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大学课后答案
毕业设计
高中课后答案
初中课后答案
小学课后答案
赞助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物理答案
英语答案
高数答案
线性代数
本版
帖子
答案家
»
论坛
›
毕业设计
›
法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
›
2018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点把握
返回列表
查看:
292
|
回复:
0
2018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点把握
[复制链接]
7307252
7307252
当前离线
积分
41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幼儿园,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积分
41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7-26 1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苗伟(1979),男,吉林松原人,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升级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推广和普及,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新媒体具有重要的酵母意义,它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思路,新媒体+已成为诸多领域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因此,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及作用 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近年来兴起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呈现出了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新媒体带来的最大改变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传播模式上突破了单向灌输的封闭式传播局限,实现了互动参与的开放式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主要是由信息发布者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信息,尽管也可通过信件往来、电话连线等方式开展互动交流,但不是其主要的传播模式。新媒体的载体和平台改变了这样的传播格局,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互动式、参与式传播。人民群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只能是单向接受,无法直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种封闭、单向的传播模式无疑具有自上而下的灌输特征;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实现了双向互动,人民群众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自主权,他们既可以作为潜伏者分享和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发布信息、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信息传播,因而真正地变成了信息传播的主体。 新媒体的推广和普及给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产生的影响不只局限于信息传播领域,新媒体的作用也不只局限于提供一种新的传播载体、平台,它还具有极其重要的人学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媒体对人的生活进行了重新安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维度,对人们生活状态的调整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疑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新媒体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地球这个村落成为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大的朋友圈,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可以进行资源分享、交友、娱乐、公益慈善等诸多活动,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交往的便利程度和实际效果。新媒体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其提供的传播模式及呈现出的即时性、生动性、交互性等特点,使人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批判性等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新媒体极大地优化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平等的平台,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便捷,更具有即时性、创造性、广泛性,无形中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节约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果。新媒体个性化、大众化机制的确立,让个人的好声音小确幸可以迅速发到朋友圈,及时地分享个人的经历、感受已经是举手之劳。新媒体互动反馈的功能和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不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而在于因信息传播而产生的互动、交流、反馈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在媒体属性方面,与传统媒体视阈下纯粹公共性的信息传播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既有私密性又有公共性,大众既可以直接进行私密的双向互动交流,也可以在公共平台进行更加开放式的信息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能够让信息传播的时空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当然,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在凸显其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的优势、特点、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控性。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新媒体也为各种谣言、消极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等充斥新媒体的载体和平台,这就给整个媒体环境的净化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媒体监管的难度。新媒体信息传播还存在碎片化的特征。与传统媒体对传播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相比,新媒体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碎片化,微信、微博、微视频都是以微为特点,在信息内容微缩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等信息失真现象, 可能将受众引入认识和实践的误区。 新媒体虽然带来了传播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的根本性变化,但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还缺乏应有的自觉,一些传统媒体的改革和转型往往借助新媒体之躯壳,却没有掌握新媒体之灵魂,这样的发展态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简单叠加带来的短时效应释放过后,创造性匮乏产生的矛盾和危机就会爆发出来。所以,我们要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和视角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的变革,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情怀洞察新媒体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转型变革产生的作用和价值。换言之,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技术特质研究,加强新媒体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新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创造性融合,不断加大媒体监管力度,既是对社会转型期文化走向的一种自觉,也是新媒体时代应该具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产品给世界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上,拥有影响这个世界的力量。[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要求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外在的自觉行动,并切实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化于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内在的逻辑和深层的灵魂,核心价值观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为核心价值观一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真正、普遍的认同,其带来的文化附加值、正能量是无法估量的。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正确、恰当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开启一个国家和民族新的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其成为人民群众内在的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知、熟记、认同、信仰,进而自觉地去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走入人民群众的内心,成为人民群众自身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内在的灵魂,成为一种真正的价值追求,其培育和践行才能真实有效。 外化于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价值理念向价值实践的转变,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被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主体,如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过程中,人民群众没有真正地了解和体会其内涵和实质,只是熟记、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并不了解其真正意义和价值,也同样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还与制度建设息息相关。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2]制度具有极强的规范性、约束性、引导性,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绝不是一呼百应、一劳永逸的,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让其逐渐地积淀为民族的习惯、自觉,成为一种文化和价值的共识,就需要在制度保障上做文章。 显化于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需要营造一种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地感知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和价值。首先,要在途径方法上做出努力。