力的必要性  1.当前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舆论暴力主要表现在网络层面上的暴力。从陈易卖身救母到虐猫再到铜须事件,网友们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易之母因不堪网友舆论重负,停止了治疗,最后不治去世。虐猫女子则用否定自己人格的言辞公开向全体网民道歉。而铜须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则不得不与原本还深爱的老公离婚。  近些年,制造网络舆论、煽动网民情绪的事件越来越多,在这里面一方面有媒体行业迫于竞争压力,盲目追求高点击率、高收视率,忽视新闻的真实性,一方面有部分人群为了出名博取同情等以达到自己非同寻常的目的。更有甚者,渐渐的将这种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象进一步发展,通过制造或者引诱舆论,故意对特定主体进行权益侵害,舆论暴力由此而生。  2.舆论暴力有罪性分析  德国、日本学者通常认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在我国,犯罪就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通说认为,犯罪构成由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要件组成。违法构成要件不等于犯罪的全部成立条件,只是成立犯罪的一个要件。违法构成要件是表明行为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要件;责任要件是表明行为具有有责性的要件。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对于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行为,其实质必然是违法的,舆论暴力行为是侵害自然人名誉权、隐私权,侵害法人等名誉权的行为,是具有违法性的。  近期新华网曝光了一则利用制造、引导舆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系列维权黑幕,这恰恰映衬了舆论暴力行为的有罪性。笔者剪取部分用以说明。今年5月,黑龙江发生庆安事件。民警依规合法开枪,为何被炒成枪杀访民?犯罪嫌疑人翟某某等人给出了答案:这都是他们维权圈里的人干的。他们的供述展现出庆安事件迅速发酵成一起全国性舆论事件的脉络维权律师挑头起事、推手策划组织、访民围观滋事。事件一发生,维权律师就在微信里建立了庆安事件维权群,并发布徐纯合是访民警察开枪是领导指使的内幕。警察枪杀访民的谣言在网上迅速扩散,看到媒体报道当地领导去慰问开枪民警,律师唐某某提议对该领导进行人肉搜索,发现问题后继续炒作给政府施压,而后又有专门人员去组织访民到案发现场,通过静坐、喊口号、举标语、打横幅等方式,炒作事件。这种舆论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同时侵害了相关人的名誉,需要法律予以惩戒。  3.舆论暴力与侮辱、诽谤罪的异同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在我国刑法学泰斗张明楷编写的《刑法学》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散布某种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都属于侵犯名誉的犯罪,都是抽象的危险犯。但是,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动作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动作的。诽谤罪必须有散布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笔者认为,舆论暴力与侮辱、诽谤罪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相似之处有:①主观上,三者责任形式均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侵害他人权益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②侵害的权益客体上,三者均有侵害他人的名誉。③行为对象都是特定的主体,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不同之处有:①舆论暴力主要是通过制造、引导舆论来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其往往是以口头的、文字的形式传播,具有公然的传播性,行为上必须有广泛的传播行为,如通过报纸、网络等平台散发,使广大公众知晓并传播。②舆论暴力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而不像侮辱、诽谤罪只能是自然人,因为单位法人也可通过制造、引导舆论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其造成重大损失。③舆论暴力侵害的权益客体,不仅仅是名誉权,还有隐私权,例如近些年网络上越来越多出现的人肉搜索即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典型体现,行为人通过制造、引导舆论来使被害人的身份信息、隐私等内容曝光,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隐私权,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三、舆论暴力行为构成要件概说  笔者认为,严重的舆论暴力已经违背了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不法之徒利用群众从众、偏激的不健康心理制造、引诱舆论对特定主体进行有形或无形的伤害,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应界定为违法行为,更应考虑为犯罪行为。从刑法的四要件的角度,舆论暴力应符合以下要件。  1.主体  与传统的暴力犯罪如故意伤害罪不同,舆论暴力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法人,因为自然人与法人都有使用言论自由、话语权的权利,都能通过制造、引导舆论等侵犯他人法益的行为来达到犯罪目的。  2.主观方面  为更好的划分舆论暴力与普通言论自由的界限,笔者认为,舆论暴力行为的主观条件必须是以非法侵害为目的,是故意行为。在故意中,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像自然人或者法人想通过制造舆论直接打压对手的行为即是出于直接故意,而不明真相的其他参与主体积极参与并加以传播或者进一步改编也对特定主体进行伤害的行为即是出于间接故意,明知道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却放任自己的行为。  在主观方面上,对于直接故意行为会造成比较明显的结果,而对于间接故意行为造成的结果,有时虽然明显,但是其主观恶性往往相对较小,因此对于间接故意行为或者说不明真相的其他积极参与主体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当前笔者不敢轻易明确。  3.客体  舆论暴力到底侵犯的是什么法益,什么社会关系呢?笔者认为,舆论暴力所侵害的是自然人、法人的名誉权及自然人的隐私权。  4.客观方面  像侮辱、诽谤罪一样,舆论暴力行为所要达到由刑罚惩治的范畴,也需要情节严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第二条)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①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②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③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④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笔者认为,参照两高的解释,舆论暴力行为够罪应不仅在看传播、点击、转发次数的同时,还应考虑造成的犯罪后果,对于因侵害名誉、隐私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必须予以惩戒,另外,对于侵害公司法人名誉的,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利用网络等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或者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均应认定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形。  四、舆论暴力法律后果和惩治方式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舆论暴力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仅会危害到特定主体的名誉、隐私,也会危害到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更有甚会演变危害到社会公共秩序,引发更有危险性的犯罪。  行为成立犯罪,就导致法律后果,承受相应的处罚。刑事制裁措施是法律后果的表现刑形式,而刑事制裁措施,只能是限制、剥夺犯罪人权益的制裁措施和对犯罪人的生活上、名誉上产生不利反应的措施,这是由犯罪的法律后果的内容、特征、根据决定的。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对侮辱、诽谤罪的惩治方式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惩治方式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笔者认为,舆论暴力行为与侮辱、诽谤以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在构成要件上很相似,因此对于舆论暴力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也应按照现有的惩治方式予以制裁。  五、当前有关舆论暴力中网络诽谤的法律适用  在两高发布的解释即法释[2013]21号中已对类似舆论暴力的行为有了规定,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①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②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解释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②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③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④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⑤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⑥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⑦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对于舆论暴力行为归入诽谤罪,笔者是认同的,但如今社会舆论情况不容乐观,虚假的新闻报道传播速度远超于人们想象,其造成的后果又难以计量,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舆论暴力应由公安机关予以侦查,再进入公诉程序,而不是简单的依靠被害人的告诉才予以处理。  六、结语  惩治舆论暴力行为,不仅是执法司法界的责任,还是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从刑法等制度上建立起一系列的法律机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舆论行为的标尺,理性规制舆论暴力,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对此,社会全体成员都责无旁贷,共同构建具有良好的舆论体系,形成传播正能量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日]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7年第2版,第23页.  [2]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第102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