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给人民群众搭建足够的学习、展示、参与、传播的平台,让人民群众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心,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要特别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所认识、认可、认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希望通过实践养成、教育引导、制度保障、舆论宣传等途径和方法, 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内心的价值标准、尺度、追求、目标,让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旨归所在。 三、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节点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价值观传播的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具体说来,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节点: ⒈找准切入点:广泛搭建新媒体的载体和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一种常态。新媒体渗透性强、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突破了传统宣传教育手段、方式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一些传统的宣传教育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获得新的生命力。比如梦娃本是泥人形象,但经过现代技术的制作,成为了一种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这就给传统艺术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借助新媒体的推介推送、推广普及,有助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千家万户,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了原有的那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泾渭分明的格局。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要用新媒体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影响力,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人民群众在互动参与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力量和广泛普及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插上新媒体的翅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促进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性互动,急需在诸多领域搭建新媒体载体和平台,这也是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 ⒉选对着力点:掌握和运用新媒体规律。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时代特征。新媒体的价值观意义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应该只被看成一种传播的工具、平台、途径,它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一种具有成长性、创造性的内生力量。但要让新媒体充分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创造性作用,必须在对新媒体的特征、属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总结、概括新媒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独特规律。新媒体发展更迭速度惊人、传播理念开放、运行机制先进、思维方式新颖,尽管当前对新媒体规律的研究缺乏专业性、权威性的理论,但新媒体与人类社会的其他现象一样,在纷繁多变的表象背后必然有规律可循。如有的学者将新媒体规律概括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规律,舆情来源的自媒体规律,传播主体的平等性规律,传播方式的六度分隔规律,传播效果的池塘效应规律。[3]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规律的研究和运用。正确认识、掌握和遵循新媒体的发展、演进、运作、传播的规律,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⒊抓住结合点: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新媒体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形态、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方法、途径、机制、模式等的作用和效能正在削减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条件下,大众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这就改变了价值观宣传、传播的格局、形态,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传统媒体迎来了转型和突破的契机。由此看来,新媒体的出现绝不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方法和思路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的转型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新媒体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对传统媒体进行重新评估,既不能让新媒体阵地旁落,也不能让传统媒体渠道延伸受限,而是要积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点,最大程度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⒋把握症结点:理性对待新媒体的双重效应。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一个症结性问题是如何面对新媒体具有的双重效应。妥善解决这一症结性问题,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结合产生的积极效应,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环境,尽可能地消除其负面效应,克服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在发挥积极效应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的作用绝不局限于开辟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途径,如果仅仅是用新媒体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理解、抓住新媒体的实质和真谛;新媒体的价值也绝不在于让未来多出一个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的互动参与模式、互联网思维、开放共享理念所带来的认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远远要比其作为媒体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消除负面效应方面,应该加大媒体环境净化的力度,虽然新媒体有很大的灵活度,但对新媒体的管理不能放松,而且应该更加严格,新媒体环境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硬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也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由此可见,理性地看待新媒体的双重效应,是解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难题的有效答案,当然,它也是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⒌聚焦突破点: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和文化自觉。新媒体的大众化、普及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如果说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和文化自觉是传播专业人士的专利,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的媒介素养和文化自觉则变得十分重要。16世纪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文化多样化共存、各种价值观激烈竞争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工具、方法;但另一方面,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非常激烈。这必然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增加了难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变得更具挑战性,由此对人民群众的媒介素养、政治觉悟、价值判断、文化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育引导、舆论监督、法律规范,不断地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和文化自觉,是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突破点。
⒍形成合力点: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传统媒体把人民群众分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大阵营,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在新媒体环境中只有参与者,既没有绝对的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分,也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分,信息交流采取平等的互动参与模式,尊重教育对象的感受,强调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借助新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变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因此,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主导力量的合力点,既要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定规立制、组织协调、平台搭建、舆情监测、舆论引导的作用,也要发挥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上传下达的优势和作用。当然,对于新媒体来说,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体,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模式、方法、理念,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灌输的信息传播格局,更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互动性、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有新思路,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支撑、载体平台、理念引领等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和普及,使其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并成为人们现实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参考文献】
[1]任仲平.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N].人民日报,2015-04-20(01).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4-02-26(01).
[3]高武.新媒体传播规律及其运用[J].宁夏党校学报,2013,(03):87-88.
出处:行政与法作者:苗伟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